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6695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2、欧洲人在评价一项发明时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项发明是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3.1718世纪,导致西欧国家殖民争夺的主要原因是 ( ) A殖民扩张的方向相同 B争夺工业原料的需要 C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D扩大市场的需要4.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抽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5.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6.下图是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使用的一幅照片。照片摄于1980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前,红旗轿车旁的牌子上写着”在不影响我处工作情况下,观众使用车照一次收费二角”。若给该照片配一标题,最合适的是 ( ) A. 市场经济春风劲吹 B.网络炒作败坏风气 C.计划经济坚冰初融 D.思想超前有损体制 7.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他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A.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B.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C.世界各地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8“有了这些洋玩意就可以富国强兵了”是洋务派的天真想法,而实际上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其主要原因是( )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挤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9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 工业生产出口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美国85.3%140.9%10.2%欧共体111.1%372.8%31.49%上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10.xx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 “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 、“北京奥运”、“炒股”、 和“雄起”。 其中和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 ) A西部开发、振兴东北 B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 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 1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 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1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3表1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表1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14“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 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15. 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 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 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16.下面的史料中,数字符号表示部分句读的位置。其中句读错误的是( )西人立国具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国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A B C D17.“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8.“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 ) A彼特拉克 B莎士比亚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19.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墨家学派的诉求 王阳明心学的主 智者学派的主张 天与人不相胜的哲学观A B C D2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伟大成就。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成就是( )两弹一星 青藏铁路 大庆油田 三峡水利工程A. B. C. D.21.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22.在古代,通才式的大师频出,而进入近代后此类大师越来越少。一般认为,达芬奇是“最后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重要原因是( )A在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偶然性B古人的成就达到相当高度后,后人很难超越C古代学者少,评价目标集中;近代以来学者多,大师难以被公认D近代以来的科学把研究对象分为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加以研究23. 孟德斯鸠启蒙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反对专制、提倡法治。他认为,防止专制的根本途径是 A.以民意制约权力B.以道德制约权力 C.以权力制约权力D.以权利制约权力24.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著,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 专制制度的松弛 C. 市民阶层的兴起 D. 社会风尚的变化25.世纪90年代以来,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部署是( )A.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26题11分、27题13分、28题26F分)26.材料一 罗斯福一上任便雷厉风行地实施新政。此后的百日内,罗斯福接连出台了15个重要法案,国会积极支持。其中包括紧急银行法、联邦紧急救济法、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等等。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文明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19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 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推行新政和邓小平领导改革的各自特点。(4分)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美两国的“原有社会治理模式”及“解决旧问题”的主要措施。(4分)谈谈你从两国达到 “(由)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得出的启示。(3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8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4种农产品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1月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摘自新华网材料二:xx年9月,西班牙发生不法分子焚烧华商鞋店事件。有人打出标语:“把埃尔切(西班牙制鞋业中心)所有亚洲鞋子都赶出去。” 摘自新浪网材料三:大众汽车制造公司的新型车“POLO”,虽然是在沃尔夫斯堡(德国城市)组装的,但是几乎有一半部件来自国外。单是在德国汽车制造部门中,从1991年到1995年,就失去了30万个工作岗位。材料四:(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有一个词开始走红:既得利益。据说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既得利益)指的是病假工资、子女补贴费、对不当解雇的保护、失业救济金、国家创造就业机会、每周5天工作制、每年30天法定休假,1996年4月出台的政府施政纲领使用了这样的标题:为了增长和就业。科尔和他的部长们现在开始剥夺这些既得利益,全面削减各种社会福利和工资。(这些政策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德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变得愈来愈昂贵了,过多的公民宁愿领取社会福利金而不去工作。 汉斯彼得马丁 哈拉尔特舒曼 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相同问题是什么?(2)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请结合明清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史实,各举一例说明我国加入WTO的历史必然性。(3) 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的原因是什么?其影响如何?为此,当时德国政府打算采取什么措施?(4)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都出现了反全球化运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所受的冲击有何不同?28.幸福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我们寻找的最好东西,也是完满的目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也不同,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 西方古代1 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2 “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 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1 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做最高幸福,视情欲为一时快乐之下的痛苦。他提出“知识即美德”。2 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近现代 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 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当代 改革开放前,人们普遍接受幸福与物质追求相分离,“越穷越光荣”。改革开放后,很多人把财富的多寡看做幸福与否的标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成为xx 年的流行语。 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人们依然相信为自身谋取各种物质利益是幸福的保证,同时有些人已经把眼光投向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社会价值被当作个人幸福的体现。(1) 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2分)概括中国古代的幸福观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4分)这种幸福观有何积极影响?(2分)(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概括,从古代、近现代到当代,西方社会幸福观的发展趋势。(4分)(4)根据材料,你认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社会幸福观的形成?(2分) 历史题答案15BACAD 610CCBBD 1115DCCAD 1620BDDAC 2125BDCDB26.(1)特点:雷厉风行、注重法制、国会支持;敢于创新(实验)、及时总结、不断深化改革(或用改革解决新问题)。(4分) (2)主要措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干预经济。(4分) 启示:计划与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要充分发挥两种经济手段发展本国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3分)27.(1)问题:世界经济全球化道路曲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不利地位(2分) (2)正:洋务运动引进工业革命成果,开始了中国近代化历程。(1分) 改革开放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综合国力迅速提高。(1分) 反: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我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1分)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基本游离于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之外,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1分)(3)原因:德国工人的福利太高,使劳动力成本增加。(1分) 影响:造成德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使国内的失业问题严重。(1分) 措施:削减德国工人的福利。(1分)(4)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高新技术壁垒和第三产业的冲击;(2分)发达国家:受到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价格等的冲击。(2分)28.(1)共同之处:注重精神满足(或答忽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修养。(2分) 特点:家族的观念突出,主张个人幸福服从家族发展(2分)。 原因:小农经济;宗法观念;儒家思想(答对两点得2分) 积极影响:培养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2分) (2)原因:中国: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国家和个人都陷入生存的危机。(或答:民族危机严重)。(2分)经济:封闭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更多人要求个性解放。(2分)西方: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2分) 经济:工业革命带来经济的巨大发展;(2分) 思想: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解放人们的思想;享乐思想流行。(2分)(3)发展趋势:古代:追求精神享受和道德境界(或答忽视物质享受);(1分) 近代:追求物质享受(或答享乐主义流行);(1分) 现代:在满足一定物质需求的条件下,注重个人社会价值的追求(2分)。(4)因素:社会幸福观的形成受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引导(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