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577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1讲同步检测 人民版必修31(xx吉林白山一中)“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康德D伏尔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尽管流于诡辩”“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可判断这是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C康德和D伏尔泰都生活在古罗马的西塞罗之后,可以排除。故应选A。2(xx河南实验中学)苏格拉底被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他()A主张人是社会的中心B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C宣扬人类认识的无限性D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答案B解析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他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行为。3(xx长春二中)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智者学派的观点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其代表普罗塔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肯定人的中心地位。宋明理学家的“心是万物的本原”,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B、D。C项是王阳明的主张,故排除。故选A。4(xx浠水)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对这种认识带来冲击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在中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最早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反对神学世界观。A、B、C、D从时间上来看,B也最早,且是其他选项的条件。故应选B。5(xx吉林松原)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的思想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也有大量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但其中的宗教人物是充满浓郁现实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作品更多反映的是人类现实生活的幸福而非表达对宗教来生幸福生活的向往,所以答案选D。A项出现于宗教改革运动中,B、C两项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6(xx九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皮柯说:“上帝赋予了人按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说明他()A鼓吹人的自私自利B藐视宗教,不承认上帝万能C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D强调发展个性答案C解析材料并没有强调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或损害他人利益,因此可以排除A;材料只是说能力,而没有强调人随心所欲的展现个性,排除D项;上帝赋予了个人的能力,说明承认宗教的作用,排除B项。因为这段话出自人文主义者,体现了人文主义即肯定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故应选C项。7(xx双鸭山)英国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里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据此,作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性主要是()A对思想解放作用有限B是无组织的少数人行动C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D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有限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说明人文主义运动的局限或者弊端在于仅仅局限于上层知识分子,仅仅是少数人的人文主义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C。8(xx湖南师大附中)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答案C解析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仅仅依靠圣经得救。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D项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9(xx浙江富阳)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人们都喜欢拿王阳明和马丁路德作比较。有的西方学者更直接称王阳明为“中国的路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王阳明传习录材料二王守仁进一步发展、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与程朱理学形成分庭抗礼之势。王守仁继承了陆九渊“发明本心”的思想,主张从“本心”入手去认识圣贤之心,以自己的内心为最高权威,反对用先验观念强制管辖心灵,体现出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萌芽。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当时(1517年)还是维登堡大学的牧师的路德将他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他的大多数主张并不具有革命性,但他的确表明,“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1520年末,路德和教会彻底决裂将教皇的驱逐训令烧毁;次年,他被召唤出席在沃尔姆斯召开的皇家议会。路德拒绝改变其主张,他说:“除非你们能用圣经或令人信服的理由说服我。”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王守仁的基本主张,并概括其思想在儒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路德的哪些观点“削弱了教会的权威”?由此引发的宗教改革运动给欧洲思想界带来了什么影响?(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王守仁和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答案(1)基本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发明本心(答“灵明即是本心,是良知”也可);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地位:完善了陆九渊的心学体系;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观点:“上帝之语”(或真理)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人的灵魂得救无须教士作为中介,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答“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也可);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圣经代表着理性,代表着思想自由。影响: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复苏了的人文主义精神;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3)相似之处:强调人的信仰的自由;敢于挑战正统(或具有叛逆的思想),敢于批判权威;促使社会的主流思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可笼统回答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解析第(1)问考查王守仁的主要思想主张,材料一是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材料二中体现了他的“良知”观,其他的思想如“致良知”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王守仁思想的地位主要有两层,一是他对陆九渊心学的完善,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二是心学本身对儒学发展的作用。第(2)问主要考查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欧洲思想发展史的影响。材料中“上帝之语”并不在教会的说教里,而在圣经里,这就大大地削弱了教会的权威。另外关于马丁路德的一些宗教改革主张,如 “信仰得救”或“因信称义”、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对话,都削弱了教会的权威。关于宗教改革的影响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3)问考查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人的相似之处可从思想观点本身的共性、思想的价值和产生的影响等角度回答。如都挑战了权威,都促进了社会主流思想的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