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训练2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522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训练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训练2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训练2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达标训练211(xx襄阳五中等三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雉带箭 韩愈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1)诗歌的开头两句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场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_(2)诗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分析。_答案:(1)场景: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出时没。主要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火烧静兀兀”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2)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将军形象。“盘马弯弓”,将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弓满劲箭”描写将军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总之,一个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2(xx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8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注】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经年:年复一年,几年。萧骚:萧条稀少。尽挹:舀尽。(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请结合本词的上片分析二者景物描写有何不同?_(2)南宋学者魏了翁评价张孝祥的词集时说,词人“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这首词中词人的形象特点。_解析:(1)解答此题,先抓住主要景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语言力求优美。然后再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及运用的表现手法。可从静态还是动态、远景还是近景、白天还是夜晚以及虚还是实、议论还是描写等多方面进行逐句逐句的比较。(2)根据诗句所写,结合注释和题干中“英姿奇气”一语体会人物形象的特点。比如,作者为什么会将月下大江写得那样表里澄澈,为什么说“肝胆皆冰雪”,为什么有“万象为宾客”的说法,等等。“表里俱澄澈”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高尚,光明磊落;“肝胆皆冰雪”表现了作者的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表现了作者的境界高远,气魄豪迈。答案:(1)范诗“衔远山”等句描写白天洞庭湖的动态之景。“衔远山,吞长江”写出洞庭湖的汹涌奔流;“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写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浩瀚的壮观景象。本词上片主要描写月下的洞庭湖静态之景。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辽阔的洞庭湖风平浪静,万顷碧波,如洁白明净的玉界琼田,水天一色。“表里俱澄澈”描绘了天地间空明的坦荡景象。(2)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大江表里澄澈;胸坦荡怀,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3(xx广西桂林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旅雁 朱敦儒旅雁向南飞,风雨群相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矰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注】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矰缴:系着丝绳射鸟用的短箭。(1)本词描写了“旅雁”怎样的形象?透过旅雁的形象,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南渡画面?_(2)本词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解析:(1)抓住自然特征:抓住描述性诗句,提炼概括。修饰成分,就直接提取,如“群相失”“独”“饥渴”写出了旅雁的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其他描写就概括,如“忧相逼”“茫茫无处归”“哀鸣急”写出了旅雁的忧虑迷茫、凄苦哀鸣。发掘人文属性:可以结合写作背景、情境以及意象的象征意义来考虑。很显然,作者写旅雁也是为了写人,同时又可以知道,雁象征着远离他乡、思念家乡的人。由此可得出这首诗实际上是写因战争而逃难的民众。(2)解答此题,可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分析,纵观全诗,诗人写旅雁的孤寂凄苦的形象,其实就是为了写因战争而仓皇逃难的民众,来反映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伤痛,因此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或者象征手法。答案:(1)旅雁的形象:失群孤独,饥寒交迫,心忧迷惘,凄苦哀鸣。南渡的画面:风雨中大批民众仓皇逃难。人们饥寒交迫,心惊害怕。亲人失散,哭声不断。(2)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作者借南飞的失群旅雁,倾诉了个人孤寂凄凉的痛苦,也反映了广大民众流离转徙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4(xx浙江诸暨三都中学10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注】此诗作于新法失败后,诗人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时。交交:树枝交接覆盖的样子。床敷:安置卧具。(1)前三联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试作简要分析。_(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_答案:(1)隐者。从他居室周围的环境可以看出:坡路上林树翳翳,圆屋前枝叶交盖。这绿荫蔽天的环境多么安静和可爱,连圆屋也显得更深远和荫蔽了。从他日常起居可以看出:他有时安闲地坐在床敷(坐具)上憩息,有时着履策杖去探幽寻胜,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2)表面上,作者和北山之鸟一起过着恬淡闲适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之情。实际上只有北山鸟给他好音,慰藉他的孤寂,流露出诗人胸中的举世无人相知的痛苦和愤慨。5(xx武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云门寺阁 唐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注】秋。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注】五湖:太湖的别名。(1)全诗写了哪几个场景?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_(2)第二联“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写出了诗人怎样的胸怀?请作简要赏析。_答案:(1)全诗写了寺外之景、寺内之景和梦中之景。诗中先描绘云门寺的周围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幽静;随后写到达宿处后凭窗远眺及卧床环顾的景象,写出了云门寺的高远和古老。最后描写凌空遨游的梦境,营造了朦胧恍惚、似有若无的境界。(2)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写“悬灯”可以烛照千山夜色,写“卷幔”可以看到(想象)“五湖秋色”;诗人不为夜幕和斗室所限,放笔天地,万物无所隐藏,如此壮美的诗句,表现了诗人的宽阔胸怀。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步 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波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远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看,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_(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_答案:(1)第一首诗呈现给我们是一个悠然漫步,陶醉于春天美景的郊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年老体弱,在秋风(秋寒)中感叹韶华不再(或青春逝去、老之将至)的老者形象。(2)两首诗三、四句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迷醉情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心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定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秋叶,染白了头发,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7(xx鄂州高中、鄂南高中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元十八溪居 白居易溪岚漠漠树重重,水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秋芳初结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香饭细酒香浓。【注】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隐于庐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1)诗的前两联描写了哪些景物,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_(2)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中的“落”字。_答案:(1)潺潺的溪水,弥漫的岚气,茂密的森林,措置有序的水栅,面山而凿的小窗,绽放的红杜鹃,初开的白芙蓉,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夏秋之交的幽美景象。景物描写的特点:诗人将宏观远视与近景特写相结合,写景富有层次感;选取红白两色入诗,色彩对比强烈;诗人用叠词描写溪岚的迷蒙和树木的茂盛,用拟人的手法写水槛山窗一个接一个的扑面而来,展现了友人溪居的幽美。(2)“落”字,尤为神妙,似乎五老峰是一个物体,会落入杯中。想象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影落”,写出处于这个淡雅绝俗的居室中,可以远眺山川景物,远处的五老峰影能倒映杯中,溪居的明净不可待言。这也显示了溪居的主人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舟中见猎犬有感 清宋琬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注】。【注】据九州春秋记载,刘备被曹操追逐,前去依附刘表,在荆州居住了几年,一天上厕所见髀肉长了出来,不禁感叹流泪。从“猎犬”形象的角度,简析全诗。_答案:这是只本该驰骋原野,却被养在舟中,吃饱了倒头就睡,徒然羡慕鹰隼立功成名的猎犬。诗人托物言志,来表明自己像猎犬一样处非其境,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虚度人生的感慨。9(xx黄冈期末调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江城子 倪瓒满城风雨近重阳,湿秋光,暗横塘。萧瑟汀蒲,岸柳送凄凉。亲旧登高前日梦,松菊径,也应荒。堪将何物比愁长?绿泱泱,绕秋江。流到天涯,盘屈九回肠。烟外青飞白鸟,归路阻,思微茫。(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具有什么特点?它在全词中有何作用?_(2)这首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_答案:(1)诗人所见的重阳之景沉闷压抑、凄惨冷清。“湿、暗”写出了重阳时节天气的潮湿、横塘的昏暗,和枯萎的汀蒲、秋风中的柳枝,共同展现了一副凄惨冷清的画面。这种沉闷压抑而凄清的重阳之景使全词充满了一种低沉抑郁的情调,能更好地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和独处之悲。(2)比喻,诗人以设问的方式,将连绵不绝的愁情形象地比喻为无际的秋水,体现了乡愁之深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结句中,诗人看到的是远处自由飞翔的白鸟,而自己的归乡之路却被阻断,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了不能回到亲人身边的深沉悲哀和无奈的感伤。10(xx黄冈中学11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东阿道中晚望 袁宏道东风吹绽红亭树,独上高原愁日暮。可怜骊马蹄下尘,吹作游人眼中雾。青山渐高日渐低,荒原冻雀一声啼。三归台畔古碑没,项羽坟头石马嘶。【注】此诗为袁宏道从京都至吴县任县令途经东阿所作。两年后,诗人辞官。骊马:纯黑色的马,多为达官贵人所骑。三归台:齐国名相管仲所筑。(1)请鉴赏颈联中“冻雀”这一意象。_(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形象。_答案:(1)冻雀既是眼前之景,也寄托着作者心中之情,冻雀生活环境寒冷荒凉,啼叫表达了它对环境的抗争,作者以冻雀自喻(或者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不甘堕落官场的孤傲。(2)鄙弃功名,性格孤傲。三归台旁纪念管仲历史功绩的古碑已湮没于荒草之中,而今日山下达官贵人在众人眼里不过如烟雾一般过眼即散。冻雀虽寒,依然以破空的啼叫表达对环境的抗争,英雄项羽功业未成乌江自刎,仍以石马的嘶鸣表达不甘被命运征服的高傲。作者以冻雀自喻,以项羽自慰,表达了诗人鄙弃功名、睥睨官场的孤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