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16471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版高中地理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课件 湘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目标导航,预习引导,目标导航,预习引导,预习交流1为什么控制人口增长是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提示世界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如果不进行有效的人口控制,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届时,地球将人满为患,资源更加缺乏,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系统更不稳定,人类的生存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二、转变发展模式,目标导航,预习引导,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土地资源。(1)作用: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2)保护措施(我国):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2.森林资源。作用: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预习交流2森林的生态效益有哪些?提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因此,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目标导航,预习引导,3.水资源。(1)危机:世界上有60%的地区淡水不足,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2)水污染。,(3)措施: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预习交流3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措施有哪些?提示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思考。开源: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适度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节流:减少浪费、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改良农作物灌溉技术等。,目标导航,预习引导,4.海洋资源。,(1)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2)保护措施: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治理污染等。,目标导航,预习引导,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1.协调人地关系。(1)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2)协调人类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3)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4)协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2.从观念走向行动。(1)各国政府干预和公众参与。(2)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生态环境。(3)开展环境教育,培养公民的环境意识。,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主题一转变发展模式活动与探究材料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如下图)。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结合材料探究: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有何不同?提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关注经济效益,同时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强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减少环境压力、资源消耗。,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12011年,世界总人口达70亿,到2025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2亿,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超过100亿。随着人口激增、生活需求的扩大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有关世界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人类生存问题B.当今世界工业的迅猛发展,是导致世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C.要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当今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地域性走向全球性,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有关追求经济增长的不正确的观点是()。A.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更应考虑到环境对社会付出的代价B.环境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中解决C.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D.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解析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它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答案(1)A(2)B,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主题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活动与探究材料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环境条件。在保护土地资源方面,我国制定了许多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比如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个缺水大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污水排放量大、处理率低,全国年排污水363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严重污染,水质型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海洋污染严重,在海洋资源利用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所示为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分布。,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结合材料探究: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森林等资源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填写下表。,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图中部分河流水质严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海洋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成因分别是什么?针对过度捕捞,主要对策是什么?提示a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b水土流失;c不合理的灌溉;d产生废弃地;e耕地面积减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河流。向海洋中倾倒废弃物,排放冷却水,杀虫剂随雨水进入海洋以及海上石油运输开采的泄漏导致海洋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盲目围海造地、毁坏滩涂造成海洋生态破坏。针对过度捕捞,对策是禁止滥捕,实行“休渔”制度。,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2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解析图中b表示供水系统利用后受污染的水体被收集起来,a表示的是废水经过处理,一部分进入供水系统被循环利用,另一部分被排放出去,进入区内水体的循环系统。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节约用水,循环利用,是增大城市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说明水体受到污染,有机质含量高,且与其他水体交换量小,可通过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措施来治理。答案(1)A(2)C(3)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主题三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活动与探究材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公众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也是环境的管理者。因此,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例如,工厂实行清洁生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下面两幅图表示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和部分“环境标志”。,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结合材料探究:清洁生产和传统生产的末端治理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提示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末端治理则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生产过程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治理上。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3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是()。A.使用塑料袋购物B.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垃圾分类回收利用D.农业采用滴灌措施解析使用塑料袋购物会产生白色垃圾,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循环利用,农业采用滴灌措施可以节约水资源。答案A,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三,2.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区别技巧(1)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2)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利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注重了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8,9,1.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图中数字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为生产规模过大B.为过度利用自然资源C.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D.为破坏生态环境答案C,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8,9,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发展观在经济发展目标、增长方式上有很大差别。读下图,完成第23题。,2.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是()。A.高消耗、高排放、低增长B.低消耗、高排放、高增长C.低消耗、低排放、高增长D.高消耗、低排放、低增长,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8,9,3.下列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是()。A.秸秆焚烧还田B.矿渣生产水泥C.垃圾转移国外D.污水灌溉农田答案2.C3.B解析传统增长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费,可持续发展观强调的增长方式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矿渣生产水泥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符合可持续发展观。,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完成第45题。,4.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5.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4.A5.D解析第4题,读图甲可知,该地山地丘陵所占比重较大,而平原所占比重较小,而图乙反映出该地种植业所占比重很大,说明该地存在大量开垦山地丘陵、过度农垦现象。第5题,该地地形复杂,陡坡、缓坡、平原、水面都具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开展多种经营。,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6.下图是某山村两种循环转化机制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将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空白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制约经济发展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C.农林牧综合治理D.水土流失加重E.水土流失减轻F.毁林开荒G.粮食单产提高(2)在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填上题中的字母)(3)分析图中两种循环机制的转换给我们的启示。,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答案(1)左环依据箭头的顺序依次是:贫困FD生态环境恶化A右环是:生态环境改善、土壤肥力增加GBCE(2)C(3)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否则,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下降。,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图。一要明确左侧为恶性循环图,右侧为良性循环图,进而将各选项相应分成两部分。二是要根据图示和提供的选项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其因果关系。摆脱恶性循环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农林牧综合治理,即实施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的优势特征有农林牧全面发展,各行业互补互利;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好;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有益人体健康。发展方向是通过生态农业建设,逐渐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7.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7,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入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第(1)题,河流污染的变化特点要分段表述。水污染形成的原因与降雨量有关,降雨导致地表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影响了河流污染的程度。第(2)题,对环境污染的防治,首先是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禁止污染物的无序排放,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也可以采用引水冲污的方法净化河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