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汉字构造》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16464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80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学-汉字构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文字学-汉字构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文字学-汉字构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汉字的构造,第一节六书说与三书说,一、六书说,1、“六书”的提出“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顺序。,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3、“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是清代学者戴震首倡的,这种学说认为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体),它使文字增生孳乳,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用字法(用)它对文字数量加以节制,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二、三书说:,1、唐兰的“三书”说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唐氏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唐氏之说,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2、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述的“文字”章里,描绘了甲骨文字的发展过程,并且附带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问题,把汉字分为象形、假借、形声三种类型。,刘又辛先生在发表于中国语文1957年5月号的从汉字演变的历史看文字改革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把汉字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意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为主,时间的下限当在商代甲骨文以前;第二个阶段叫做假借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假借字为主,时间从商代甲骨文开始到秦朝统一;第三个阶段叫做形声字阶段,从秦汉到现在,汉字以形声字为主体成为定型。,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一书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其字的假借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去。把汉字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三类。,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总的说来眉目清楚、界限分明、较合逻辑,比六书更简明。但其分类标准不如六书说只据汉字形义关系单一,还要着眼于汉字发展的过程。而假借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产生极早,在汉字字形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产生,并促进汉字字形向其下一个阶段发展,把假借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合乎汉字实际的。另外,讲新三书者往往还要再分种类,结果搞得比六书繁复得多,更难掌握。由于上述原因,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与唐兰的三书说一样,至今还无法取代六书说的地位,现在讲汉字结构的人大多数仍然沿用六书说。,第二节、“六书”的介绍,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种字。象形字有如下特点:(1)是独体字(2)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位;,象形字的分类:,一类是独体象形字,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日、月、鸟、鱼、鹿、山、水、牛、羊、象等字,它们的甲骨文写法,就像这些物的形状。一类是合体象形字(又称烘托象形,依附象形),这类字描画的往往是事物的分体,即便是整体,特征也不鲜明,容易造成对象间的混淆,需要附加背景,用相邻近,相关联的事物加以烘托,陪衬.,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据统计,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中,象形字仅为264个,约占总数的2.8%。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指事字有如下特点:1、是独体字;2、有不能独立成字的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指事字分类:,1、一种是带有纯符号性质的指示字,如:上、下、一、二、三。2、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指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末、亦、寸、刃。,指事字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真正抽象的意义,既然无形可象,也就难以“指点”出来。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并列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会意字特点: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偏旁都参与表义。2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会意字分类:,1.按照组成会意字的各构件表意形式来划分:1)以形会意2)以义会意2、按照各构件的异同来划分:1)同文会意2)异文会意,以义会意字,劣: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尘:从小土,本义是指细小的灰土。歪: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楞:从四从方从木,本义是指四方木。粜:从出从米,本义是指卖出粮食。,掰:从二手从分,本义是指用两手分开东西。甦:从更生,本义是指复苏。尟:从是少,也写作尠,本义是指少见、少有。这个意义最早借“鲜”字表示,后造此字。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同文会意:即由相同的构件来组成的会意字。,屮、艸、卉、茻:木、林、森;火、炎、焱、燚羴:“膻”的初文。鱻:新鲜之“鲜”的本字。淼:水大貌,从三水,也写作“渺”。毳:细兽毛也。从三毛。鸟兽的细毛。垚:高。犇:“奔”的异体字,意思是急走、跑。骉:(bio),众马奔腾的样子。蟲:“虫”的繁体。“虫”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猋:本义是狗奔跑的样子,迅速;通“飙”.赑:赑屃(bx):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掱:(p),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劦:(xi),众人协力。晶: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磊:从三石,本义是石头多。轟(hng):同“轰”。本义是群车行驶声。毳(cu):会意。从三毛。本义:鸟兽的细毛。雥:群鸟也,从三隹。虤:(yn)虎怒也,从二虎。,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练习:分析下列汉字的六书结构,瓜牢卒孬果须甘采为其求禽朝亦辠朱州母寇鹿涉莫益眉寸寒孔看删易象鸟秉年矢,四、形声,(一)定义:“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乃是以形符标明该字的意义类属、取声音相近的字(声符)注明该字读音,搭配而成的造字法。,(二)产生途径:,1、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围:齿:,2、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羞:囿:,3、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1)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意符:狮:“师”字本为“师众”义而造,汉代假借它表示一种猛兽,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来表示这个假借义。前后汉书只有“师子”,玉篇、广韵已有“狮子”了。又如:戚慼、舍捨,2)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取:本表示“获取”,后来引申而有“娶妻”义,为了区别,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来表示这个引申义。士:本义是男子、君子,因古代只有男子才能做官,故引申而有“做官”义,后加注“人”旁分出“仕”来表示此引申义。又如:昏婚、朱株,3)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征”的的本字为“正”,“正”在甲骨文中作上为囗(围),下为止(趾),囗为四方形的城池,从止,表示去征讨攻打这座城池。在甲文中,“正”也是用作“征伐”之义,“征”为后起区别字。由于“正”借用作“正月”之“正”,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彳部,构成从彳正声的形声字“征”来表示“征伐”义。,“它”,本为“蛇”的象形字,由于用作旁指代词,表示“蛇”这个意义时,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虫部,构成一个从虫、它声的形声字。“它”为蛇的本字。又如:益溢、莫暮、其箕臭嗅、要腰、丞拯,4、改换形声字偏旁:振:“振”引申有赈济的意思,后来把“振”字的“手”旁改换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又如:绵棉、赴讣改变意符的:暖煖、说悦改变音符的:袴裤、螾蚓声符、意符全换的:村邨。,(三)类型:,1、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1)左形右声:防、祥、峡、肌2)右形左声:斯、胡、雌、欣3)上形下声:宇、芹、崔、霖4)下形上声:盂、禁、斧、岱5)外形内声:圆、阁、匪、衷6)内形外声:闻、辩、哀、莽7)声占一角:旗、房、病、徒8)形占一角:疆、载、颖、腾,2、几种特殊情况:,1)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冯仌是声符,与从“仌”的“冻”、“凉”不同。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视示是声符,与从“示”的“福”、“祈”不同。,2)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修从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颖从禾、顷声;形符在左下角。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從从辵,从声;声符在右上角。瓣从瓜,辡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裏从衣,里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3)省形和省声: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齐匀称和书写的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进行简省,必须补全起来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这种现象文字学上称为省形、省声。,A、省形:,星:从晶省,生声.晨:从晶省,辰声.亭:从高省,丁声.耆:从老省,旨声.屦:从履省,娄声.釜:从金省,父声.,B、省声:,夜从夕,亦省声。搴从手,寒省声。劵从力,卷省声。産从生,彦省声。雷从雨,畾省声。豪从毛,高省声。,注意:,形声字偏旁的位置有时还可移动,如:“峰”可作“峯”,“裙”可作“裠”,“翅”可作“翄”,“裡”可作“裏”。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形旁和声旁由于配置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声字,例如:翊翌忡忠怡怠吟含偏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移动,什么情况下不能移动,大概是由于习惯。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形声字中,既可以充当意符,也可以充当声符。如:“闺”、“阁”等字中,“门“充当意符;“问”、“闻”等字中“门”充当声符。,练习1:分析下列汉字的六书结构,禾、甘、败、妾、姓、求、瓜、跪、析、戍年、颇、母、行、庖、取、其、孔、王、旦练习2: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裹、载、辩、蚀、锦、珊、從、颍、疆、雌弑、旌、勝、宇、房、肌、霖、禁、胡、匪病、闻、哀、岱、莽、毫、夜、倏、和、疫,(四)形旁的表意作用:,有少数形声字与其形符同义:如:船、頭、爸、産、到、叛。但绝大多数形声字的形符只表示词的意义范畴,或表示与词义的某种关系,而且,所表示的关系还往往泛而不切,灵活多样。另一方面,相同的意义,也可以用不同的形符来表示。如:同是禽类,雉、雞从隹,鹰、鹅从鸟;同是宫室建筑,庙、库从广,宗、室从宀。,常见形旁举例:,1、厂:像山崖形,“厂”部字多与山石有关。如:厚、原、厐2、匚:像侧放的筐。“匚”部字大部是容器,如:匮、匣、匪等注意:现在字典多把“匸(读细)”部与该部合并,因此从匸的字如医、匿等与该部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3、刀:“刀”部字多与刀有关,如:列、判、割、劈、劓等4、又:像人的右手。“又”部字多与手或手的动作有关,如:取、叟、及等。注意:汉字简化后,“又”因为笔画简单被当做记号去代替笔画多的偏旁,这些字与“又”无关。如:邓、劝、对、戏、观、欢、鸡、难。,5、土:像土块之形,“土”部字大多与土有关,如:块、坛、堂、坏等6、大:像正面站立的人形。因为“大”用大人形来表示大小的大,因此,“大”部字多与人、大有关,如:天、夭、奎、夹等注意:有些字形含有“大”如:奠、牵、奇、奈、奥等由于偏旁合并、字形讹变等原因,与“大”在意义上无关。7、寸:指人手的动脉处,故“寸”部字多与手有关,如:射、寻、封等8、巾:字形像下垂的配巾。由于配巾都是纺织品,故“巾”部字大都与纺织品有关。如:帅、帖、幣等9、山:像起伏的山形。“山”部字多与山有关。如:峡、崇、岔等,10、止:像脚趾形。“止”部字多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如:企、武等11、彳:本是“行”的一部分,“彳”部多与道路、行走有关。如:径、往、徐、後等12、辵:行走。从“辵”的字多与道路、行走有关,如:追、逐、通等13、走:字形像人甩动双臂走路的样子,此部字大都与行走有关,如:赴、超、趣等14、足:像人的下肢。“足”部字多与脚或脚的动作有关,如:趾、跟、踵、踝、蹉、跽、跪、踢、跑、跃等,15、广:像依靠其他地方建的房子。“广”部字多与房屋有关如:库、庖、庙、廰(厅)、廉、府、庠等16、门:象门的形状,如:阁、闪、闰等17、宀:像房子的侧视图。“宀”部字多与房屋有关。宗、官、寒、寇等。18、歺:像剔去肉的一块骨头,俗作“歹”,从“歹”的字多与死亡、凶残有关。如:歼、殉、殍等19、戈:“戈”部字大都与武器、战争有关。如:戒、戮、戍、伐、威等20、瓦:用泥土做成的、已经通过烧制的器皿的总称。“瓦”部字大都是陶器或与陶器有关,如:瓯、瓮、瓴等,21、囗:是“围”的古字,像四面合围之状,用以表示围墙、环绕、区域等意思。如:囚、囤、囷、囹、圄等22、贝:像贝壳形。由于上古时代贝壳曾是人们喜爱的物品,后又作为货币广泛使用,所以从“贝”的字大都与财货有关。如:资、贷、赊、赎、赠、贪等。23、见:看见。从“见”的字大都与“看”有关。如:觐、觑、观、视等24、攵:像手持棍棒击打之形,音扑。“攵“部字大都与手持东西或手的动作有关,如:收、败、敲、救、牧等25、殳:字形像手持木棒击打。该部字大都与击打、杀死有关。如:殴、段、殿等,26、斤:像斧斤形,从“斤“的字大都与斧斤有关,如:所、斩、斯、斫等27、爫:爪,是手的变形。“爪“部字都是与手有关。如:采、舀、爲、爰等28、示:万物有灵时期人们所崇奉的神石的象征符号。人们崇拜神石,尊奉神主,故而从“示”之字多与神鬼、祭祀等有关,如:祭、社、祝、福、祸等29、皿:像器皿的形状。该部字大都与器皿有关。如:监、盥、盡等30、疒:甲骨文像人躺在床上生病了,该部字大都与疾病有关,如:疟、痞、疾、病等,31、页:突出人头部的人形。从“页”的字多与人头部有关,如:頫、题、顾、顿、颇、顷等32、虫:像蛇形。从“虫”的字,多与虫子、昆虫、爬行动物有关,如:蠢、雖、蝉、蛐等33、肉(月):像一块肉形。从“肉”的字多与肉、身体有关,肯、胡、脩、肝等34、网(罒):像渔网形,“网”部字大都与网具、捕捉有关。罩、罟、罾、罪等35、玉:甲骨文、金文、小篆的字形均像三块玉串联起来,从“玉”的字大都与“玉”有关:琳、琼、璋、弄、琢、玫瑰等,36、艸:像春回大地,百草丛生的样子,“艸”部字多数与植物有关,如:菜、荤、葉、花等37、糸:像蚕茧连在一起的样子,糸部字多与丝麻绳索有关,如:纪、纯、统、纲、总(總)等38、酉:像酒坛之形。“酉”部字多与酒有关,如:酷、醇、配、酱等39、邑:人集中居住的地方。“邑”部字大都与城邑有关。如:都、郊、邻、郡等40、阜:像山崖边的石磴形,该部字多表地势或升降义,如:陟、降、隅、陛等,41、髟:像头发长的样子。该部字大都与毛发有关。如:髡、鬃、髫等42、隹:短尾鸟。“隹”部字一般与鸟有关,如:雅、離、難、雕43、彡:像头发、胡须和为了装饰而画的花纹,从“彡”的字多与修饰有关,如:彰、彫、修44、:像旗杆上有旗帜在飘荡之形。该部字多与旗有关,如:旄、施、旌等45、廾:像两手形。从“廾”的字多与双手有关,如:弄、戒、弃46、仌:像水凝结成冰的样子,该部字多与寒冷有关,如:冷、凋、冻、寒等,形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一、提示该字所记录的语素的义类。二、区别同音字。当一些字读音相同,所用声旁也相同时,区别这些同音字的主要手段就是采用的不同的形旁。局限:意符只能表示一种笼统、粗疏的义类,并不能提供具体的意义信息。,(五)声旁的表音作用:,A、声旁和字音的关系:第一,二者读音完全相同,如驶、裱、裤、附;第二,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浪、眠、砌;第三,韵母相同声母不同,如霜、欣、效、捎;第四,声母韵母都不同,如江、池、调、都;,B、声旁的作用和局限:,作用:1、表示字音,同声旁读音大致相同,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声旁提高识字效率。2、我们可以利用声旁区别形近字。3、我们可以利用声旁去类推字音,帮助学习普通话。局限:主要表现在声旁的表音准确率不高,即有许多形声字,如果照声旁读,则要读错。,C、声旁和形声字的读音差异原因:,1、造字的差异:1)声旁不宜用生僻的或字形繁复的字充当。在选择声旁时,为了照顾这方面的条件,有时就不得不在语音条件上放松一点。2)形声结构的分化字,有很多在产生时就跟声旁不完全同音。,2、语音的演变:文字和语言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汉字定型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这期间汉语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作为汉语书写符号的汉字却变化不大,这就是有的形声字的声旁不能正确表音的主要原因。3、方言的影响:有些声旁和形声字读音不同的字,但在某些方言里却是相同的,所以研究方言可以查知上古音及语音的演变。,(六)声符的表意功能:,1、有些形声字的声旁兼有表意作用,这类字一般是形声兼会意字,如:驷:一车所套的四匹马;牭:四岁牛。琀:放在死者口中的贝、玉等物品。鳊:一种身体很扁的鱼。,2、右文说:文字学上一种主张从声符推求字义的学说。宋人王圣美首倡。这种学说认为,声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具有共同的意义,这一意义由声符赋予,意符只决定该字所表示的一般事类范围。因为声符大多居于字的右侧,所以人们称这一学说为右文说。,沈括梦溪笔谈卷十四说:“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古之字书皆从左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右文说在训诂学上并非毫无价值。这种学说对探讨语词意义的本源还是很有用的。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里已露出根苗,到清代的学者就提出“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进而走向研究“字族”或“词族”的道路。因此,对右文说的得失也要有明确的认识。,五、转注,定义: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转注就是用一个部首来统帅部内的字,意义相同的字之间可以互相解释。如考部的考字和老字就是这样。,从唐代到现在,解释转注的不下数十家,但归納起来也不外乎“主形”、“主义”、“主声”三派。(一)主形派:这一派以南唐徐锴和清代江声为代表。他们认为“类”就是指部首,即说文的540部,“首”就是指某一类字所从的部首,“建类一首”就是指用同一個部首充当形符;“同意相受”的意思是说,同一形符的字,它的意义都是从这个形符来的,由於意义相同,因此可以“相受”。,(二)主义派:这一派以戴震、段玉裁为代表。他们主张凡是可以“互训”的字都是转注字。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其於义或近或远,皆可互相训释而同谓之始是也。(三)主声派:这一派以章太炎为代表。他认为所谓转注字就是指的意义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双声、叠韵)的字,而形体如何可以不问。,多数学者认为,根据许慎的定义,转注字应有两个条件:()有同一的部首(2)字义相同或相近,可以互相训释。如“问”与“讯”、“杀”与“戮”是一般的同义字,而“柳”与“杨”、“福”与“祸”则是有相同部首的“同类字”,均非转注。转注字如“顶”和“颠”,六、假借:,定义: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假借字是本来没有造出那个字来,要记录时就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表示。令字、长字就是这样的。,我本义为武器,假借为自身代词。亦本义为腋下,假借为副词。来本义为小麦,假借为来去之来。叔本义为拾取,假借为叔父之叔。骄本义为马高六尺,假借为骄傲。汝本义为水名,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自本义为鼻子,假借为自己。,从汉字的绝对数字来看,假借并没有增加新字,仅是借用音同的已成之字来记录新词,确实是“用字之法”;但是,如果从整个文字体系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于它能以一个字表示若干个词,免却了为每一个词造一个专字的劳顿,节制了文字无限制地繁衍滋生,所以它又确实是不造新字的“造字方法。”,第三节汉字本义的探求,造成古文字字形多义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汉字以形表意的不确定性。其次,阐释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以及自身的知识经验等的不同。最后,汉字历史悠久,许多字形都发生了变化。,一、字义探求的原则,要对一个汉字的构形理据做出科学、合理的阐释,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这样才能得出正确和可靠的结论。因此,我们在阐释构形理据时要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以字形为依据的原则2、历史性原则3、联系性原则,二、对字义的错误阐释,总体上来讲,用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汉字本义,而不是用发展演变的、动态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它,就不会作出科学、正确的阐释。1、望形生义2、以今律古3、以俗文字学代替科学阐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