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381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地理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课件 湘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2.范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澳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2.城市化水平的表现。(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2)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3)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4)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三、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1)工业化阶段及特征:夯实基础阶段: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特色的转型工业体系。稳步发展阶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2)存在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3)解决措施: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加速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2)加速人口向城市的集中。(3)加速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预习交流“三来一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提示:“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贷款。,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四,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问题: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2.解决措施: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优势条件活动与探究材料: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过程中,位于南部沿海,著名侨乡之一,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等条件,使之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这些是其发展的内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是其发展的契机;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是其发展的先机。结合材料探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什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提示: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平原广阔;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著名侨乡,便于招商引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业化提供了契机。,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中村”现象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商业的发展B.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已完成,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C.国际经济环境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因素D.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所谓“城中村”现象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生活与生产设施简陋,治安状况较差,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20世纪90年代,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又一次抓住机遇,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但并不能说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已完成。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其中,对外开放政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因素。答案: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二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其工业的主导。20世纪90年代以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有所削弱,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为了拓展工业发展空间,近年来加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泛珠江三角洲”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下面两图分别表示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过程和“泛珠江三角洲”的范围。,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1)结合材料探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分为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征,其主导产业分别是什么?结合珠江三角洲区域腹地和资源状况分析目前制约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过程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提示:工业化进程可分为夯实基础阶段和稳步发展阶段。夯实基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主导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主导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存在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解决措施: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材料二: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转变为城市或城镇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迅速发展,汹涌的“民工潮”也随之而来,“一镇一品”的专业镇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城市化迅速发展。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2)结合材料探究: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有何优势?对推进城市化进程有何作用?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提示: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从而推动了乡村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2有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就是指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B.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基本一致C.工业化最重要的指标是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D.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城市化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长的过程,更明确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即伴随着工业化过程,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即伴随着城市化过程,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一定阶段内越来越大,因此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过工业化,随后就明显高于工业化水平,这是各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主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及对策活动与探究材料: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较为密集,建设项目多,工业密集,城市大量占用耕地。火电厂排出大量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成为我国三大酸雨区之一。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围绕在城市周围,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也直接排入珠江,超过其自净能力。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结合材料探究: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提示: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社会治安复杂等。a.努力发展教育、科技,提升产业结构。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产业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b.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别。c.探求城市生态发展模式,有效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迁移与应用例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较高,但也存在问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环境污染严重B.人口出现负增长C.农业用地急剧减少D.产业布局不合理(2)珠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沿海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重复建设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地区优势可能造成沿海生态环境的破坏A.B.C.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解析:第(1)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不存在负增长问题。第(2)题,沿海地区许多城镇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必然会带来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也可能对沿海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答案:(1)B(2)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一,二,三,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在广州、佛山两市政府负责人签署的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广佛两地要在产业协作、城市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这四个领域率先尝试同城化。据此完成第12题。,1.广佛同城化对下列哪些方面影响较大?()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广州和佛山的城市用地规模广州和佛山之间的经济联系A.B.C.D.,问题导学,当堂检测,1,2,3,4,5,6,解析:第1题,广佛同城化对区域内的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用地规模影响不大,但对城市地域结构、城市产业布局等的影响显著,同时也会使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答案:1.D,问题导学,3,4,当堂检测,5,6,1,2,2.广佛同城化后,其GDP总量直逼上海,但与上海相比,广佛的不足之处有()。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工业门类不全,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薄弱人才资源不够丰富,科技与教育力量相对不足工业用水、电、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在不断降低经济辐射能力强,使经济腹地扩大A.B.C.D.答案:2.A解析:第2题,广佛同城化会促使生产成本下降、经济腹地扩大,这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3.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答案:3.C解析:第3题,在夯实基础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这一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起步。,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4.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工业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的转变A.B.C.D.答案:4.D解析:第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是轻加工向高加工发展;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5.下列实现珠江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合理的是()。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把加快大中城市发展放在首位,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应向大中城市集中构筑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A.B.C.D.答案:C解析: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应向小城镇转移,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福建日报2010年5月27日消息,26日,2010“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社科专家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为“深化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促进对台经贸交流”。据不完全统计,从区域合作提出至今,合作各方项目签约数达1.4万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6万亿元。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珠江三角洲工业产值比重变化。,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1)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是以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2)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产业部门最为突出。(3)随着经济的发展,珠江三角洲的产业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请根据材料三,回答其具体表现。,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4)结合材料二,来参加2010“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的社科专家应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和9个省级行政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江三角洲”的构建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至少答两点),问题导学,1,2,3,4,当堂检测,5,6,答案:(1)劳动轻纺(2)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3)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4)湖南云南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等周边省区可利用珠江三角洲的资金、技术,还可以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