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三-四章单元评估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271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三-四章单元评估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三-四章单元评估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三-四章单元评估检测 中图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第三-四章单元评估检测 中图版必修3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xx潍坊模拟)科学家发现过度肥胖往往造成血液中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高,且血液中胰岛素浓度也偏高。某研究室对过度肥胖的老鼠进行实验,发现阿司匹林(一种消炎止痛药)可矫正过度肥胖老鼠的生理缺陷。过度肥胖老鼠服用阿司匹林三周后,注射胰岛素,120 min内血糖含量相对值变化如图所示(对照组老鼠未服用阿司匹林),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甲:阿司匹林对老鼠的过度肥胖有治疗作用乙: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及实验组的老鼠血糖在60 min内明显下降丙:对照组老鼠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调节血糖的作用丁:服用阿司匹林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发挥作用降低血糖A.丙、丁B.乙、丙C.甲、丁D.甲、乙【解析】选A。从题图可知,对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注射胰岛素后,60 min内血糖含量明显下降,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血糖含量变化不大,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敏感,未服用阿司匹林的老鼠对胰岛素不敏感。2.(xx济南模拟)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B.兴奋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C.大脑皮层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有关【解析】选A。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它通过脊髓等低级中枢间接控制四肢的反射活动,故A错误;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的是神经递质,故B正确;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故C正确;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故D正确。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解析】选C。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产生的通过体液运送到作用部位的一类微量高效的信号分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有机物,神经递质是突触前膜中突触小泡产生的作用于突触后膜的一类信号分子;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激素的化学本质有蛋白质类、脂质;三者都需要与特定的分子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4.(xx聊城模拟)人体激素的分泌量会因体外和体内某些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如图不能表示下列哪组关系(前者对应条件变化,后者对应激素分泌量变化)()A.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气温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血糖升高,胰岛素的分泌【解析】选A。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会抑制腺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从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维持平衡。大量出汗,使体内水分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气温降低,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通过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加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提高机体代谢强度,使产热增加。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作用。5.下图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A.是效应T淋巴细胞,是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是抗体B.是传出神经纤维,是传入神经纤维,A是神经递质C.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是腺垂体细胞,A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细胞,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是甲状腺激素【解析】选D。该模型表示的是细胞产生物质A,分泌到细胞外,并作用在细胞的特殊受体上。A选项中,效应T淋巴细胞并不能产生抗体。B选项中,兴奋应由传入神经纤维通过神经中枢传到传出神经纤维。C选项中,A应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6.(xx青岛模拟)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四个实验,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A.与、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B.与对比说明胰液分泌不受神经的调节C.对比说明胰液分泌受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由血液运输)调节D.要证明胰液分泌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解析】选B。与、与对比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7.(xx烟台模拟)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解题指南】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电突触的结构示意图。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可知,兴奋在电突触处可以双向传导。【解析】选B。据图可知,电突触的传递依靠电信号,而化学突触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因此电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的信号传递速度快,A正确;由于电突触的突触前膜没有突触小泡,不借助于神经递质,且突触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因此构成电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中,任何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均可以传给另一个神经元,B错误;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正确;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上的信息交流功能有关,D正确。8.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本题选项中前面的为自变量,如食物缺碘,后面的为因变量,如生长激素。【解析】选B。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故A错误;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故B正确;过度饥饿,胰岛素分泌减少,故C错误;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基本不变,主要靠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故D错误。9.(xx济南模拟)乙酰胆碱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痉挛B.自身免疫病,肌无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解析】选B。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故乙酰胆碱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为自身免疫病。由于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突触后神经元不能感知刺激,故表现为肌无力。10.(xx济南模拟)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A.都能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B.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C.都能识别抗原并产生抗体D.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解析】选A。B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核DNA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能识别抗原,但都不能产生抗体,能产生抗体的是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骨髓,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胸腺。11.(xx滨州模拟)如图是下丘脑及其直接或间接支配的有关腺体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分泌的某种物质可用于胚胎工程中供、受体的处理B.a与c两者的分泌物可对某一生理活动起促进作用C.c不仅具有分泌功能,且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D.a、b、c三者中,c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最小【解析】选D。分析图示,c对a有促进作用,a促进b,b又抑制a、c,可以判断出a表示垂体,b表示垂体支配的腺体,c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是内分泌的中枢,对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影响很大,故D错误。12.(能力挑战题)下图表示一个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三条曲线分别表示()A.病毒的数量、T淋巴细胞的数量、抗体的浓度B.病毒的数量、抗体的浓度、T淋巴细胞的数量C.抗体的浓度、病毒的数量、T淋巴细胞的数量D.抗体的浓度、T淋巴细胞的数量、病毒的数量【解析】选B。HIV主要侵染人体的T淋巴细胞,当人体刚感染HIV时,机体的免疫力仍发挥作用,病毒的数量短期内上升后会下降,抗体的数量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较高;当后期T淋巴细胞死亡较多时,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抗体含量最终将降低,患病程度加重,病毒大量增殖。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xx菏泽模拟)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_。在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内形成向_流动的电流。(2)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_(选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这种调节的意义在于_。(3)幼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最可能的原因是_。(4)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出现多尿症状。请分析原因:_。_。【解析】(1)人体的感觉都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变成正电位,膜内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传导方向一致,所以c神经纤维膜内的电流方向是向神经中枢方向流动的。(2)尿液排出过程中,尿液刺激尿道感受器,通过神经调节使排尿过程加强加快,这种调节的结果反过来加强原来的调节过程的现象,属于正反馈调节,其意义是使尿液的排出更快更彻底。(3)幼儿大脑发育不成熟,大脑皮层对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差,因而在熟睡时会不自主地排尿。(4)车祸损伤下丘脑,可能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过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表现为多尿症状。答案:(1)膀胱壁感受器c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神经中枢(或右)(2)正反馈使排尿反射得到加强,有利于快速、充分排尿(3)大脑皮层对脊髓中低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差(4)下丘脑受损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易错提醒】第(1)小题中,不理解效应器是什么,容易错答反射弧的途径。大脑皮层是高级中枢,很难把大脑皮层与效应器相对应。14.(20分)(xx广东高考)(1)小红不小心被针刺,随即出现抬手动作,其神经反射如图所示。图中传出神经元(纤维)是_。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可推测b1和b2的突触小泡释放的_是不同的物质。小红抬手之后对妈妈说:“我手指被针刺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大脑皮层的_中枢以及言语区的_参与调节。(2)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感染可使脊髓神经元受损而影响有关神经反射,接种疫苗是预防脊灰的有效措施。某研究跟踪监测84名儿童先后两次接种改进的脊灰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见表,D4者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越高者血清中抗体浓度越高。由表可知,初次免疫的阳性率为_。请总结再次免疫效果与初次免疫效果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D初次免疫再次免疫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1 02433.66172.6合计8410084100注:D为儿童血清经倍比稀释后检出抗体的最大稀释倍数【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反射过程、再次免疫特点和图表分析能力。(1)据图可知,c1和c2是传出神经元(纤维);b1兴奋后使c1兴奋,而b2兴奋后使c2抑制,说明b1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b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在大脑皮层中感觉形成于躯体感觉中枢;小红能清晰地描述症状,表明与言语区的S区有关。(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D4的人免疫结果呈阳性,D值小于4的人有1个,占1.2%,所以阳性率为1-1.2%=98.8%。再次免疫的效果比初次免疫的效果好,原因是经过初次免疫后,体内存在相应的记忆细胞。答案:(1)c1、c2神经递质躯体感觉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2)98.8%差异:再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人体内抗体浓度显著提高。原因:再次免疫时,抗原可刺激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进而分泌更多的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