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217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期末)试卷 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我们所说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A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及其成果B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C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产品D人类进行科技研究的活动及其产品2下列属于文化形式的有思想 理论 信仰 法律 文学 政治A B C D3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A文化创造 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人民群众 D社会的发展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说明了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5“悄无声息”体现了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对人的世界观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6英国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即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这主要说明 A文化能决定人生 B文化是由人创造的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7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8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原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9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 为标志的A语言的产生 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 D印刷媒体的推广10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11下列属于文化遗产的是中国的长城九寨沟自然风景区埃及的金字塔司马迁写的史记A B C D1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尊重差异 理解个性 和平相处 不分你我A B C D13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中秋节赏月 泼水节 那达慕大会 元宵节看花灯A B C D14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1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 A B C D16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1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于社会实践 B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C着眼于文化的继承 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18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偶然发现蛇用一种草叶来敷伤口。于是他试着用此草下药疗伤,发现此草确有消炎止痛作用,并取名“蛇衔草”。此后,该草药被广泛应用。这表明A文化创新具有偶然性 B文化创新来源于人的灵感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19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A发展先进文化 B繁荣民族文化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20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说的是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实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全面接轨 D以外来优秀文化代替本土文化21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对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包容性使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 包容性使中华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实现中外文化的趋同 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2支撑我国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等事件中的精神支柱,它又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它是指A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C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3下列名言不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是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风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回答2425题。24我国民俗节日较多,除了春节、元宵节,还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说明A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性 B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独领风骚C文化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D民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5元宵节在西汉得到重视,至今已有xx多年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A B C D26塑造民族精神,可以加快中国的崛起。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A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B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C彰显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之中D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27下列属于腐朽文化的是A电脑算命 B看“风水”C“重男轻女” D“全能神”邪教28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担心耕种会引来灾祸。村干部不信邪,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山政策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培育“四有”公民 B思想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三个面向30关于思想道德建设,说法不正确的是A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B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D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 3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 D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A催生了许多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道德观念B利益驱动使得诚实守信不再那么重要C必然带来思想道德观念的同步发展.导致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33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B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创新是对中华民族文明的否定34关于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属于思想道德修养B科学知识的学习是文化修养的内容C知识文化修养就是思想道德修养D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35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我们必须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脚踏实地,不断实践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A B C D拉萨中学高二年级(xx届)第四次月考理科政治试卷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题号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中华文化的总体特征?(10分)2、简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0分)3、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0分)高二(xx届)第四次月考政治答案(xx、12)理科答案:选择题1-5 BBBDA 6-10 DBBDC 11-15 AACDB 16-20 DACCB 21-25 DBDAB 26-30 BDBBA 31-35 DADCD简答题:1、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