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经济生活)(十)(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210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经济生活)(十)(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经济生活)(十)(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经济生活)(十)(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检测(经济生活)(十)(含解析)一、选择题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带领人民奔小康。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见,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是( )本世纪头二十年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建国100周年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经阶段A BC D解析: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也就是建党100周年时要实现的目标,正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正确;建国100周年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错误;“三步走”战略是指解决温饱(1990年)、实现“小康”(xx年)、奔向现代化(2050年),全面小康(2020年)是第三步目标的重要步骤,错误。2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们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有(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A BC D解析:C是在经济方面的要求,入选;是在社会民生方面的要求,是在生态文明方面的要求,排除。3. 在珠三角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之际,土地占全省70%、人口占全省50%的粤东西北12市的人均GDP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低的只相当于全国的50%。广东提出,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实现这一目标( )主要依靠国家的扶持与帮助需要广东全省进行长期地艰苦奋斗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需要相对落后地区奋起直追,加快发展A BC D解析:B要实现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依靠广东全省艰苦奋斗和相对落后地区奋起直追,而不是主要依靠国家扶持,错误,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有条件地方率先实现现代化问题,排除。42013年11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牢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要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防止把发展简单化为增加生产总值,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这启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幅降低经济增速践行科学发展观,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主攻方向A BC D解析:D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适当降低经济增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错误;我们要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排除。故选D。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中新天津生态城时指出,生态城要兼顾好先进性、高端化和能复制、可推广两个方面,在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等方面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习近平同志的这一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A BC D解析:C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以人为本,入选。全面发展,即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发展,材料并未涉及,排除。“体现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坚持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正确。“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示范”,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6xx湛江调研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传统产业要加快改造和升级的步伐。这要求()A利用信息化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B为跨国公司、世界名牌做贴牌生产C严格准入条件,逐步淘汰传统产业D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价格优势解析:A我国传统产业要实现改造升级,不再单纯的依靠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搞加工制造,赚取微薄的利润,需要企业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核心技术的竞争力,A正确;B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题意不符;C“淘汰”过于绝对,错误;D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不符。 7.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拜GDP,也不能随意抛弃GDP,综合降低自然、生产、社会、制度等成本前提下的GDP才是“品质好的GDP”。为此,我国必须( )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绿色增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A BC D解析:D要实现“品质好的GDP”,需要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增长,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增长,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增长,也需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都正确。8xx南昌大学附中月考 中西部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低、优惠政策多、资源丰富等优势,当前,我国东部地区许多产业正在加快向中西部转移。这带来的积极影响有()促进中西部地区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中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形成优势产业加速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A BC D解析:C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东部地区许多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有利于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发挥其优势,有利于东部地区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繁荣,推动中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正确;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一定是发展第三产业或者是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与题意不符。9xx枣庄市测试山东“十二五”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七年的努力,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1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6%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A BC D解析:A要实现农民收入倍增,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正确;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不是由政府定价,错误;货币发行量受商品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不可以随意增发,错误。10xx临沂期中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为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截至xx年12月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约2.7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21.5%,经营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超过270多万户。实行土地流转,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降低农副产品价格优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土地集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改变土地所有权,完善基本经济制度A BC D解析:C选项观点错误,实行土地流转不能扩大耕地面积,更不能降低农副产品价格,土地流转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故排除。通过土地流转,土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农民通过流转获取收入,农村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农业得到长足发展,故入选。解答本题要注意根据材料和基本的知识做出常识性的判断。11xx泉州一中期中2013年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们的健康依赖健康食品体系”,关注的焦点是“发展可持续粮食系统,保障粮食安全和营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我们只能适当进口,不能依赖进口,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基本自给的方针,尤其是主粮一定要保持基本自给。”要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减少粮食浪费,限制工业用粮提高粮食价格,保证粮食供给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A BC D解析:C做法有利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应入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减少浪费,但工业用量也应得到保障,错误;保障粮食安全不能一味依靠提高粮价的手段,排除。12下图漫画反映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借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之机,大建楼房化新居,从而造成农民“被上楼”现象。这种现象启示我们( )要严格规范农村土地政策,规范农村新居建设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必须保护农民利益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城镇化质量A BC D解析:D漫画中“被上楼”的现象,说明部分地方歪曲理解了城镇化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必须规范农村新居建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正确;不符合漫画寓意。13xx辽宁五校协作体摸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正在持续探索走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需要辽宁()统筹城乡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强工业基础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以农促工、以乡带城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A BC D解析:D我国三大产业中,农业是处于基础地位,“加强工业基础地位”说法错误;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说法错误;辽宁省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重视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正确;辽宁省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正确。该题选D。14我国资源利用情况如下表每吨标准煤实现GDP矿产资源回收率单位产值能耗机动车油耗水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比欧洲高25%针对我国资源利用情况,可采用的措施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开发矿产资源努力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开辟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经济效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A BC D解析:A从表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的资源利用情况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符合题意,不选;强调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国际市场的开发,不符合题意。15xx甘肃张掖中学模拟目前我国沙化土地173.9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每年由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巨大。荒漠化已成为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挑战。由此可见,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要()A统筹城乡发展,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B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C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D要始终把GDP的增长放在第一位解析:B该题的关键是找准题干的着眼点,“土地沙化”带来的严重后果给我们的启示是该题选择的出发点。土地沙化说明人们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启示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B正确;A、C与主题不符;D说法错误,这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二、非选择题16. xx年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xx年xx年S市空气质量、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状况年份xx2011xxxx空气质量达二级(良)以上(天数)285283279275机动车保有量(万辆)103121156180煤炭消费量(万吨)2210240026212930煤炭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42393736注: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28%。近年来,S市肺癌、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分别增长了47%、28%、25%。 材料二为既保证经济发展,又改善空气质量,S市采取了以下相应措施:减少煤炭消费量,增加天然气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优化机动车结构,淘汰老旧机动车;关停高污染企业和退出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教育、传媒、通讯等服务产业;增加财政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鼓励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改善农村地区环境质量。 (1)揭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S市所采取的措施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析:该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等知识点,第(1)问:图表题,考查图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考生首先要注意这几个数据的变化,然后再看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量持续增加,是导致该市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空气质量的下降又与该市肺癌等发病率增长较快密切相关。第(2)问:考查科学发展观,体现类试题,考生注意分别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基本内涵着手即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考生注意结合材料作答。答案:(1)xx年至xx年,S市机动车保有量和煤炭消费量持续增加,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导致该市空气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空气质量的下降又与该市肺癌等发病率增长较快密切相关。 (2)S市所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目的是让人们能呼吸清新的空气,减少疾病侵害,提高生活质量,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关停高污染企业和退出落后生产工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有利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体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第一要义。所采取的措施既推进经济建设,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文明发展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增加财政投入,帮助农村地区改善环境质量,这体现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期间首次召开全国城镇化会议。 材料一材料二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据统计,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这对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形成巨大需求。加快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第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同时,城镇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解析:第(1)问,概括图表信息,根据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概括。图表反映的是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指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看出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2)问,回答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要紧扣材料内容,从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角度展开分析。答案:(1)1985年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拉大;应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让更多居民分享城镇化红利。 (2)有利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