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6136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新人教版必修1 【重点讲解】一、汉承秦制的含义以及主要表现1含义:两汉的政治制度在废除秦朝苛法的前提下,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并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完善与发展。2主要表现:皇帝制度,是承秦制继续实行,但又在秦朝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皇位世袭等制度。中央行政设三公,秦时即有,汉朝亦设,但到汉武帝时又形成了“中朝”决策机构,尚书令的权力日显重要。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东汉光武帝时进一步剥夺三公权限,扩大尚书台的权力,“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这些又是与秦时不同的。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二、汉至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承秦制”,有所变化:汉武帝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演化为执行机构,被称为“外朝”。(2)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既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立的六部,则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使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3)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三省六部有名无实,设“二府”(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盐铁、度支、户部)削弱相权;后又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相权。“杯酒释兵权”后,枢密院与三衙相互牵制。(4)元朝:废三省,行一省制中书省,内置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六部归其下;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汉初郡、国制并行,“七国之乱”后王国开始削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王国名存实亡。汉武帝分全国为13州,设刺史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成为州郡县三级制。(2)唐代:沿用隋朝州县两级制,唐太宗又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成州县之上行政实体。唐中后期,地方军镇节度使越设越多,发展成藩镇割据局面。(3)宋代: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察,削减节度使权力,避免了唐五代以来武人割据、地方官权力过大的问题。地方财赋除自留小部分,其余转运中央或指定地点,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将唐的“道”改为“路”,设平级四个机构,分掌军政财政司法和市场等事。它们互不统属,各自直接对中央负责。这有利于防止地方官独揽大权,因而强化了中央集权。(4)元代:创立实行行省制度,在地方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特点(1)在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2)在中央政权中,皇帝制度不断加强;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君权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相权不断被削弱。(3)在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中,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中央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严格控制地方政权,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中央集权不断加强。(4)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4影响(1)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和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2)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行政效率低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难点分析】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选官用人是国之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中兴以人才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国古代选官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战国时,“世卿世禄”制逐渐废除,官吏的选举发生了根本变化。秦在统一之前,“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而且还可以交互使用。以后,我国古代官吏选用又分别出现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滥觞的科举制。这些选官用人制度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表现出各种弊端。1汉朝的察举制: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汉朝发展了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等内容。 B察举制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它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东汉时,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察举主要根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2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3科举制的创立和演变 (1)隋朝科举制的创立:背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无法继续执行下去。形成: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完善;唐朝建立,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了定制。评价: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扩大了官吏来源,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3)北宋科举制度的发展:发展;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又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评价: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4)明朝的八股取士: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考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释经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这种文体呆板乏味,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5)科举制度的废除: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巨变,封建的科举制度早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学法导航】1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2运用图表法加强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形成本课的知识框架与结构。3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掌握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我们应该以时间为线索,建立纵向的联系,将各朝代的政治制度的史实建立有效的结构,理清脉络,推移顺序,在变化发展中总结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提高分析问题的历史洞察力。【易混知识】一、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比较1相同点(1)都对古代社会产生过深远影响的中央行政制度。(2)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的表现。2不同点(1)时代不同:前者确立于秦,盛行于汉;后者确立与隋,盛行于唐。(2)内部结构不同:前者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其中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皇帝的家政、国政混为一谈;后者则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行政机构。(3)丞相的组成和地位不同:前者中的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后者由于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从而加强了皇权。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再到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和军机处,反映出古代相权削弱,皇权加强的发展趋势。二、汉武帝和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措施的比较1相同点:在中央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皇权;在地方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2不同点:在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决策机构来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则是通过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宰相权力。在地方,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和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是将地方的精兵、财权、行政权都收归中央。三、西汉初期的王国问题与唐及以后的藩镇割据 1原因(1)相同点:中国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地方割据势力恶性膨胀;中央力量遭到削弱;无力控制地方割据势力。(2)不同点:西汉初年,刘邦铲除了异姓王,但又分封了一些同姓子弟作诸侯王,企图借此确保刘家天下,形成王国问题。安史之乱期间和平叛之后,各地节度使乘机扩大地盘和军队,形成了藩镇割据。2影响(1)相同点:王国问题和藩镇割据的形成,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巩固,形成了“枝强干弱”的局面,并破坏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妨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给人民带来灾难。(2)不同点:王国问题历时较短,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而藩镇割据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不断争战,使唐朝后期政局更为混乱。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使人民蒙受了更大的灾难。3解决方法(1)相同点:西汉和北宋都通过自上而下削夺地方势力,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的权力。(2)不同点:西汉政府是通过平叛战争和“推恩令”等形式逐步地削夺地方权力;北宋政府是通过统一战争和“杯酒释兵权”削夺地方权力。4认识:当中央集权不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分裂割据,妨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当中央集权强有力的时候,则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秩序的安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四、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各朝都产生重大影响。2不同点(1)时代不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郡县制和行省制度是封建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行省制度确立并盛行于元朝。(2)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3)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小资料】西汉七国之乱吴楚“七国之乱”是以刘邦之侄吴王刘濞为首发动的一次同姓王联合大叛乱。参与叛乱的七国的国王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吴王刘濞为这次叛乱的主谋。刘濞蓄谋叛乱为时已久。这场变乱导火线是,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景帝和晁错认为吴王刘濞有罪,趁机欲削他的会稽和豫章两郡。刘濞就乘机串通楚、赵、胶西、胶东、菑川、济南六国的诸侯王,发动了联合叛乱。刘濞发兵二十万,号称五十万,为主力。同时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用“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举兵西向。叛军顺利地打到河南东部。景帝因此很惶恐,先从袁盎议杀了晁错,想满足他们“清君侧”要求换取他们退兵,但晁错已死,叛军不退,还公开声言要夺皇位。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至此时,景帝才决心以武力进行镇压。他命太尉条侯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率三十六将军,以奇兵断绝了叛军的粮道,只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大破叛军。刘濞逃到东瓯,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七国之乱的平定和诸侯王权力的削弱,沉重地打击了分裂割据势力,在制度上,基本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时所产生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汉高祖分封子弟为大国所引起的矛盾,并为汉武帝以“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七国之乱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王国势力威胁基本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也在一定程度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同步训练】1阅读中国某时期的一幅历史地图。与此图所反映的历史现实相符的是A西汉时期监察区的划分 B汉初采取了郡县制与封国制C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情况 D唐朝时在边境设置军镇的情况2. 西汉初年实行封国制,与先前的西周分封制相比较 A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是帝王分封子弟镇守一方C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3.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的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 B唐代宰相轮流坐庄C宰相权力不断集中 D宰相权力走向分散4. 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下列关于该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分散相权以加强皇权 形成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 有利于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被后世历朝沿袭 A B C D5.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6.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曾问臣下:“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宋太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北宋军队庞大,军费开支过多 B藩镇拥兵自重,混战割据不息C辽、西夏屡屡进攻,战争频仍 D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7.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 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 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8. 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了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9.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材料二:三省制由于三省分职,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不免各执己见,争执不下,浪费时间。于是,唐太宗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便于宰相合议军国大事。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开始只有三省长官,后来又陆续增加了一些官员,以“参知政事”等名义参决朝政,这些人也是宰相。政事堂的创立,增强了三省制的功能。材料三:宋朝对地方采取极端限制的措施,“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这种运行机制虽然可以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请回答:(1)宰相名称始于何时?它与秦朝的丞相有何不同?(2)唐朝和宋朝为了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各采取了哪些措施?(3)唐朝和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特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与答案】1B 此题关键是从图片中提出有效信息,不能遗漏,仔细观察地图可看到既有郡县又有封国。2. A 我国从战国时期开始进入到封建社会,C项是错误的。西周分封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但西汉封国制是自上而下解决的,D项是错误的。A与B项都正确,但A包含B。3. D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这样就改变了汉代宰相权力相对集中的现象。4. D 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在历史上比较多,这个制度开创了中央集权下的中央管理体制。但它没有减少中央政令的失误,封建集权下的中央政令主要来源于皇帝。5B 唐朝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之下设六部。6B 抓住“欲息天下之兵”进行解答。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安史之乱后,节度使的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成为后来统治者急需要解决的问题。7A 结合引文,回忆所学知识,宋代收权的主观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地方办事效率。8. B 行省制度是地方制度,显然与A、D两项职能、性质不符,不可能存在继承关系,排除A、D两项;比较B、C两项,B项的职能与行省制相似,存在继承关系。9D 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进行解答。10.(1)战国。宰相一般只是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秦朝的丞相是正式官名,地位很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并设政事堂。北宋:在中央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权力;在地方削弱节度使的权力,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将专权。(3)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宋:严格控制地方,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影响了地方政权的工作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