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1059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VI)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地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这表明A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B哲学社会科学是“科学之科学”C真正的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3、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渐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4、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不正确的是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C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产生的 D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5、观点一:美学中的“移情”说法人们高兴的时候,就仿佛觉得太阳在笑,青松在招手,花儿在点头;悲伤的时候,又觉得雨如泪,风如烟。观点二: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两种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哲学派别,划分它们的标准A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的不同理解 D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6、中国古代哲学家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从哲学流派来分析,下列观点与他相对立的是A理在物先,理在事先 B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 D天地合气,万物自生7、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存在就是被感知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 B C D8、下边漫画中“自降一辈”的寓意,从哲学上看属于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标志在于它具有 A客观性 B矛盾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B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康德的自然史和天体论 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1、你总是仰望别人的生活,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谁的生活值得羡慕。就像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纹理的树叶,你的生活别人不能复制,别人的生活也未必适合你。材料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A.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间题,切忌盲目攀比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汲取别人经验才能进步C.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 13、“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属于何种观点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主观唯心主义 C.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形而上学的不变论14下列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物质就是各种各样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物质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A B C D15、近年来,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求,大搞知识教育、“神童”教育,幼儿园“小学化”趋向愈演愈烈。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其错误在于没有看到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C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根本属性是_。A主观能动性 运动 B. 相对独立性 联系 C客观实在性 联系 D客观实在性 运动17、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等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式 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 人口因素A. B. C. D.18、“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邯邰镇变成了现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所不能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19、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战胜韩国棋王李世石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识后将会取代人类,这一观点A否认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 B承认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C承认人工智能是物质的反映 D否认人工智能是人脑的产物20、“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名第一,成为xx年全民流行语。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改善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从哲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行语来自于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1、看右图漫画,有人认为画中是一个花瓶,有人认为画中是两个人的侧面。由此可见A.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D. 意识对于人体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2、美国纽约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新年的方式,人们直接把成绩单、银行账单,或者把不开心的事情写在卡片上,投入时代广场上的巨大粉碎机里粉碎,从而以崭新的心情迎接新年。该做法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虚幻的反映体现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承认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A B C D23、身边人每天跟我们说很多话,有我们愿意听的,也有觉得烦的。我们的思维有时像一个漏斗,倾向于接受那些比较符合自己观点的语言,而对很多不想接受的、想回避的,无意中就把它们忽略了。这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 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具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 B C D2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植物的根会伸向有水多肥的地层,枝叶会向阳光充足的地方伸展 铁生锈、岩石风化、滴水穿石我国古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狐狸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外物掩盖自己的行踪A B C D25、xx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决定自xx年起调整招生政策,高校不再直接招收儿科专业的本科生。然而,“二孩”政策的出台,使“儿科医生荒”更加凸显。为此,2016年2月2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两部门宣布,将采取多项措施,恢复儿科专业本科生招生。这一招生政策的变化说明真理具有客观性,发现真理依靠客观的实践 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着的,导致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是具体的,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实践过程中可以促进谬误与真理的相互转化A B. C. D. 26、右面漫画中“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 A是正确的,看到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B是正确的,看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 C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 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27、“如果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如果你想了解砒霜是否有毒,也必须要亲口尝一尝才知道。”这一说法 A否认亲身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 B否认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取认识 C否认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否认人们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28、为了顺应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新形势,优化我国人口结构,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主要表明实践具有A.客观实在性 B.主观随意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29、下列对于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B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 C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D真理和谬误往往没有界限3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 A.实践观 真理观B.发展观 矛盾观 C.创新 联系观 D.联系观 发展观31、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强调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唯物辩证法根据是部分的性质和功能受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的制约 整体中各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同等重要A. B. C. D. 32、据报道,老年痴呆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专家警告:“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这告诉我们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B事物之间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33、人生之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生命之中,最美丽的不一定适合我们,适合我们的一定是最美丽的。上述人生感悟启示我们联系是客观的,人生历程中的联系不能够调整 联系是多样的,应该建立有利于人生的新联系联系是必然的,要排除人生历程中的偶然联系 联系是有条件的,要把握人生历程中联系的条件A B C D34、无需WiFi 信号,点一盏LED灯就能上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院传出好消息,一种利用屋内可见光传输网络信号的国际前沿通讯技术在实验室成功实现。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接入一盏1W的LED灯珠,灯光下的4台电脑即可上网,最高速率可达3.25G,平均上网速率达到150M,堪称世界最快的“灯光上网” 。10台样机亮相上海工业博览会。这说明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呈现着“人化” 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人们的创造性研究是“灯光上网”成功的前提A B C. D35、现在,“星座”这个词在中学生中很是时髦。在某些校园里,星座运程已成为一些中学生行动指南,把考试、情感、工作等,这一切的未知数都和星座、运气挂钩。从哲学上看,把考试、情感、工作等和星座、运气挂钩的观点( )A承认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B看到了人类社会的构成是多层次的C肯定了事物的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影响D用虚构的主观联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36、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D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37、目前,公共自行车已越来越被市民所认可和接受。与汽车相比,自行车曾被认为是经济落后时代的象征。在绿色浪潮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的方式助推自行车出行。出行方式的这种“倒退”表明A事物发展并不总是向前的 B时间的推移能够让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C事物发展总是循环往复的 D出行方式的回归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变化38、高三学生高考备考进入冲刺阶段,应该常用毛主席人民解 放军占领南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 句中的哲理激励自己。下列成语能获得相同哲理激励的有 造顶之石,不惜肩扛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绳据木断,水滴石穿铸鼎将成,必足薪炭A B C D39、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一般来说,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导致产品价格上升;要考虑经济性,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分析产品的性价比,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启示我们,企业确定一个好的平衡点所运用的哲学方法是A一点论 B重点论 C唯物论 D两点论40、“童年是一场梦;少年是一幅画;靑年是一首诗;壮年是一部小说;中年是一篇散文;老年是一套哲学。”这段话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是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C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D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1、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要树立创新精神,就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 敢于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 B C D42、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教育需要导师;但是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自行上网查找所需学习的内容,网络却在“倒”师。这种从导师到“倒”师的变化,要求我们勇于寻找新思路,抛弃传统 注意研究新情况,改变教育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坚持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 敢于在实践中创新,实现教育的“自我”超越A B C D43、“别因为落了一根牛毛,就把一锅奶油倒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事业毁掉。”这句俗语的哲学启示是 A.要树立创新意识 B.要树立辩证否定观 C.要反对唯心主义 D.要克服唯意志论44、“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这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对此,我们应该 避免使用手机,防止矛盾的激化 适度地使用手机,防止矛盾转化辩证否定手机功能的使用和拓展 创新手机的功能,消除手机弊端A B C D45、“微课”是一种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学生网络在线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为主要手段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微课”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自己不懂的知识,成为学习的主角,学习方式有了转变,学习能力大为增强。从哲学上看,“微课”的运用( )是对传统课堂的完全颠覆 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证否定体现了创新不仅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也是外在因素的否定 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A B C D46、某同学在学习矛盾观的时候,就右侧漫画大胆地向政治老师提出一个质疑:“为什么不 敢烧?假如长期被挂在悬崖上会被饿死,或者假如悬崖下放置了厚海绵或者弹力床等东 西”老师指出了他的假设的合理性,并表扬他的质疑精神。 这位同学质疑的合理性在于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结的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革命批判精神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革命批判精神A B C D47、xx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为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开拓经济发展新空间,打造经济发展新机制,必须正确处理“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为推进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下列关于“破”与“立”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破”与“立”存在共同的基础和元素,因此要做到“立”中有“破”“破”与“立”互为前提和条件,因此要做到“破”和“立”的均衡发展“破”与“立”存在互相反对、互相限制的关系,因此要“破”和“立”并举“破”与“立”存在着由此达彼的贯通性,因此要顺应“破”和“立”的转化A. B. C. D.48、下列典故中体现创新意识的是曹冲称象 田忌赛马 愚公移山 庖丁解牛 A B C D49、下面漫画说明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不可分割矛盾的斗争性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的斗争性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A. B. C. D.50、“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这句网络用语说明社会发展没有规律,人生无常 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思想反映了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是一种方法论A. B. C. D.二、综合题(50 分)、 51、(16分)“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52、(16分)随着工业互联网崛起,物联网3.0时代悄然来临,传感器产业链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物联网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7.2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大数据及云计算也将真正体现其高附加值,物联网还将在可穿戴、智慧城市和工业4.0中大放异彩。物联网是创新的成果,物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要以不断创新为动力。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创新作用的知识,分析如何促进物联网的发展。53、(12分)材料: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改革。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结合材料,简述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是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的。 54.请从哲学方法论角度写两条建议:怎样提高自己的弱科成绩?(6分)高二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 BADD 6-10、D BACA 11-15DBACA 16-20. DCDAC 21-25.ADABB 26-30.DBCCD 31-35.ABBBD36-40、CDDDC 41-45CDBAD 46-50CBACB 49、C【50、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把人生看成悲剧或喜剧,属于世界观,不是方法论,人生既可以看成悲剧也可以看成喜剧,人生这一事物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正确,不合题意;社会发展遵循其基本规律,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51、(16分)物质决定意识。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国情,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传承我国优秀的养老传统,又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验。(4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解决养老问题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发展养老服务业,统筹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4分)意识具有能动性,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解决养老问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学习西方养老的经验,不能固守传统养老模式。(4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解决养老问题必须立足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设问指向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的具体措施。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即唯物论与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其次,需要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找出关键性语句来进行准确的知识定位。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增加,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重冲击”,启示我们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角度去分析说明;材料中“解决我国养老问题既要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又要解放思想,学习西方养老的经验”,可从意识的能动作用或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去分析说明;解决养老问题不能一蹴而就,要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另外,学生还可从尊重客观规律,统筹发展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业方面去分析说明。考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52、(16分)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关主体应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加强物联网的核心和关键技术的创新;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根据物联网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部分和环节; 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不断发现和建立新的联系并拓展物联网的应用范围。53(12分)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料强调“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就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要注意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强调“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改革”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材料强调“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就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优化的趋向。54.(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