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三).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60751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政治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二政治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政治3.5.2文化创新的途径同步练习(新人教必修三)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新华网载文指出,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的伟大实践,从波澜壮阔的现实中汲取养分,不断实现文化的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A立足于社会实践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C积极汲取世界文化精华D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区别“根本途径”与“基本途径”。B、C、D三项说法均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只有A项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选A。2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但“愚孝”也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传统文化()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C对其加以融合 D全盘抛弃答案A解析对待传统文化是一个批判继承的过程,是“扬弃”。因此A项应选,B、C、D三项说法错误。3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创新()A来源于社会实践B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C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D具有民族特色答案B解析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观点错误。4既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的是()A文化多样性 B文化的融合、借鉴C文化的排斥 D文化之间的竞争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认识,只有A项符合题意。5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这是因为()A外来文化是脱离实际的B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没有共性,是无法融合的C中华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先进D只有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中华文化才能永葆生命力,提升竞争力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错误的。外来文化也有它产生的社会基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虽然有本质的区别,但也有共性。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在汲取西方文化精华中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不同的文化各有特色,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以先进与落后来判断,这也是不同文化需要相互学习、借鉴的原因。6我们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那么在文化发展上应反对()守旧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A BC D答案B解析不符合题干,因为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则是必须要反对的错误倾向,故选B。中国传统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鲜明的个性。京剧是我国戏曲之大成,被称之为中国的戏剧“国粹”。据此回答78题。7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是京剧的特色。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一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个性和特性的标识体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在实践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A BC D答案C解析说法错误,民族文化的特性不会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排除。8京剧是通过不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它艺术形式的特长丰富发展起来的。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全面吸收各种艺术的特色B不断推陈出新、博采其它艺术精华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保持传统艺术不受其他艺术的冲击答案B解析吸收其他精华即博采众长不断发展,选B。二、非选择题920世纪50年代,我国音乐学院的学生练习曲目大多是外国音乐家的作品。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拉小提琴的一些年轻人,决心创作出中国人自己的作品。他们以发展民族音乐为使命,创作出了感动世界的经典曲目梁祝。这首中西乐器相互渗透的协奏曲,展现了中华文化鲜明的风格和特点,成为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在国内,它能走进不同时代听众的心灵;在国外,它是中国的文化符号和情感符号(1)梁祝成功的关键是什么?(2)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上述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答案(1)梁祝之所以能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了文化创新。在内容及形式上积极借鉴和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博采众长,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2)首先,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体现时代精神;其次,要继承传统,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再次,进行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发展本民族文化。解析本题以梁祝的创作由来为背景,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首先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梁祝是中西乐器相互渗透,是通过文化融合实现文化创新的艺术典范,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多种途径。文化创新既要立足于实践,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B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C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D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消除文化差别的需要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对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所以A、B正确;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说明文化交流对文化创新的作用,C正确。故选D。2中医药学体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今天仍然在为维护人类健康发展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医现代化”的口号下,有人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可见,失去了传统文化依托的中医,就如同离开土壤的大树,只有枯萎和死亡。这说明()A中医药学不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B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C弘扬中医药文化不需要体现时代精神D中医药学要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答案B解析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把盲目改造中医传统、简单模仿西医当成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实际上是犯了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3中华文化的神奇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前来学习、研究。中国每年也有大量留学生到世界各地求学,学习外国技术、管理经验等。这说明()A文化是无国界、无阶级性的B在文化方面应毫无保留地进行交流,从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D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答案C解析A项错误,文化无国界是对的,但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认为毫无保留地进行文化交流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4雕塑艺术在创新中发展,不仅表现为雕塑技艺更加纯熟,表现力日益突出,而且体现在用于雕塑的材质范围日益扩大,从最早的石雕开始,逐渐出现了玉雕、竹雕、牙雕、沙雕、果核雕刻、头发雕刻、冰雕这说明了()A文化继承 B文化发展C文化消亡 D文化继承、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文化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就是既继承又发展,二者不可偏废,故D项正确。A、B两项说法片面,C项说法错误,舍去。5俄国革命胜利后出现的“无产阶级文化派”宣称,“无产阶级是未来的创造者,不是过去的继承者”,因此要“把资产阶级文化作为一堆废物扔掉”,去“创造自己特殊的文化”。主张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文化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这一思潮,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依然盛行。“无产阶级文化派”是()A具有革命性质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新的主张B一种非此即彼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C守旧主义的非科学的思想观念D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答案D解析“无产阶级文化派”全盘否定历史,主张一切重来,对传统文化不是去其糟粕、吸收精华,这是一种典型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故D项应选;A项表述不科学;B项与题意有一致的地方,但当中D项更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不符。6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发展先进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指()A积极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B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C文化创新就是发展先进的生产力D发展先进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明确问题的指向是发展先进文化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能把发展先进文化换到就是文化创新。这样就容易选择了。二千多年来,中国文化常常要面对其他文化。在文化与文化的相遇中,“见贤思齐”是我们的理念。据此回答78题。7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交流崇尚“见贤思齐”,这就要求我们()A用优秀民族的文化改造本民族的文化B依照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发展本民族文化C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D善于学习和借鉴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答案D解析文化交流见贤思齐即学习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选D。8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A BC 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中应注意的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二、非选择题9美国著名学者享廷顿在文化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说:有些国家领导人有时企图拋弃本国的文化遗产,使自己国家的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然而迄今为止,他们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自己的国家成为精神分裂和无所适从的国家。(1)这段话说明从文化创新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2)不同民族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是一种怎样的过程?答案(1)这段话主要说明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才能真正实现本民族的文化创新。(2)文化交流、借监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借监,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