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316066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闽侯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闽侯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闽侯县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B5,6,11C1,2,3D5,6,102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3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出6条对角线,则多边形的边数是()A7B8C9D104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BSASCAASDASA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A12B12或15C15D15或186如图所示,若ABEACF,且AB=5,AE=3,则EC的长为()A2B3C5D2.57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9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Q5BPQ5CPQ5DPQ510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1=2;BE=CF;ACNABM;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度12小明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1的度数为13如图,已知AB=BD那么添加一个条件后,可判定ABCADC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5如图,A+B+C+D+E+F=16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中线,BE是ABD中AD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24,则ABE的面积是17如图,1=2,3=4,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对18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米三、解答题(满分64分)19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完成下列画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BAC的平分线AD;(2)AC边上的中线BE;(3)AC边上的高BF20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20,C=80,求EAD的度数21如图,已知AB=AD,AC=AE,1=2,求证:BC=DE22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BE=CF,ABDE,ACB=F求证:AC=DF23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AE=CF,求证:ABCD24已知:如图,AB=AC,PB=PC,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证明:PD=PE25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26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请写出DE、AD、BE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4,8B5,6,11C1,2,3D5,6,10【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得A中,3+4=78,不能组成三角形;B中,5+6=11,不能组成三角形;C中,1+2=3,不能够组成三角形;D中,5+6=1110,能组成三角形故选D2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长方形C直角三角形D平行四边形【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可得四个选项中只有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C3过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引出6条对角线,则多边形的边数是()A7B8C9D10【考点】多边形的对角线【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是x,根据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可得x3=6,再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多边形的边数是x,由题意得:x3=6,解得:x=9,故选:C4如图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ASSSBSASCAASDASA【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图象,三角形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根据“角边角”画出【解答】解:根据题意,三角形的两角和它们的夹边是完整的,所以可以利用“角边角”定理作出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故选D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等于()A12B12或15C15D15或18【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由于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没有直接告诉哪一条是腰,哪一条是底边,所以有两种情况,分别利用三角形的周长的定义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6,当腰为6时,三角形的周长为:6+6+3=15;当腰为3时,3+3=6,三角形不成立;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5故选C6如图所示,若ABEACF,且AB=5,AE=3,则EC的长为()A2B3C5D2.5【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析】已知ABEAC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求得AC的长,即可得到EC的长【解答】解:ABEACF,AB=5,AC=AB=5,AE=3,EC=ACAE=53=2故选A7如图,已知ABC的六个元素,则下列甲、乙、丙三个三角形中和ABC全等的图形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甲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判断方法,乙可运用SAS判定全等,丙可运用AAS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解答】解:由图形可知,甲有一边一角,不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乙有两边及其夹角,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丙得出两角及其一角对边,能判断两三角形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乙丙正确故选: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等三角形是指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B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相等C全等三角形是指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全等三角形【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分析】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即可求解【解答】解:A、全等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但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B、全等三角形是指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则全等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一定相等,故B正确;C、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但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全等三角形故该选项错误;D、两个等边三角形,形状相同,但不一定能完全重合,不一定全等故错误故选B9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PQ5BPQ5CPQ5DPQ5【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分析】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点P到OB的距离为5,再根据垂线段最短解答【解答】解:点P在AOB的平分线上,点P到OA边的距离等于5,点P到OB的距离为5,点Q是OB边上的任意一点,PQ5故选A10如图E=F=90,B=C,AE=AF,给出下列结论:1=2;BE=CF;ACNABM;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1个B2个C3个D4个【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EAB=FAC,即可判断;根据AAS证EABFAC,即可判断;推出AC=AB,根据ASA即可证出;不能推出CD和DN所在的三角形全等,也不能用其它方法证出CD=DN【解答】解:E=F=90,B=C,E+B+EAB=180,F+C+FAC=180,EAB=FAC,EABCAB=FACCAB,即1=2,正确;在EAB和FAC中,EABFAC,BE=CF,AC=AB,正确;在ACN和ABM中,ACNABM,正确;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N,错误;正确的结论有3个,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在ABC中,已知A=30,B=70,则C的度数是8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知【解答】解:C=180AB=80故答案为:8012小明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则1的度数为75【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先求出2=45,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图可知,2=9045=45,1=45+30=75故答案为:7513如图,已知AB=BD那么添加一个条件BC=CD后,可判定ABCADC【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条件是BC=DC,根据SSS推出即可,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解答】解:条件是BC=DC,理由是:在ABC和ADC中ABCADC(SSS),故答案为:BC=CD14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3倍少18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7【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n2)180与外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3360180,解得n=7故答案为:715如图,A+B+C+D+E+F=360【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在图形中的四个三角形中,分别利用内角和定理列出关系式,整理即可求出所求【解答】解:在ABI,GEF与PDC中,A+B+AIB=180,EFG+E+F=180,D+DPC+C=180,A+B+AIB+EFG+E+F+D+DPC+C=540,GPI中,PGI+GIP+GPI=180,A+B+C+D+E+F=360,故答案为:36016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中线,BE是ABD中AD边上的中线,若ABC的面积是24,则ABE的面积是6【考点】三角形的面积【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出面积比,即可解答【解答】解:AD是BC上的中线,SABD=SACD=SABC,BE是ABD中AD边上的中线,SABE=SBED=SABD,SABE=SABC,ABC的面积是24,SABE=24=6故答案为:617如图,1=2,3=4,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6对【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图中共有5对全等三角形,分别为ADFCDF,ADFCDF,AEDCED,ABFCBF,ABDCBD均可以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解答】解:连接AC,1=2,BD=BD,3=4,ABDCBD(ASA),AB=BC,1=2,BE=BE,ABECBE,(SAS),3=4,ADFCDF,同理,AEDCED,ABFCBF,ABDCBDAEFCEF 所以共有6对故答案为:618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了120米【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由题意可知小亮所走的路线为一个正多边形,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6030=12,他需要走12次才会回到原来的起点,即一共走了1210=120米故答案为:120三、解答题(满分64分)19如图,在ABC中,BAC是钝角,完成下列画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BAC的平分线AD;(2)AC边上的中线BE;(3)AC边上的高BF【考点】作图复杂作图【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作法得出即可;(2)首先作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得出E为中点,进而得出中线;(3)延长CA,进而过点B作BFCA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AD即为所求;(2)如图所示:BE即为所求;(3)如图所示:BF即为所求20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20,C=80,求EAD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B=20,C=70,根据内角和定理得BAC=180BC=9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BAE=BAC=45,根据ADBC得BAD=90B=70,利用EAD=BADBAE求解【解答】解:B=20,C=70,在ABC中,BAC=180BC=90,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E=BAC=45,又ADBC,BAD=90B=70,EAD=BADBAE=7045=2521如图,已知AB=AD,AC=AE,1=2,求证:BC=D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1=2根据等式的性质就可以得出BAC=DAE就可以得出BACDAE,就可以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2,1+EAC=2+EAC,BAC=DAE在BAC和DAE中,BACDAE(SAS),BC=DE22如图,已知点E、C在线段BF上,BE=CF,ABDE,ACB=F求证:AC=D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因为ABDE,所以ABC=DEF,又因为BE=CF,ACB=F,则ABCDEF,故AC=DF【解答】证明:ABED,ABC=DEFBE=CF,BC=EF又ACB=F,ABCDEFAC=DF23如图,AB=CD,DEAC,BFAC,E,F是垂足,AE=CF,求证:ABCD【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判定【分析】欲证明ABCD,只需证得C=D,所以通过RtABFRtCDE(HL)证得C=D即可【解答】证明:如图,AE=CF,AE+EF=CF+EF,即AF=EC又BFAC,DEAC,AFB=CED=90在RtABF与RtCDE中,RtABFRtCDE(HL),C=D,ABCD24已知:如图,AB=AC,PB=PC,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证明:PD=PE【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连接AP,利用“SSS”证明ABPACP,得出PAB=PAC,再利用“AAS”定理证明APDAEP,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证明即可【解答】证明:如图:连接AP,在ABP和ACP中,ABPACP,PAB=PAC,PDAB,PEAC,ADP=AEP=90,在APD和AEP中,APDAEP,PD=PE25如图:在ABC中,BE、CF分别是AC、AB两边上的高,在BE上截取BD=AC,在CF的延长线上截取CG=AB,连接AD、AG(1)求证:AD=AG;(2)AD与AG的位置关系如何,请说明理由【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BE垂直于AC,CF垂直于AB,利用垂直的定义得HFB=HEC,由得对顶角相等得BHF=CHE,所以ABD=ACG再由AB=CG,BD=AC,利用SAS可得出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G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AD=AG,(2)利用全等得出ADB=GAC,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得到ADB=AED+DAE,又GAC=GAD+DAE,利用等量代换可得出AED=GAD=90,即AG与AD垂直【解答】(1)证明:BEAC,CFAB,HFB=HEC=90,又BHF=CHE,ABD=ACG,在ABD和GCA中,ABDGCA(SAS),AD=G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位置关系是ADGA,理由为:ABDGCA,ADB=GAC,又ADB=AED+DAE,GAC=GAD+DAE,AED=GAD=90,ADGA26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请写出DE、AD、BE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由垂直得ADC=BEC=90,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得:DAC=BCE,因此根据AAS可以证明)ADCCEB,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得结论;(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AS推知ACDCBE,然后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图形中线段间的和差关系以及等量代换证得DE+BE=AD;(3)DE、AD、BE具有的等量关系为:DE=BEAD(或AD=BEDE,BE=AD+DE等)证明的方法与(2)相同【解答】证明:(1)如图1,ADMN,BEMN,ADC=BEC=90,DAC+ACD=90,ACB=90,ACD+BCE=90,DAC=BCE,在ADC和CEB中,ADCCEB;DC=BE,AD=EC,DE=DC+EC,DE=BE+AD(2)解:DE+BE=AD理由如下:如图2,ACB=90,ACD+BCE=90又ADMN于点D,ACD+CAD=90,CAD=BCE在ACD和CBE中,ACDCBE(AAS),CD=BE,AD=CE,DE+BE=DE+CD=EC=AD,即DE+BE=AD(3)解:DE=BEAD(或AD=BEDE,BE=AD+DE等)理由如下:如图3,易证得ADCCEB,AD=CE,DC=BE,DE=CDCE=BEAD,即DE=BEAD2017年3月6日第26页(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