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口语训练》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3155570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口语训练》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育口语训练》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育口语训练》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口语训练,教师:陈晓丹 班级:幼二,一、批评语,批评语是教育口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批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否定,目的在于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良莠。批评语虽然是一种教育手段,但使用不当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因此,教师应非常注意批评的策略,以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打击学生的自尊心。 批评应表达教师鲜明的爱憎立场和是非观念,其基点重在建立未来的改进而不是追究过去的错误基础上。具体来说,使用批评语应注意如下几点: 1建立确凿的事实基础,指向性明确。 2.树立诚恳的态度,自我应开放。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思考自己为什么遭受批评的理由。,3.把握语调的分寸,尊重学生人格。因批评对象有不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语调在严厉中应富有变化,不可一味苛责,否则学生极易产生消极的挫败感。 4.注重批评的实效,引导学生完善。批评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并非教育的目的,运用批评的手段是为了使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更快地进步,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在提出明确中肯的批评让学生心服口服的同时,还需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机会。,【示例】,快到中午放学的时候,一位家长来到周老师教室门外,示意周老师,想跟周老师说点什么,样子很着急。周老师走出教室前告诉同学们做好放学准备,不要说话。周老师暂时处理完和这位家长的事,回到教室,有同学告诉周老师,小慧和小亮说话了。其实,周老师在教室外面也听到有人说话,并且分辨出了说话者。周老师让大家放学,却将小慧和小亮留了下来。 师:我知道我可以信任你们俩,请告诉我,我不在教室的时候,有人在教室里说话吗? 慧:(镇定地摆弄自己的小辫)噢,没有,周老师。我们收拾东西准备放学,没有人说话。 师:(看着小慧的眼睛)你确定吗? 慧:噢,是的,周老师,我从不撒谎,从不在你面前撒谎不。你说是不是,小亮?,亮:没有人说话! 师:(沉下脸来)好吧,跟你们说实话,我刚才在教室外面听见你们俩都说话了! 亮:(不好意思)对不起,周老师,我是说话了。 师:好,感谢小亮说实话。小亮,你可以走了。 慧:(立刻改口)周老师,对不起,我也说话了,我现在也可以走了吗? 师:不行!你刚才斩钉截铁告诉我你没有说话,你不会撒谎,很尊重我的样子,我看你怎么解释刚才的行动。 慧:(低下头,要流泪,有悔意) 师:我经常对你们说,即便讲实话会遇到一点小麻烦,但还是值得的。讲实话,说明你能分清是非。讲实话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尊重和信任应该伴随我们一身。我欣赏向我承认错误的态度,由于承认错误显示出来的诚实和勇气,有时甚至抵消了错误本身,老师可能还不会批评你们。记住,以后这种事情不要再犯了。,【点评】:,周老师抓住学生撒谎这件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将学生导向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整个处理过程贯穿了这一思想。在充分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两个学生区别对待,体现了教师的批评策略,听听学生怎么说,既是平等待人尊重学生的表现,又摸清了学生的思想脉络,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显示了教师的语言策略。,二、暗示语,教育口语中的暗示语,指的是教师不直接明白地表示他教育的意图,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言语让学生悟出教育意图,从而起到教育效果的口语形式。 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把重要的该说的部分故意隐藏起来,或说得不显露,却又能让听者明白说话者的意思;把教育意图巧借比喻、象征、模糊等手段予以包装,这种婉曲的表达方式是暗示语的特点。它用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醒、告诫、批评、点破、说服等教育场合。采用暗示语,能轻松呈现春风化雨的场面,既解开了思想疙瘩,又可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使用暗示语应注意: 1.暗示语需要曲表观点。含蓄、间接是暗示语的特点,教育者的观点是隐蔽的。因此,使用暗示语,“曲”的分寸把握应予以注意,不要让人听不出意旨,从而失去暗示语的作用。 2.暗示语需要巧避锋芒。使用暗示语,要注意使用含蓄的言辞,以免引起师生间不必要的冲突,尤其在批评的情境里。 3.注意字斟句酌,重视语言意义。有时使用暗示语,是为了侧面敲击学生的思想,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字斟句酌,避免伤害学生的面子;有时是为了提醒不觉悟的学生去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人和世界,要注意语言传递的信号功能,不能让听者迷惑。 4暗示语往往和语言的美化结合在一起,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杜绝粗俗,走上优雅。,【示例】,小芹在班里比别人整整大了1岁半,个子也比别的同学高一截,学习却比别人差。她十分怕事,只要是抛头露脸的场合,她总设法推脱躲避。以往学校举行以班为单位的歌咏比赛,她都不愿上场,这回又要比赛了,教师决定找她单独谈一谈。 师:(正在纸上画着什么)小芹,你来啦?过来,帮我参谋参谋。 芹:(怯怯地走近教师,发现教师要她“参谋”的是几幅图)这是什么图? 师:这是歌咏会的队型设计图。瞧!这一幅叫“孔雀开屏”,这一幅叫“粉蝶展翅”,这一幅像翻开的书卷,这幅像涌动的波浪;当然,也有女同学站前排、男同学站后排的“豆腐块” (两人同时大笑起来),师:你看,哪一种队形好看? 芹:(仔细看,不敢确定,许久,发觉教师仍在等待,只好说)我喜欢“孔雀开屏”。 师:(热情、欣喜地)好!咱们想到一块儿了,就排“孔雀开屏”!你看(用笔指着正中位置)这,就是你。这个位置最适合你,你个子高。你穿上五彩的连衣裙,戴上金色的孔雀头饰,排成孔雀尾羽的同学们簇拥着你。喏就这样(做了一个“孔雀望月”的动作),呵!太美了!你愿意为咱们班的集体荣誉出一把力吗? 芹:愿意。但是,我怕。 师:有我,有同学们呢。别怕! 芹:(激动地笑,点头),【点评 】,对内向胆怯的小芹,教师显然通过琢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的暗示策略,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是直接让小芹参加班级活动,还是巧妙诱导、暗示,在这个例子中有了很好的说明。他让小芹与他一起参与队形设计,一步一步,让这个总想置身于班级活动之外的女孩儿,情不自禁地最终参加到班级活动之中。选图案,渲染气氛消除小芹的紧张心理,暗示小芹扮演“孔雀头”侧面表达了教师希望小芹克服畏缩闭锁心理,参加到集体活动中去的教育愿望。教师借事、借机,结合小芹的个性所使用的暗示、鼓励,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三、说服语,说服,是指以一问题或行为为中心话题,运用充分理由给予论说,启发、引导对方,使之信服,促使其改变主张或行为的一种具有教育和劝导的口语形式,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的方法。说服语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讲述生动的事例,阐明正确的道理,影响、改变学生原来的观念和态度,引导其行为趋向预期目标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技巧,是说服是否奏效的重要因素。“说”,是循循善诱的“说”,“服”,是心服口服、心甘情愿的“服”,这就需要教师在说服教育对象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作先导,以理为基础进行说服,这样,学生才会产生心理认同,说服才会奏效。,使用说服语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不应声色俱厉,强迫学生接受教师的意见,做到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强迫命令。 2耐心诱导,找到说服的关键,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说服对策,适当调整说服技巧,方法应灵活多样。 3态度要诚恳、亲切、随和,语调要平稳、朴实,高低相宜。,【示例】,一个班的学生,缺少集体观念,全班散沙一盘。班主任为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费了不少心思。一次拔河比赛,拔河队员是临时凑的,也无拉拉队,比赛结果自然是输。赛后,学生们很沮丧。抓住学生普遍存在的好胜心理,班主任作了说服工作,以此为契机,将班集体重新凝聚起来。 师:同学们,拔河比赛,我们是输了还是赢了? 生:(齐答)输了。 师:不!我们赢了! 生:(不解,疑惑地互望) 师:谁说说我们为什么输了? 生甲:论个头和力气,我们班完全可以得第一。不信,一个一个来吧!但是 师:甲说得对,一个一个地比,我们完全可以得第一,可是我们却输了,输得很惨。很简单,我们上场的十六个队员的力量没有集合在一根绳子上,阵脚太乱,合力太小。,生乙:因为我们没有拉拉队,不能同时发力。 师:是啊,为什么别的班有拉拉队,而我们班却没有呢? 生:(持事不关己态度的学生低下头) 师:论个人实力,我们肯定会赢,但是论团结,论集体观念,我们就输惨了。就说这次拔河吧,有几位同学是自愿参加的? 接着教师以先进人物为榜样,阐述了个人和集体的依存关系,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听得很专注,不断点头称是。 师:拔河比赛是赛力气,更是赛团结,赛集体观念,事实上,在学习生活中,每做一件事都是在拔河,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同学们想过这个道理吗?这次拔河比赛我们是输了,但从失败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弱点,看清了我们赢的希望。在这一点上,大家说说,我们是赢了还是输了? 生:赢了!,【点评 】,这个例子中,教师说服学生的关键,在于他有机地抓住了学生普遍存在的好胜心理,以此作为突破口,在民主的氛围下,同学生一道展开讨论,分析拔河比赛是输是赢的原因。整个讨论始终沿着教师希望达到的方向前行,这和教师对教育时机的把握,对现场气氛的调动和“输”、“赢”辨证关系分析的言语技巧分不开。更重要的是,他以此点化开去,由拔河比赛,联系到学习生活中“每一件事都是在拔河,”“个人是离不开集体的”观点,很好地升华了教育主题,达到了有效的说服目的。,【技能训练】,用给出的教育口语方式,为下面的教育情境设计教育口语。 1.操场上正在上体育课,一只篮球飞快地滚进教室后门,坐后排的一位男生把球藏了起来,他以为老师没有看见,以后的课,这位男生上得三心二意,一会儿就要用脚扒拉一下球。(说服、暗示) 2.“我到学校来只是为了读书,并没有其他目的,我成绩不好可以惩罚我,但为什么一定要强迫我参加课外活动呢?”(沟通) 3.五年级学生曾航非常迷恋电子游戏,由此常常忘记做作业。他的老师找他谈话。(激励、说服) 4.班上有一个同学,平时表现比较散漫,学习不认真,在一次课外活动踢球时,又不慎将教室玻璃的门打碎了。(批评),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