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215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1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写道:西周社会“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小区域的世袭政长而兼地主。”这里描述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 郡县制 B. 分封制C. 宗法制D. 内外服制3.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B. 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形成完备体系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D. 世袭制度彼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4.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C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5明成祖时期若有大臣上奏言事,一般情况下,他的奏本上达皇帝的途径是A通政使司内阁皇帝 B通政使司军机处皇帝C通政使司丞相皇帝 D通政使司中书省皇帝6.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7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 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8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国家的A行政权 B外交权 C司法权 D立法权9.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分别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这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A议会都是两院制 B都是成熟的代议制 C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D都实行民主共和制10.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基本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议会有创意并制定法律之权 B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C 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D 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11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议会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12.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通过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确立了资本主义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是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C内阁对议会负责 D政府首脑对选民负责13.“当会议桌上发生争论时,德意志帝国的军官们总是在开口前把一把左轮手枪摆在桌面上。”“别的西方国家有一支军队,德意志的军队有一个国家。”这表明近代德国政治制度A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B专制主义思潮盛行C具有民主选举基础 D国会对政府有监督权14.“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对保守主义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开始确立 B选举中的高额财产限制被打破C议会开始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国家政权1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人来说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 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 B.清政府权力机构发生了变化C.清政府的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 D.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17.“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大英钦差大臣至在京师租赁地基或房屋,作为大臣等员公馆,大清官员亦宜协同襄办。待大英钦差公馆眷属、随员人等,或有越礼欺藐等情弊,该犯由地方官从严惩办。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1858年),天津”。上述材料表明A.华夷秩序的传统外交体制解体 B.列强控制北京,设立使馆区C.停止了外国领事的司法裁判权 D.于北京设租界,由各国共管18.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双亲大人膝下敬禀者:近来山东、青岛二问题均大失败,京津学界大为愤恨。而今,若不极力争之,则将一落千丈,吾国之无日矣!”该信件叙述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五卅运动20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 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 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2179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 B C D22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决定以中华民国纪元,如“民国八年”5月初,北京发生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民国34年中国历史大事应该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C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D新中国成立23. 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B继续维持国共合作 C争取和平民主建国 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24.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 B C D25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报道:“对西方而言,这一事件已是巨大灾难;对共产主义而言,这是自俄国革命以取得的最伟大胜利;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将意味着和平。”文中“这一事件”隐含着作者某种强烈的价值判断的是A中国赢得民族抗战伟大胜利 B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终胜利 D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26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7.某西方学者提出“巴黎公社的重要性不在于它取得了什么成就,而在于它预示的信息;作为一个象征它十分可怕,但作为事实则不然。”该学者认为巴黎公社A.将引发欧洲无产阶级革命潮流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28.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这一指示A.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 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 D.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29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 B C D 30.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 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 (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邦联制国家。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材料三:回溯中国近代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 (l)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8分) 32(20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英国 “全新的政体”是怎样确立的?作者为什么说它是“一种全新的政体”?和英国新制度相比,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用史实说明。(10分)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2)材料二中“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怎么理解的?(4分)材料三: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摘自中国政治文明史(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6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 CCABA CBDAC 1120 BAADA CADCA 21-30 DCACC CACAB二、非选择题 (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31(20分)(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分)(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的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也享有一定主权(或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和州政府都只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都自于宪法(或联邦法律至上)。(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3)突出成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4分)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举。(4分)32(20分)(1)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4分)原因:君主立宪制使议会成为权力中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2分,答 “从人治转向法治,”给1分)说明:三权分立,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2分)三个权力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总统可以对国会通过的法律行使否决权;国会可以23多数票再次通过被总统否决的议案;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违宪。(2分)(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2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分)(3)平反冤假错案;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发展完善人大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开展村民选举。(任3点,每点2分,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