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31)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202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31)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31)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31)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丰城中学xx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 语文试题 谢斌艳徐文清 xx.03.31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抗生素以前被称为抗菌素,事实上它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近年来通常将抗菌素改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病的抗生素除由此直接提取外;还有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通俗地讲,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 我国是滥用抗生素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超时或超量使用”等问题。人类在治疗疾病时使用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当这些细菌再次传染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最终就会使其对这种药物不再敏感。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份相关资料显示,中国国内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的占到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因此造成的肌体损伤以及病菌耐药性更是无法估量。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很多抗生素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抗生素的功效可以说是神奇的,说它们药到病除、起死回生,一点也不算夸张。正因如此,抗生素就成了临床各科医师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几十年来,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因此可以说,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然而,抗生素也会害人。特别是在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抗生素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有的还相当严重。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环丙沙星可有轻度的胃肠道副作用;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不少抗生素还可引起恼人的皮疹。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杀人。特别应当警惕的是,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者禁用。上面所说的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庆大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等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达到致人死命的严重程度。抗生素还有一种间接杀人的方式,即通过引起二重感染而杀死病人。 原来,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寄生着多种微生素的群体,称为菌群,菌群之间互相制约,维持着生态平衡的共生状态,谁也占不了优势,谁也不能脱离约束而无限制地生长繁殖,因而谁也起不了致病作用。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时,肠道内对这些抗生素敏感的菌群就被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药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引起二重感染的耐药菌往往是一些真菌,亦称霉菌。这种霉菌感染,如不及时大力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就有可能导致病人死亡。 怎么办?只有一句话:合理使用,切勿滥用。该用的时候,选用要准确,剂量、用药的持续时间要恰当,要熟悉并密切注意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一经发现,就要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抗生素不是万能药,不要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抗生素更非退烧药,不能一发烧,不问情由就先把抗生素用上。是否需要联合应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要经过周密的考虑。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药,有害无益。作为病家,也不要去向医生点用抗生素,不要以为药量愈大,品种愈多,效果就一定愈好。有时,会适得其反。只有合理使用,防止滥用,才能发挥抗生素的最大效用,才能避免极大的浪费,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的安全。 (摘自参考消息)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于治病的抗生素可能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可以直接提取,抗生素也可能是完全用人工合成或部分人工合成的一种物质。B抗生素使用不当例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会引起种种不良反应,甚至危及人的生命。C对青霉素过敏的病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的风险。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作皮肤过敏试验,有反应者就要禁用。D研究还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其中氯霉素一定会让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甚至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国抗生素的使用存在“不用对的,只用贵的;需要时用,不需要时也用;超时或超量使用;随便的、盲目的联合用”等问题。B人类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如果反复使用抗生素,最终会使这种药物不再起作用。C对抗生素敏感的菌群会被其抑制,而耐药的菌群则由于不能被抗生素抑制引起二重感染,某些真菌很顽固就是这个原因。D自从本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在各种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中,用抗生素救活的人不计其数,抗生素济世救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不随便使用抗生素。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就要按时按量服药,以维持药物在身体里的足够浓度,因为即便已经好转的病情也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B多数抗生素是处方药物,不要凭想当然到药店买药,而应有病先看医师,凭处方购药。既然抗生素有耐药性,为了增强抵抗力,我们以后不再使用抗生素了。C不任意服用抗生素,对家庭小药箱中储备的抗生素类药,可根据医生的建议服用,如果吃药仍无效,要么药加量,要么去输液。D不主动要求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是用来对付细菌的,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可以拒绝医师开抗菌药。一、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第4至第7题。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初,承宗令祖大寿筑宁远城,大寿度中朝不能远守,筑仅十一,且疏薄不中程。崇焕乃定规制: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督之,明年迄工,遂为关外重镇。桂,良将,而崇焕勤职,誓与城存亡;又善抚,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士。遭父忧,夺情视事。先是,八月中,我太祖高皇帝晏驾,崇焕遣使吊,且以觇虚实。我太宗文皇帝遣使报之,崇焕欲议和,以书附使者还报。我大清兵将讨朝鲜,欲因此阻其兵,得一意南下。七年正月,再遣使答之,遂大兴兵渡鸭绿江南讨。朝议以崇焕、之臣不相能,召之臣还,罢经略不设,以关内外尽属崇焕,与镇守中官应坤、用并便宜从事。崇焕锐意恢复,乃乘大军之出,遣将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而再使使持书议和。会朝鲜及毛文龙同告急,朝命崇焕发兵援,崇焕以水师援文龙,又遣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将将精卒九千先后逼三岔河,为牵制之势,而朝鲜已为大清所服,诸将乃还。 崇焕初议和,中朝不知。及奏报,优旨许之,后以为非计,频旨戒谕。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然都人骤遭兵,怨谤纷起,谓崇焕纵敌拥兵。朝士因前通和议,诬其引敌胁和,将为城下之盟。帝颇闻之,不能无惑。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大寿在旁,战栗失措,出即拥兵叛归。大寿尝有罪,孙承宗欲杀之,爱其才,密令崇焕救解。大寿以故德崇焕,惧并诛遂叛。帝取崇焕狱中手书,往召大寿,乃归命。 方崇焕在朝,尝与大学士钱龙锡语,微及欲杀毛文龙状。及崇焕欲成和议,龙锡尝移书止之。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法司坐崇焕谋叛,龙锡亦论死。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节选自明史袁崇焕传有删改4、 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B、 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C、 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D、 龙锡故/主定逆案/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辈谋兴大狱/为逆党报仇/见崇焕下吏/遂以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二事/为两人罪/捷首疏力攻/褷/弘勋继之/必欲并诛龙锡5、 对文中加点字所涉及到的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的人,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谓。并分为三甲: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B、“忧”,指丁忧,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守制。而“夺情”意为国家夺去了孝亲之情,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C、“朔”指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与之相类似的说法还有“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望”,农历每月的十五;“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D、“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是对皇帝庙号和谥号的并称;二者皆为君王驾崩后才获得的称谓。6、 下列选项中,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袁崇焕为人豪爽大方有胆量,好谈兵,有边才。他动不动就和退役老校谈边塞之事。他曾单骑出关了解关内外形势,返回朝廷时,能将塞外之事详细地汇报。B、袁崇焕规定了修筑宁远城的规制,在他和满桂等其他边将的共同努力下,宁远城成为了商旅、流民以及移民聚集的地方,远近之人都将其视为乐土。C、袁崇焕解救过曾经犯罪的祖大寿,因此祖大寿很感激他,在袁崇焕被捕下狱后,祖大寿害怕自己会被和袁崇焕一起诛杀,于是便叛变,但崇祯皇帝却用袁崇焕的手书召回了他。D、袁崇焕最终被判处了图谋叛逆之罪,曾经阻止他和议的钱龙锡也被判为死罪。袁崇焕在闹市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放三千里,家产也被抄没。家中没有多余的钱财,天下人都认为他死得冤屈。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5分) (2)崇焕欲藉是修故疆,持愈力。而朝鲜及文龙被兵,言官因谓和议所致。(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11分)。 癸巳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早行 宋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注】 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作者自安徽归家后所作。物外:世俗人情之外。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8、郁达夫说黄景仁的诗“语语沉痛,字字辛酸”,这在癸巳除夕偶成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体现?请简要赏析。(5分) 9、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1)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2)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3)韩愈在师说篇中指出:“ , 。”这与荀子劝学篇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是相同的。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3.31) 含答案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并答在题号对应的位置。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尊严死聂鑫森一辆白色的小车,驶出了湘楚大学的校门。深秋上午的太阳光薄而淡,透出一阵阵的凉意。从这里到江南医院,要穿过繁华的闹市,加上红绿灯,堵车,满打满算要一个小时。开车的是程奋,坐在后座的是郑波。程奋在校办公室当主任,四十八岁,头圆、腹凸、体胖。郑波比他大两岁,是中文系的教授,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主攻古代文字学,师从程奋的父亲程笃,读硕读博,再当助手,一眨眼过去了二十多年。两个人久久不说话,在去向医院的这一路上静得只听见车轮摩擦水泥路发出的沙沙声。古稀之年的程笃肝癌晚期,四个月前住进了江南医院的肿瘤科重症监护室。郑波在上课、开会之余,一个人去得很勤。重症监护室是不能随便让人进去探看的,因为里面的空气消了毒。门上只有一个玻璃镶嵌的小孔,郑波隔一阵就会把眼睛贴上去,打量躺在病床上的程笃:一头银发,满脸愁苦,时而清醒,时而昏迷;鼻子的两孔插着氧气管和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套管,下面还插着输尿管。每当这个时候,郑波就会喟然长叹。这种“生命支持系统”,无非是让先生毫无质量地活在限定的时间里,死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先生平日曾多次对他说:“人活着,要有尊严,人死去,也要有尊严。”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身上插着管子,身边没有亲人朋友,像吞币机一样耗费钱财,“工业化”地死去,先生一定是极不愿意的。可惜师母因病已去世多年,可惜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郑波读本科时,程笃第一次上“文字学”的课,自我介绍说:“我姓程名笃,字顿迟,你们可知道这名和字,来自何书?”郑波站起来说:“来自说文解字,笃者,马行顿迟。”程笃眼睛一亮,大声说:“你读书多,记性好,孺子可教!”尔后,郑波本科毕业,再读程笃的硕士和博士,因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也就留校教书,并当了先生的助手。在郑波看来,程笃于他是亦师亦父,而程笃也视郑波亦友亦子,不但学问上对郑波谆谆引导,生活上也极为关心。郑波的妻子,就是先生和师母介绍相识并喜结连理的。先生最大的遗憾,是儿子程奋读了硕士以后,改行去搞行政,而且干得津津有味。他对郑波说:“在知识界,第一等做学问,第二等教书,第三等做官。程奋没有定力,只能如此了。”正在开车的程奋,鸣了一声笛,问道:“郑波兄,睡着了?”“没有。我在想先生,他太痛苦了。”“是呵是呵。早几天大夫找我面谈过一次。”郑波装作一无所知,问:“谈什么呢?”“他说老人肯定没有希望了,家属是否可以考虑停止治疗。我问怎么个停止治疗法?他说,由家属签了字,再在医生指导下拔掉输氧管。”“你怎么说?”“我明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避免医患纠纷,一切都是家属自愿的。但我不同意!”“是只要先生活着,你就可以照领他的工资?”“绝对不是,那是人性丧尽!我、妻子、儿子,担不起这大不孝的名声,领导、长辈、同事、学生会怎么看我们?今后还怎么做人做事?”“你担心将来副校长提拔不上?担心儿子将来不好找对象?就不担心老爷子这么受罪!唉!”“郑波兄,我猜想大夫也和你谈过了,你是做学问的,没什么顾忌,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郑波一惊,随即平静下来,说:“程奋弟,我知道你想说又不好开口,大夫和我谈话后,想得我坐卧不宁,最后才想明白,为了先生尊严地逝去,由我来代替家属签字和拔掉管子吧。”他的喉头哽咽起来,泪水奔涌而出。程奋小声说:“谢谢谢谢”程笃安然辞世,然后是火化、开追悼会、入土。不断地有人向程奋和郑波,询问程笃最后的死因。由郑波签字的医院、家属共拟的协议书复印件,程奋时刻揣在口袋里,有人问即掏出来说:“一切都由郑师兄做主,我听他的。”郑波则从容如昔,有人来和气地询问或愤怒地责问,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平静地说:“是我签的字,是我拔的管子。”(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小说的开头描写郑波和程奋去医院的路上久久不说话,表明两人都有心事,为下文他们在对待程笃辞世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埋下伏笔。B从“程奋夫妇和儿子都太忙,来得少,来了也总是匆匆的”中可以看出,程奋虽事业有成,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亲情的淡漠。C小说中郑波在重症监护室门前时的心情是很沉重的:既不想程笃受病痛折磨,“工业化”地毫无尊严地死去;又担心亦师亦父的老教授这么早离开自己。D这篇小说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进一步介绍了老教授与郑波之间的关系,使小说更加丰满,同时又为后文做了铺垫,使故事发展更为合情合理。E这篇小说叙述平实。作者运用语言、心理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塑造了两个晚辈。他们在面对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时的不同表现令人深思。(2)小说首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郑波这一形象时,突出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郑波,有人认为是程奋。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8分)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通俗史学家蔡东藩蔡东藩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忧患意识日深,因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忧患意识激荡,一心救亡图存。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结合自己的条件作出了选择。他决意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夙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洪宪帝制”。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演义体”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新演义”体,“新演义”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新演义”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选自来新夏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有删改)【相关链接】蔡东藩(18771945),山阴县临浦(今萧山)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曾任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其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内容之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演义”是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演义故事是作者根据史实和一定逻辑性演绎出来的事件。(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历史上众多惊天动地的事件,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历朝通俗演义具有真实性。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正直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因而遭到军阀恐吓威胁。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文笔力求通俗,不作文字修饰。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以伪乱真,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脱离了历史正轨,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并作为历史小说范例,供后世取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相比之下应自感惭愧。(2)蔡东藩所具备的“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6分) (3)“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指历朝通俗演义)”,既有思想基础,也有现实因素。请根据原文具体分析。(6分) (4)蔡东藩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小说,自创了“新演义”体写法。你认不认同蔡东藩有关历史小说创作的主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意见并阐明理由。(8分)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B.朝鲜队主教练金正勋因南非惨败遭秋后算帐:在“思想大会”上低头认错,后被押送某矿山劳改。C.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当年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D.每天清晨取蜂蜜一至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第12届全运会女子手球决赛中,“安徽玫瑰”不负众望,以31:20战胜上届冠军八一队,蝉联冠军。B.市委全力开展干部亲属违规经商专项整治,市管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业已全部从流通领域的公司退出。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D.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古人席地而坐,一人盘踞一个低矮的小食案,一人享用一份饭菜,类似今天的西餐。进入唐代,_,_。_,_,_。_,他们为之雀跃不已。 高桌大椅帮助唐人实现了从分食制到会食制的飞跃 一群人围聚一桌共享佳肴有了现实条件而是一件共同享受和娱乐的事 新式家具高桌大椅出现吃饭不再是一件各顾各的事 唐人发现了隐藏在生活中的新乐趣A B C D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是因为在这些根内部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足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17、仔细观察漫画捷径,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以内。(5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在传统价值中,总是鼓励人们贡献所能,分享所有。但两人间的爱情承诺不容第三者分享,一向符合世道舆情;有些商家只让会员独享优惠,也有合理目的。此外,有些生活中的趣味本来就不需要、甚至无法与别人分享,例如:一杯啜饮咖啡的时光、一竿临溪垂钓的等待、一路挥汗慢跑的苦练,都可能如王维所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请根据上诉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论说、记叙、抒情皆可。(2)题目自拟。(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暴露自己个人信息。 丰城中学xx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语文答案1D(原文是:其中氯霉素可让患者的白细胞减少甚至会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症状,但不是“一定”)2C(对象张冠李戴,原文是“耐药的菌群,则因为失去了对手的约束而大量繁殖,其结果就是耐药菌引起了二重感染。”“对手”指敏感菌群,而非抗生素。)3A(B“为了增强抵抗力,我们以后不再使用抗生素了”错。C“要么药加量,要么去输液”错。应该“要谨慎使用,如果吃药仍无效应停药、最好到医院确诊后再按医嘱服药” D“所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可以拒绝医师开抗菌药”错。应该看感冒等日常小病时不要动辄要求医师开抗菌药。)4、B 5、C(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晦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6、A (“慷慨”应译为正气凛然)7、(1)朝廷官员就更加称赞他的才能,就越级(破格)提拔他为佥事,监督关内外的军队,调发国库金钱二十万,让(使)他招募士兵。)(“超擢”1分、“帑金”1分、“俾”1分,句子大意2分)(2)袁崇焕想要借和议来恢复原来的疆域,便更加极力坚持。而朝鲜和毛文龙遭受清兵进攻(遭受战祸),言官于是说这是和议导致的。(“藉”1分、“被兵”1分、“因”1分,句子大意2分)8、(1)诗句以乐景衬哀情,除夕之夜,万家灯火,笑语喧腾,诗人内心却是积郁难排:漂泊之感、命途之悲,更兼对盛世衰象的敏锐感知。这份深沉的忧患和孤独的清醒,在千家欢笑举世沉醉的氛围衬托下,倍显沉痛和辛酸。(2分)(答“对比”或“反衬”也可) (共分,写法分,分析分,答“对比”或“反衬”也可)9、(2)黄诗中,除夜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1分)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2分)陈诗中,满天明星衬托了环境的黑暗,显示黎明尚未到来,以此视觉景象点扣题旨,表现诗人出行之早。(共分,每处分析分)10、(1))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参考译文: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官邵武知县。为人正气凛然有胆略,喜欢谈论军事。遇到老兵和退伍的士卒,就与他们谈论边塞上的事,通晓那里要塞的情形,以有处理边防事务的才能自许。天启二年正月,袁崇焕到京城朝见皇帝,御史侯恂请求破格任用他,于是提升为兵部职方主事。没有多久,广宁的军队溃败,朝廷商议扼守山海关,崇焕就单骑出朝巡视关内外。部中失去袁主事,很惊讶,家中人也不知他到什麽地方去了。不久,回到朝廷,详细陈说关上的形势。说:“给我军马钱粮,我一个人就足以守住这个地方。”朝廷官员更加称赞他的才能,就越级提升为佥事,监督关内外的军队,调发官库金钱二十万,让他招募士兵。当初,承宗命令祖大寿建筑宁远的城墙,大寿考虑朝中官员不能到这边远地方来防守,所以仅仅修筑了十分之一,并且简陋得不合规格。崇焕于是确定了城墙的规格,高三丈二尺,雉堞高六尺,地基宽三丈,上面宽二丈四。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别监督工程。第二年完工,宁远就成为关外的重要城镇。满桂是优秀的将领,而崇焕勤于职守,发誓与城共存亡,他又能安抚官兵,所以将士都愿意为他尽力。因此此地商旅车马往来,游民、移民成群聚集在此处,远近地方的人民都把这儿看成乐土。后来碰到父亲去世,崇焕仍然不顾孝心私情继续管理军务。这以前,八月中旬,清太祖高皇帝逝世,崇焕派遣使节前往吊唁,并且利用这个机会窥测清朝内部的虚实。我清太宗文皇帝派遣使者回访了他,崇焕想议和,就写了一封信让使者带回来,我们大清部队将要讨伐朝鲜,打算用议和阻止他们的军队,以便能专心南下。七年(1627)正月,又派使者回答了他,于是,派兵渡过鸭绿江向南方进攻。朝中认为崇焕与之臣不和,召之臣回来,免除经略不再设置,关内外都交由崇焕监管,同监军的宦官应坤、纪用一起见机行事。崇焕坚决想要收复失地,于是趁大清军外出作战之机,调遣将士修缮锦州、中左、大凌三城,同时又派使者持书前去议和,恰巧朝鲜与毛文龙同时告急,朝廷命崇焕前去救援。崇焕派水军援救文龙,又派遣左辅、赵率教、朱梅等九位将领率九千精兵先后逼进三岔河,来牵制大清势力,而朝鲜已经被征服,各位将领于是返回。崇焕起初议和,朝中不知道,等到上奏报告,皇上下优旨表示准许,后来认为不是办法,频频降旨劝阻禁止。崇焕想借议和兴复原来的疆域,坚持更为有力。而朝鲜及文龙遭大清兵进攻,谏议官因此说是和议所招致的。文龙既已死去,才过了三个月,我大清兵数十万人分路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而崇焕刚听到变故就奔赴千里救援,自认为有功无罪。然而京城的人突然遭到敌人进攻,埋怨诽谤纷纭而起,说崇焕纵容敌人拥兵自重。朝中人士因为以前崇焕提过通和的建议,诬蔑他勾引敌人胁迫议和,将在敌军临城时签订盟约。皇上听到很多,不能没有疑惑。适逢我大清设离间计,说与崇焕秘密订有条约,让被抓获的宦官知道,暗地放他逃走。那个人奔回告诉皇上,皇上毫不怀疑地相信了。十二月初一再次召对,于是捆绑起来关入大牢。祖大寿当时在旁边,浑身哆嗦,不知所措,出来以后就带兵叛逃而去。大寿过去曾经有罪,孙承宗要杀他的时候,爱惜他的才能,就秘密地要崇焕解救他。大寿因此感激崇焕,怕被一齐杀了,就叛逃了。庄烈帝拿崇焕在监狱中亲手写的信,派人前往召大寿回来,他才归顺。崇焕在朝廷时,曾和大学士钱龙锡谈话中间略略说到想杀毛文龙一事。等崇焕想和大清兵和议时,龙锡曾写信制止他。龙锡过去曾主管确定魏忠贤的逆案,忠贤的残余党羽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策划制造大案,就以擅自主张议和、独断专杀大帅等事作为他们两个人的罪行,高捷首先上书竭力攻击,史褷、弘勋继之于后,一心想连龙锡一齐杀掉。法司定了崇焕谋叛的罪名,龙锡也定死罪。三年(1630)八月就把崇焕在街市上车裂而死。他的兄弟妻子都被流放三千里,并抄没了他的家。崇焕没有儿子,家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天下人都以为他死得冤屈。11. (1)(5分)答给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E、B不给分。(B项“程奋一家虽事业有成,但对亲人却冷漠无情”理解有误;C项属于主观臆断,郑波在重症监控室门前时心里更多的是想老教授能“尊严地死去”,照应本文的题目“尊严死”。 E项“心理描写”有误,应为外貌。)(2)(6分)通过对薄而淡的阳光、深秋的凉意等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清冷的气氛,烘托人物心境。通过介绍到医院的时长,为后文两人在车上做出选择、商定结果埋下伏笔。从大学到医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与人物的社会环境。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3)(6分)学术精湛(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等亦可):读书多,记性好;成绩突出,发表多篇论文,最后留校教书。重情重义(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等亦可):受到老教授的教诲与关心,时刻不忘,并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老教授。敢于担当(有责任心、责任感亦可):选择代替亲儿子为老教授拔掉管子,承担世人的毁誉,凛然地帮助弥留之人挽回最后的尊严。从容淡定:面对别人的询问或责问都能平静对待,坚持自己对精神和生命尊严的守望。(每点概括和分析各1分,答出3点即可)(4)(8分)观点一: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郑波。(2分)结合文本:从人物关系上看,郑波是老教授程笃的亲传弟子,又是程奋如同手足的师兄,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从情节安排上看,郑波占主导地位,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矛盾冲突的主体。尤其小说的结局部分写郑波最终以家属的身份在医院“签的字”“拔的管子”,又在尾声部分写他面对别人的询问时“从容如昔”,都在凸显他是小说的主人公。从形象塑造上看,老教授弟子郑波坦荡与重情,而作为亲生儿子程奋迟疑犹豫,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郑波的人物形象,因此郑波是小说的主人公。从主题表现上看,郑波性格与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体现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弟子郑波堪称担当,凛然地帮助弥留之人挽回最后的尊严,这种品质值得彰显。所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是郑波。通过他突出小说的主题,也丰富了小说的内涵。(6分,答出3点即可。)观点二:我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程奋。(2分)结合文本:从人物关系上看,程奋是老教授程笃的亲生儿子,拥有父亲辞世方式的决定权,故为小说的关键人物。从情节安排上看,程奋占主体地位,是贯穿始终的人物,也是矛盾冲突的主体。从形象塑造上看,老教授的弟子郑波坦荡与重情,与作为亲生儿子的程奋的世俗与亲情淡薄形成鲜明对比,更突出了程奋这一人物形象。从主题表现上看,儿子程奋面对选择时迟疑犹豫、顾虑重重甚至是推卸责任,这种品性正是小说要探讨的核心。所以从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可以体会到主人公是程奋。通过他来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12、(1)【答案】B、E (A项“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历朝通俗演义具有真实性”说法不妥,历朝通俗演义涉及不同朝代,其真实性来自于史书,并非全是蔡东藩的生活经历。C“完全采自历史”和“不作文字修饰”不确,原文是“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D项“误人子弟”不当,原文是“其误人亦不少也”;“脱离了历史正轨,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之说也没有根据。)12.(2)【答案】“贫贱不能移”,箪食瓢饮,固守清贫。“富贵不能淫”,敝屣荣华,决不降志辱身,蝇营狗苟;“威武不能屈”,不畏权势,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共6分,每点2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不出现。若概括出“关心国事,具有忧患意识”也算对。) 【附网络资料答案,也给分:淡泊名利,坚持操守,虽贫寒不为博取富贵而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不畏权贵,虽为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对家国天下的忧患意识铸就了秉笔直书的史家风骨。】12.(3)【答案】(1)思想基础:忧患意识激荡,一心救亡图存;怀抱“演义救国”的夙志;具有正直的史德和史家的风骨。 (2)现实因素: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北洋军阀和袁世凯“政治恶行”的刺激;“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3分,每点1分。答“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也算对。)12.(4)【观点一】不认同。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作,而是文学作品。蔡东藩过于重视史实的真实性,主张“叙事端在真实”,“不得脱离历史正轨”,这样创作的历史小说只能说是“通俗史学”,不能视为文学作品。历史小说不是历史著述,而是文学创作。蔡东藩反对“修饰文字,敷衍情节”,将必要的艺术加工视为“巧为烘染,悦人耳目”,甚至“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历史小说的“社会教化之助”不只是普及历史知识。蔡东藩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这是对的,但历史小说的创作目的绝对不应局限于此,罗贯中三国志演义的“社会教化之助”显然更大也更有意义。(观点鲜明2分,理由充分6分。三个基本观点都论及,视为理由充分。大意对即可。若另有主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也可以。) 【观点二】认同。历史小说反映历史事件,应该对历史真实负责,不能“穿凿失真”,“以伪乱真”,给人误导。历史小说虽允许艺术加工,但不能过度,如果“粉饰者十居五六”,甚而至于“戏说历史、亵渎历史”,就变成纯粹的小说,而失去了历史小说的意义。历史小说必须讲求“社会教化之助”,应该做好历史知识普及工作,“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职责,对社会负责。(观点鲜明2分,理由充分6分。三个基本观点都论及,视为理由充分。大意对即可。若另有主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也可以。) 13.B (“秋后算帐”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进行报复。“如数家珍”:如数说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熟悉,“地震灾害”不属“珍宝”。“历历在目”意为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亲情”不可能“历历在目”。“长此以往”指长久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14.C (A.不合逻辑,“蝉联”与“上届冠军”自相矛盾。B.表意不明,“其”既可能指代“市管干部”,也可能指代“子女”,可将“子女”和“配偶”互换位置。D.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15.A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由“在唐之前,家具往往造得矮小”可知“进入唐代”必是“高桌大椅出现”;再由“他们为之雀跃不已”只能与衔接,因此选A。16、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固定植株的位置;之所以称其为假根。(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分)17、略 18、写作(60分)按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