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5084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考前高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含答案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A.郡、县 B.路、州、县 C.道、州、县 D.路、府、州、县2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这说明当时中国A.玉米种植巳经比较广泛 B.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C.政府大力引进外来品种 D.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张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4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是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5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创办了新华日报。当日,人们从该报了解到的新闻可能有A南京大屠杀 B中共七大召开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淮海战役战况6“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些哲人”之一是A但丁 B莎士比亚C伏尔泰 D达尔文7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C采取“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820世纪70年代初,苏联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和撤销管理局的办法建立生产联合公司,精简管理环节。有研究表明,“采取这一改革步骤,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这是因为上述“改革”( )A完全背离了斯大林模式 B使当权者的利益受损C客观上造成思想的混乱 D使国家体制更加僵化9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 )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10下表列举的各强国是按照它们在工业生产方面的次序排列的,它表明了在世界的工业均势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1860年1870年1900年1970年大不列颠大不列颠美国美国法国美国德国苏联美国法国大不列颠日本德国德国法国德国A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得益于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B美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赶超英法C日本战后迅速崛起与美国关系密切 D全球化使二战后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11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以下与这位文学家的写作风格相似的作品是A巴黎圣母院 B大卫可波菲尔C等待戈多 D老人与海12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B有利于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C有利于国际资本的流动 D客观上扩大了世界购买力第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13(25分)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一般来说,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摘自人民版教材材料二: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5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7分)(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4)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7分)14(12分)经济体制只有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断进行调整、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1)材料一中列宁“退同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的政策是什么?(3分)与“用冲击的办法”相比这一政策有什么特点?(3分)材料二 1960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1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并规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相应配套措施。 (2)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对经济政策做出怎样的调整?(6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国自秦汉以来即已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人口调查制度。秦始皇时期颁布“初令男子书年”的法令,西汉时期随着口赋、算赋、赀算的征收,所有人亦均需登录年庚,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隋唐时期“手实”(户主自己具状申报户内人口、田宅)成为户口调查登记的基本方法,户籍大体上按人口、公课、土地三部分登载,天宝以后“公课”部分逐渐消失。此外在户口的调查登记方面还有法律的保障,唐律户婚律规定了对隐漏户口的惩罚办法。明初鉴于元末战争的动乱,确定了以原籍立户的原则。洪武十四年实行的“黄册”制度把户口、田产和赋税三者合一,并与里甲制度相配合,以里甲控制编户,征派赋役。清初户籍制度亦沿用明代的黄册,但战乱后的地荒丁亡使黄册失去原有意义,顺治三年诏令天下“编审人丁”,但其主要是纳粮当差的财政意义,无补于知悉实有人口数额。随着“摊丁入亩”的实行,人口统计遂与“保甲编户”正式结合起来,以弭盗安民为要任的保甲法也从此为清查户口所倚重。摘编自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人口税演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答案】B 【解析】A为秦汉地方行政机构,C为唐代地方行政机构,D为元代地方行政机构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晚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 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还详细记述了玉米的功用”。 注意从时间、玉米分布范围和用途等角度分析,材料表明玉米种植巳经比较广泛。因此选择A。BC没有体现,D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玉米3.【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道家学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指的是法家,“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指的是代表小手工业者的墨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指的是儒家,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思想 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历史事件由帝王专制史转变为民主政治史,说明了该历史事件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民主政治制度。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彻底推翻帝制,并试图建立新的政治体制-共和制。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帝制的复辟,但他们都不能恢复帝制。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事件的时间6.【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的意思是说哲人们因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而相信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由此判断“这些哲人”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选C。但丁、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的代表;达尔文是进化论的代表。考点:自然科学与思想解放的关系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引用周恩来的话,说明了中国的对外政策。旧中国没有实现国家的独立,外交政策是屈辱的;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C、D都是其具体方针或表现,答案为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20世纪70年代初”、“使争权夺利的斗争更加具体”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相关内容勃烈日涅夫在位时期的改革。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CD两项与题干核心意思不太相关。进一步可知,B项表述客观,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勃烈日涅夫的改革勃烈日涅夫改革的相关影响9.【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图片关键信息“至少有40小时由于技术业务生产工作”、“学习俄文”、“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工作”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A项号召是1956年提出来的;B项方针是1977年提出的;C项是“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的理论;D项战略是1995年提出的。综合题干图片信息,可知,只有A项符合史实,正确。其余BCD三项明显不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新中国的科技“向科学进军”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时间跨度较大,所涉及到知识点较多,具有一定难度。考查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熟练与灵活运用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ABC三项均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干图表信息,正确。D项“美苏两大市场联系逐渐加强”,图表信息无从体现,也不符合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时期史实,不正确。本题答案选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原因11.【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现代文明的走向”、“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表现出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B项符合要求。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等待戈多、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考点: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12.【答案】D【解析】 1944年7月,44个国家或政府的经济特使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的世界贸易格局。会议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决定成立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组织。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越来越相互依存的时代。13.【答案】(1)现象:希腊公民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个人素质。(2分)原因:希腊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发达;希腊城邦民主(或公民)政治制度的熏陶;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3分)(2)理论基础:近代科学革命(或万有引力定律)。(2分)核心思想:理性主义。(2分)主张: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3分)(3)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不彻底尤其是没有能够从思想上彻底反封建,导致陈腐势力生存的土壤依然存在。(6分)(4)努力: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发展通俗教育与社会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习惯,改进社会风气。(7分)【解析】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现象从材料一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概括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和个人素质;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受到理性的检验”等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理论基础是近代科学革,其核心为理性主义;第二小结合所学知识,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即可。(3)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目标来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推翻了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在反封建方面不彻底尤其是没有能够从思想上彻底反封建,导致陈腐势力生存的土壤依然存在。(4)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联系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进行分析,可概括出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进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发展通俗教育与社会教育,提高知识水平和道德习惯,改进社会风气。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希腊公民的特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其主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意义;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14.【答案】(1)政策:新经济政策特点: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或利用市场和货币的关系发展生产)(2)制定经济计划;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建立福利国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解析】略15.【答案】(1)户籍制度历史悠久;普查人口;户籍登录内容日益详备;法律保障;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基层管理制度相结合(2)封建经济发展;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变化(如均田制、租庸调制等经济制度的变化);政权更替和战乱的影响;加强社会控制的需要(其它言之有理答案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