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课《采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50256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2.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课《采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4课《采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 第4课《采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 采薇,一、检查预习 字音识记 玁狁( ) 遑( ) 靡盬( ) 孔疚( ) 骙骙( ) 腓( ) 象弭( ) 孔棘( ) 雨雪( ),Xan yn,hung,g,ji,kuku,fi,m,j,y,二、背景透视 关于采薇的写作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他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它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 周代时,北方的玁狁已十分强悍,经常南下袭扰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塞和派将士出兵攻打玁狁的记载。,三、整体感知 从采薇的内容来看,此诗当是写戍役劳还之作。 诗中唱出了从军将士艰辛的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四、重点欣赏 (一)第13章欣赏 1. 物候的变化与节令的推移,也是写战争延续的时间,从春初打到岁末。,薇菜冒出地面,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硬,薇菜的茎叶变老了,同“暮”,末尾,阴历十月,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变化,时间的流逝、戍役的漫长,重章叠句: 是诗经章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即各章的词句基本相同,中间只要换几个字,反复吟唱。 它的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题,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抒发。,2.诗歌的前三章都采用重章叠句的作用? 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优美; 通过刚柔的变化,使情感的抒发在回旋的旋律中有递进,很好地突出了思归伤悲的主题。,诗歌的前三章都用“采薇采薇”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章句的重叠使诗歌在韵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了美的效果; 在情感上关键词“作”“柔”“刚”“莫”“阳”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随着服役期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表达了对入侵家园的玁狁的仇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比兴手法。,(二)第45章欣赏 (1)请概括内容和情感 战争场面,装备精良 自豪感 (2)这两章的战斗豪情同前三章人物内心的痛苦是否矛盾? 正是因为“玁狁”的入侵,他们“起居”“定居”的和平生活才不幸被中断,他们走向战场正是出于对和平的渴望,因而将思乡之苦转化成战斗的动力和激情。不矛盾。,(三)第6章欣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清代代王夫之曾这样评价这四句诗:“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你觉得他的说法正确吗?请谈谈你的理解。,诗末章前四句,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这四句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舍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可谓“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衬哀情”。,五、真题链接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归:出嫁。 蕡: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蓁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_ 的形式。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重章叠句,“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即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