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4942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模拟历史试题(一) 含答案24“吃醋”一词源于隋唐嘉话的一个典故:唐太宗赐给官员任瓌两名宫女,任瓌之妻柳氏坚决拒之,唐太宗遂召柳氏觐见,让宫女端来一杯醋,谎称毒酒,威胁柳氏若不接受皇命就将之赐死,柳氏毫不犹豫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唐太宗也无可奈何。柳氏这样做主要表明了A唐代社会风气开放 B唐太宗开明专制C唐代社会经济繁荣 D唐市民文化熏染25在古代中国,人口多少往往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该表可以说明历代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较表(人/平方公里)上游中游下游西汉153101136东汉160142124唐代13999811587北宋214138236南宋272148227明代111242936清代65613283268 根据侯家驹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改编A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B长江流域的发展是先西部后东部C明朝时期我国经济全面衰落 D我国政治重心南移的过程26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从中我们得到的历史信息是批评东汉后期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的人不少 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A B C D27据史载,自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下诏“州县以下皆立孔庙”开始,先后出现上千座孔庙。宋代孔庙礼仪进一步升格,宋真宗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亦由弟子的自发活动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C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D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28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行政长官必须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记录原告的请求、请求的原因、法官的任命及判决的要旨等并形成一定程式的书状,后边有行政长官附加的事项。法官则要检查书状中所提出的事实,倾听双方的证词,审查双方的证据,并依据书状内容判断是否作出判决。据此可以推断当时的罗马A行政权力干涉司法事务 B法官审理案件重视证据C司法审查程序较为严格 D法律注重保护当事人利益29.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名称中方统计日方统计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 余人亡 167 人,伤 94 人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 3 万余人,因病减员 67 万余人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 3.2 万余人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 5000余人,俘日军 280 余人、伪军 1.8 万余人亡 302 人,伤 1719 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 1202 人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B国共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 C西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D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 3020 世纪 30 年代,在中共领导下的苏区百姓可能不知道“苏维埃政府”这个拗口的外来词 语的原意,但并不妨碍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这个词语,他们将“苏维埃政府”称为“埃 政府” ,这个“埃”在客家话中就是“我”的意思, “埃政府”也就成为“我们的政府”。出现 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共学习苏联经验得到了民众支持 B苏区的土地革命解放了农民 C苏区人民热烈拥护苏维埃政府领导 D红色政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1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 “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 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 板上被溺死的。 ”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法律并非万能 B法律有阶级性 C法律地位至上 D司法必须公正32毛泽东说: “作为观念形成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 以下类型的文学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理性王国的建立催生了浪漫主义作品 B.现实主义作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的尖锐 C.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产生了现代主义 D.在苏联卫国战争的背景下,诞生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国务总理及各部 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下列法律中与之最接近的是 A权利法案 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34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 ,又 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 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 。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 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 这表明他们A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35在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中,社会公正这一概念始终包含着两重含义,彼此相辅相成:一 是机会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问题;二是国家保护人的转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问题。下列 对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机会的平等”是用来防止人们跌入贫困的深渊 B“保护人的转移支付”是用来保障人们经济安全 C福利制度有利于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增加国家财政收入D国家福利就是保障人们就业和收入,维护社会公正 40(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 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 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 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 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 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 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很多现代中国的作者,称之为“封建社会” ,并且以此将它与欧洲的 feudal system 相比拟,其结果总是尴尬。欧洲之 feudal system 被称为 feudalism 起源于法国大革命之后, 当日作者以此名词综合叙述中世纪一般政治及社会特征,并未赋予历史上的意义征之中 国传统文献, “封建”也与“郡县”相对,所以将汉唐宋明清的大帝国、中央集权、文人执政、 土地可以买卖、社会流动性大的郡县制度称为封建,更比拟为欧洲的 feudal system,就是把 写历史的大前提弄错了。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8 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6 分)(3)概括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并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论证。(11 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 分)41.(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方,妥协不仅是民主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而且也获得了文化上的认同,在众多 国家成为公众和社会珍视的价值和传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妥协被认为与西方社会的两个 核心理念-自由、民主有密切的联系。就它与自由的关系而言,妥协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 解决冲突的手段,以妥协方式解决冲突时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取向,妥协因而被认为是自由 不得不付出、并且也值得付出的代价。就它与民主的关系而言,妥协与人民同意等民主政治 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妥协精神对保证西方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有着重要意义,是民主的重 要精神条件。 龙太江西方民主政治的妥 协精神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三例史实,就史实体现的妥协或妥协精神 予以说明。44(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进入 20 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以来,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政府 行政制度的热潮。国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项目压缩,如以劳动换福利,提高领取福利者的资格限制;1981 年 2 月,里根发布 1291 号行政令,自此美国政府先后放松了对航空、 铁路、卡车、公共汽车、能源、电信、银行的管制,企业进出口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市场定 价代替了政府定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实行合同出租, 即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投标者的竞争和履约行为, 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和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转让。 西方国家还在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将若干权力如项目管理权、法规制 定权等下放给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私人资本投入到政府包揽的社会保险、 退休保障、中小学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事业领域,以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 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克林顿的推动下,美国掀起了“再造政府运动” ,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 政时期也把企业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引入政府工作部门,瑞士的许多州和市政府同样开始 采用企业化的方式来加强公共部门管理。西方各国还致力于借助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 理质量,并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 摘编自张立荣当代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 与启示(1)依据材料概括战后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9 分)xx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文综模拟试卷历史(一)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BADCDBDBCCB40(25 分) (1)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4 分) 成因:秦扫灭六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吸取前代历史教训;为了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需 要;法家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4 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征:不存在绝对的中央集权;有限制王权的思想。 影响: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欧洲民主宪政的形成。(6 分) (3)观点:称秦汉以来的中国社会为“封建社会”是不恰当的。(3 分) 论证:封建社会是对欧洲中世纪社会形态的一种概括。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更类似于实行 分封制的西周时期,即: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制度,君主没有绝对的统治权;没有形成强有力 的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故“分封制”通常也被表述为 “封建制” 。秦汉 以来,随着三公九卿、郡县制等一系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实行,君权日益得到强化,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也逐渐加强。(8 分) 41. (12 分) 示例: (1)南北议和。(1 分)1911 年 10 月武昌起义后,南方的革命党人和北方袁世凯所控制的清政 府进行的和谈。和谈虽迫于帝国主义和袁世凯的压力,南方的革命党人妥协退让达成协议, 但有利于减轻南方革命政府内外交困所面临的压力,一定程度上又避免了流血斗争。(3分) (2)第一次国共合作。(1 分)1924 年 1 月起至 1927 年 7 月,国共两党以新三民主义为合作的 政治基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3 分)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 分)1936 年 12 月,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的“兵谏” 。在中 共主导下,最终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事变促成了第二 次国共合作,成为解决时局转换的关键,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 形成。(3 分) (4)第二次国共合作。(1 分)七七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经过协商谈判,1937 年 9 月,国民党 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对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 挥了积极作用。(3 分) (5)重庆谈判。(1 分)1945 年 8 月至10 月,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 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经过谈判,国共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谈判推动了全国和平民主 运动的发展,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3 分) 注:史实如列举无积极意义、作用或影响的,诸如近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陈独秀的妥协退 让等,一律不给分。 44(15 分) (1)内容:将政府(政治、经济)职能推向市场(或政府职能运行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 力度,加强对公共事业服务的力度;重塑政府形象,建立企业化、电子化政府。(每点 2 分, 共 6 分) (2)背景: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政府行政与社会 公共服务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等。(每点 2 分,答 3 点得6 分)意义: 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 缩小政府规模; 提高行政效率, 精简政府人员, 降低行政成本(增 强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等。(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