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14205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6讲 动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及神 经与体液调节的关系,2017备考江苏最新考纲,1.动物激素的调节(B)。2.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B)。3.血糖调节(B)。4.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5.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b)。,考点一 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 分泌的激素(5年12考),自主梳理,1.激素调节:由 (或细胞)分泌的 进行的调节。,内分泌器官,化学物质,2.内分泌腺及相应激素与靶细胞大整合,肾小管,甲状腺,各种细胞,全身各种细胞,胰高血糖素,肝脏细胞,胰岛素,睾丸,卵巢,生殖器官,生殖器官,深度思考,从化学本质上归类各种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肾上腺素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提示 (1)氨基酸衍生物类,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2)固醇类,补充时既可注射,也可口服; (3)蛋白质或肽类,补充时只能注射,不能口服。,跟进题组,题组一 激素的来源、种类、作用及其化学本质的辨析,1.(2015江苏启东中学月考,19)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中 B.若分泌物为促甲状腺激素,则甲状腺为靶器官 C.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直接反馈调节的靶器官是垂体和甲状腺 D.若分泌物为甲状腺激素,则可反馈调节下丘脑细胞的分泌,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正确;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正确;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功能,C错误、D正确。 答案 C,2.(2015课标全国理综,30)甲状腺激素是人体中的重要激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通常,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所处环境温度比母体内低,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升高,在这个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分级的,其中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_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2)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包括提高_的速率,使机体产热增多,影响神经系统的_,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 (3)除了作用于靶细胞外,激素作用方式的特点还有_(答出一点即可)。,解析 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2)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还能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3)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只能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答案 (1)下丘脑 垂体 (2)细胞代谢 发育和功能 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3)微量高效,1.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相同作用。,题组二 综合考查生命活动调节的信息分子与酶,3.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 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 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解析 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A错误;能合成激素的一定是活细胞,其代谢需要酶的催化,但是应注意能合成酶的细胞不一定能合成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上,C错误。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浆细胞合成大量抗体,D错误。 答案 B,4.(2015福建福州八校联考)下图表示信息分子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调节实例,AD表示信息分子。下列选项匹配的是( ),解析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来完成的,骨骼肌及其内的传出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所以引起骨骼肌收缩的神经递质是由传出神经元产生的,A错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作用于甲状腺的信息分子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故B错误;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的,由垂体后叶释放,C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从而增强淋巴细胞的杀伤力,D正确。 答案 D,与生命活动调节相关信息分子归纳,注:以上各类分子均具特异性,除酶外,其余分子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抗体、淋巴因子一定是蛋白质,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激素有些是蛋白质,神经递质几乎都不是蛋白质。,考点二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5年9考),自主梳理,1.血糖的平衡,肝糖原分解,0.81.2 g/L,肝糖原、肌糖原,脂肪、某些氨基酸等,2.血糖平衡的调节,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促进,抑制,肾上腺,(髓质),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2014江苏高考,T9C)( ) (2)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2013北京,3C)( ) (3)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2012山东基本能力,37A)( ) (4)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2011四川卷,T3C)( ) (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2012海南卷,T13D)(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教材P2527,侧重考查血糖平衡调节机制,尤其注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拮抗调节,同时对血糖平衡失调也多有考查。,2.(教材必修3 P25思考与讨论改编)下列与血糖平衡及调节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B.血糖调节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激素调节 C.饭后,大量葡萄糖吸收到体内,但正常人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这涉及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D.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可通过分解肝糖原等途径维持血糖含量稳态 解析 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但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 答案 A,下图是相关激素在调节血糖代谢中的相互关系如下图。请思考:,(1)图中激素 、分别是什么?其靶细胞范围如何?除此之外还有何类激素参与血糖调节? (2)激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发挥作用?饭后6 h,的分泌量应增加还是减少?,(3)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何种后果?胰岛A细胞上是否有胰岛素受体? 提示 (1)为胰高血糖素,其主要的靶细胞为肝脏细胞;为胰岛素,其靶细胞为几乎所有细胞(尤其是肝脏、骨骼肌细胞),除此之外,调节血糖的激素还有肾上腺素。 (2)胰岛素(激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饭后6 h正处于饥饿状态,此时的分泌量应减少。 (3)若胰岛素受体缺乏,则胰岛素不能与之结合而发挥作用,此时血糖浓度将升高;胰岛素可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跟进题组,题组一 血糖的平衡及调节,1.如图是某健康人饮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和B分别是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上的两个峰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不够高 B.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开始下降 C.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胰岛释放了大部分贮存激素 D.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胰岛开始释放新合成的激素 解析 健康人饮用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体内的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含量随之增加,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血糖浓度在此前达到了最大值;在血糖浓度刚刚增加的阶段,胰岛B细胞能够将细胞中原贮存的胰岛素释放出来,导致了峰值A出现。 答案 C,2.如图分别表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图解过程和激素发挥作用的一种机制(图中、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结构A是下丘脑,其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调节,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其释放的_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2)当正常人处于饱食状态时,图示中的激素_含量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葡萄糖_的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_(填图中文字)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图中激素发挥作用的靶细胞_(填“有”、“无”)接受激素的受体,如_。 (3)图中激素_间存在协同作用。 答案 (1)神经调节、体液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2)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某种细胞 有 肝脏细胞 (3)、,(1)血糖调节涉及的器官、激素 血糖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相关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相关的器官有肝脏(肝糖原的合成和分解)、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肾脏(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和小肠(糖类的消化和吸收)等。,(2)人体饭后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增加,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较低。 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题组二 血糖平衡失调及成因分析,3.下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 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解析 从题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基因突变鼠在运动后血糖浓度过低,因此可能缺乏胰高血糖素或其受体;而胰岛B细胞受损时,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会出现高血糖症。 答案 D,4.人类糖尿病可以分为型糖尿病和型糖尿病,下图是型、型两种糖尿病简要发病机理模式图,请回答:,(1)图中表示的物质是_,该物质能促进组织细胞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表示的结构是_。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值_,影响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3)研究发现某抗原的结构酷似胰岛B细胞膜的某结构,则因该抗原刺激机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于_(填“型”或“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病。在临床中_(填“型”或“型”)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 (4)影响物质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其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以调节物质的分泌,另一方面也作用于胰岛组织中的神经末梢或血管内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物质的分泌。因此血糖平衡受_的共同调节。 答案 (1)胰岛素 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2)葡萄糖载体 高 胰岛素受体不足 (3)型 自身免疫 型 (4)血糖浓度 神经和体液(激素),1.从“激素”和“受体”两个角度解释糖尿病发生的原因 (1)激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受体: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或受体被破坏。,注:因为胰岛素的靶细胞表面缺乏受体而发生的糖尿病,不能用注射胰岛素制剂的方法进行治疗。,2.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或免疫损伤导 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 低(可能与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受损有关),而血液中的胰岛素 浓度降低并不明显。 (3)糖尿病症状:“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少) (4)危害:往往引起多种并发症。 (5)治疗: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题组三 模拟尿糖的检测,5.尿液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重要依据,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病等的诊断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尿糖检测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为比色,若试纸呈深棕色,说明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沉淀,可推出此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 B.刚采集的尿液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若呈紫色,说明尿中含有蛋白质 C.某人经尿糖检测后有有色物质生成,可确定患有糖尿病 D.为确诊患有糖尿病,还应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浓度 解析 若试纸呈深棕色,可推出尿液中含较多的葡萄糖,但不是形成了较多的氧化亚铜;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是由于蛋白质含有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红色的络合物,尿液中的尿素含有类似肽键的结构,所以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尿中含糖并不等于其患糖尿病。 答案 D,6.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当血糖浓度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或糖尿病。某学校的生物兴趣小组做了以下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和问题讨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关内容:,(1)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出现一定的颜色),模拟的尿液样本甲、乙两份。 (2)实验原理:_。 (3)实验步骤: 取_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在上述试管中_。,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2滴液体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_。 _。 将5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问题讨论: 某同学实验所得的5张试纸的现象没有很大区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仅凭尿液样本还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一步确诊?_。,答案 (2)葡萄糖与葡萄糖试纸会出现特定的颜色反应 (3)5 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 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重复步骤,并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另外4种溶液,分别记录试纸的颜色变化 (4)可能用同一支滴管取样品,造成不同溶液的混合 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模拟尿糖检测实验归纳 1.实验原理及流程 (1)实验原理,(2)实验流程,2.实验成功关键点 (1)取液过程中滴管不能混用。 (2)在现实中,医生不能仅凭一份尿液样本就断定某人是否患糖尿病,因为在一次性大量食用糖的时候,也会使尿中含有少量的糖,而且肾小球肾炎也可导致尿中含糖。在判断是否患糖尿病时,要根据尿糖检测结果结合病人的饮食来综合判断。 注:除用葡萄糖试纸外还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尿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含葡萄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后,可产生砖红色沉淀。,考点三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神经、体液 调节的关系(5年15考),自主梳理,1.分级调节及反馈调节,(1)图中a、b、c分别是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分级调节: 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 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此即分级调节。 (3)反馈调节: 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 和 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垂体,下丘脑,垂体,针对上图 (1)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则激素a、c的分泌量如何变化? (2)如果切除垂体,则三种激素分泌量如何改变? (3)如果将上图中的甲状腺改为性腺,则激素a、b、c分别是什么? (4)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殖能力?,深度思考,提示 (1)激素a分泌减少,激素c分泌增加。 (2)切除垂体后,激素b减少,激素a增加,激素c减少。 (3)ac分别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4)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丧失生殖能力。,2.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反射弧,体液,较缓慢,短暂,(2)关系 激素能直接影响神经系统的 ,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 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发育和功能,中枢神经系统,1.高考重组 判断正误,(1)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调控(2014海南,11D)( ) (2)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2012海南,13C)( ) (3)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2012重庆,5A)( ) (4)延长光照可提高鸡产蛋率,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2010江苏,22B)( ) (5)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2011天津,3C)( ),2.(必修3 P28图211改编)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结构甲与乙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 B.物质a与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释放的激素的调节 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 解析 图中显示结构乙除受结构甲释放的激素的调节外,还受结构丙所产生的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答案 C,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常考图示,请思考回答。,(1)图1、图2、图3依次代表哪种调节模式?其中哪种模式最灵敏、最迅速? (2)图2中细胞c是指什么细胞?图1细胞a与图2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其作用途径?,(3)图3中X所示的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纤维还是传出神经纤维?b处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处是否有感觉?肌肉是否能收缩? 提示 (1)三幅图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其中图3所示的神经调节最灵敏、最迅速。 (2)图1中细胞a分泌的信号分子为激素,经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图2中的细胞c分泌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3)图3中X为传入神经,c为突触结构,a、b为传出神经元上的两个点。若b处受损,刺激a处,兴奋不能传导到肌肉,肌肉不能收缩;同时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也不能传导到大脑,不能形成感觉。,跟进题组,题组一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1.(天津理综,3)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动物被运输过程中,接受相应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不正确;由图可知,运输刺激导致动物皮质醇分泌量增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进而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使皮质醇含量逐渐恢复,C和D正确。 答案 B,2.(2015安徽卷,30)下图为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1)细胞a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促进作用,而细胞b分泌的激素对细胞c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则这两种激素对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的调节呈_关系。若生长激素分泌增多,将_(填“促进”或“抑制”)细胞b的分泌。,(2)下丘脑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联系的枢纽。如发生急性低血糖时,对血糖浓度敏感的神经元可通过细胞a促进细胞c分泌。在这个调节过程中,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是将_转变为_。 (3)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如生长激素可与全身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等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这是因为_。 (4)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原因之一是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_分化。 答案 (1)拮抗 促进 (2)神经系统活动的电信号 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 (3)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 (4)T细胞,激素分泌的调节 (1)神经调节 解读:在此种调节方式中,某些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效应器的一部分,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除直接感受血糖变化的刺激外,也可直接接受有关神经的调控。,(2)分级调节基本模型(虚线为反馈调节)及解读如下 解读:分级调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这种分层控制的方式称为分级调节。,(3)反馈调节 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 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分娩过程、月经周期中黄体生成素的释放。 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等。,题组二 神经、体液调节的关系及下丘脑的作用,3.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下丘脑功能的是( ),A.参与体温调节 B.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 C.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对昼夜节律有调节作用 解析 下丘脑既具有分泌功能,又具有调节功能;下丘脑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答案 C,4.(2015苏锡常镇一模)下图为人体肾上腺皮质、肾上腺髓质受下丘脑调节的模式图,ad为四种激素,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_结构,下丘脑对激素b分泌的调节方式为_,激素b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和_调节。 (2)下丘脑对激素d分泌的调节与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类似,如果激素a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则当激素d的分泌量过多时,通过_调节使_(填图中字母)激素的分泌量降低。 (3)研究发现,在情绪压力长期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激素d能抑制T淋巴细胞中_的合成和释放,从而使B淋巴细胞的_受阻。,(4)某人头部遭受创伤导致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大量破坏,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这说明下丘脑分泌经_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5)下丘脑中神经分泌细胞完成的生理活动有_。 合成并分泌有关激素 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 代谢中产生水消耗水 核DNA分子复制与基因表达,解析 (1)根据图示,部分刺激可由下丘脑传至肾上腺髓质,肾上腺髓质进而合成并释放相关激素,此时,肾上腺髓质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激素b为肾上腺素,下丘脑对其调节属于神经调节,肾上腺素可参与血糖平衡调节和体温调节。(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为负反馈调节,推知激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激素a、c的分泌。(3)T淋巴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4)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对水的重吸收。(5)下丘脑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既能产生兴奋、传导兴奋,也能合成并分泌有关激素,在代谢中产生水也消耗水,无法进行分裂,无DNA复制,有基因表达,正确。,答案 (1)效应器 神经调节 体温 (2)(负)反馈 a、c (3)淋巴因子 增殖和分化 (4)垂体 (5),下丘脑功能整合 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2)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3)作为效应器的“分泌”功能 水盐平衡,体温调节 (4)作为“神经中枢” 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易错易混 防范清零,易错清零,易错点1 误认为体液调节就是激素调节,点拨 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唯一的,如CO2、H等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易错点2 误认为尿中含糖就是糖尿病,点拨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 g/L之间。当血糖浓度高于1.6 g/L时,就会形成糖尿,尿糖的可能原因有:糖尿病、一次性食糖过多、肾脏病变等。如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可能会导致尿中含糖,此时血液中血糖浓度可能正常。,易错点3 误认为糖尿病人均由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或糖尿病均可通过“注射胰岛素予以治疗”,点拨 糖尿病产生的三大原因:一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这种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二是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胰岛素发挥作用受阻,进而导致血糖浓度过高,这种糖尿病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三是自身免疫病患者,此类病人产生了针对葡萄糖载体或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从而导致血浆中葡萄糖不能正常进入细胞发生分解或转化,因此,血糖浓度会升高。,易错点4 错误地认为所有激素受体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认为激素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点拨 (1)激素未必是分泌蛋白:如性激素为固醇类,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 (2)激素受体未必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实际情况应为多肽及蛋白类激素(大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膜上,而固醇类激素、部分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小分子)的受体为细胞质受体或细胞核受体。,易错点5 误认为分泌激素的细胞本身不会含该激素的受体或错将“只作用于靶细胞”视作“只运输给靶细胞”,点拨 (1)激素的靶细胞既可以是其他细胞,也可以是分泌激素的自身细胞,如下图所示信号分子发挥作用的三种类型,(2)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因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或细胞内才有其受体),但激素分泌后会广泛运输或弥散于体液中,并非“只运输给”靶细胞。,规范答题,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找错纠错,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 错答序号:_ 正答:,反馈,自由扩散,DNA(基因)的一条链,信息交流,升高,2.错因分析,序号:忽视题干中“反过来会影响”这一信息。 序号:未顾及“性激素”应为“固醇类”,而脂质分子跨膜运输方式应为“单纯扩散”。 序号:答案太笼统,应具体指明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 序号:细胞分泌激素与其靶细胞结合体现的是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序号:思维混乱,不知道胰岛素倘若不能与受体结合,势必会导致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无法实现,则血糖浓度一定会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