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40863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一、基础巩固(6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恁地(nn) 玷辱(zhn) 酒馔(zhun) 搠倒(su)B连累(li) 髭须(z) 洗漱(sh) 剜心(wn) C提防(d) 彤云(tn) 庇祐(p) 仓廒(o)D赍发(j) 供桌(n) 央浼(mi) 模样(m)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熹微(x) 棹舟(no) 耘耔(z) 盈樽(zn)B轻飏(yn) 盘桓(hun) 出岫(yu) 流憩(q)C壶觞(shn) 遑遑(hun) 窈窕(tio) 庭柯(k)D翳翳(y) 靡途(m) 东皋(o) 熟稔(rn)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安分随遇而安鸦鹊无声 B尴尬 亲眷 贪脏枉法 碎琼乱玉C盘缠 迤逦 余音绕梁 交头结耳 D沽酒 忏悔 素不相识 吃饭防噎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上下_,尤其是要重视建立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机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2)T172次列车乘务人员巧立“资讯发布栏”,使过去旅客心存的_能够迅速得到解决,此事,在各列车中成为美谈。(3)虽然会议仅有半小时,却达到了两个小时的目的,与会者聚精会神,听完领导和各方人士代表的发言,既没有疲劳感,更没有_感,而觉轻松愉快。A工夫 疑惑 絮叨 B工夫 困惑 絮烦C功夫 疑惑 絮烦 D功夫 困惑 絮叨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人一直以为,宽容就是纵容罪恶,所以常常睚眦必报。这样,导致许多人终日生活在仇恨之中。当然罪恶一定要受到惩处,这样才显得天理昭然。B国际社会上,一些国家希望借中国的力量来制衡美国;也有一些国家则只要美国不为已甚,就希望同美国继续友好往来。C某国际运动品牌公开承诺,会在2020年前淘汰其供应链中所有有毒有害物质,身先士卒响应绿色和平的号召,带动纺织业做出“无毒”改变。D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B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C全国有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D“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D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和以往不同的是,在今年的全新调整中,各卖场都大胆舍弃先前的“大同小异”模式,极力走差异化路线,显示与对手的不同。B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C“孩子的眼泪落在母亲心里,凝成了一根针”,每次读到这样精彩的句子,我总会抄在笔记本上。多做些寻章摘句的工作,对写作水平的提高肯定会有帮助的。D清明假至,芜湖烟雨迷蒙,轻风拂面,杏花掩映,细草多情,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让我们去尽情享受这生活的优雅与舒适。10,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舟遥遥以轻飏木欣欣以向荣乐琴书以消忧聊乘化以归尽请息交以绝游 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 眄庭柯以怡颜A/ B/C/ D/11.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乐夫天命复奚疑A既自以心为形役 B何陋之有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二、课内阅读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靡:无,没有 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术:经营生计的本领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稔:事物酝酿成熟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 农人告余以春及 B.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悟已往之不谏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门虽设而常关 D.会于西河外渑池 将有事于西畴1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序交代了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B作者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说明自己之所以就任彭泽令,是为生活所迫。C作者之所以辞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作者在序文中还告诉我们他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1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译文:_(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译文:_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宋史艺文志)【注】黾勉(mn min):努力。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写)书信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抵触,违逆 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1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子瞻“独好渊明之诗”理由的一组是()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其诗癯而实腴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A B 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译文:_(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译文:_四、语言表达(12分)20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曹操短歌行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科目9月第3周周考答题卡 姓名 班级 总分12345678910111213141617181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译文:_(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译文:_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译文:_(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译文:_20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曹操短歌行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一、基础巩固(6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恁地(nn) 玷辱(zhn) 酒馔(zhun) 搠倒(su)B连累(li) 髭须(z) 洗漱(sh) 剜心(wn) C提防(d) 彤云(tn) 庇祐(p) 仓廒(o)D赍发(j) 供桌(n) 央浼(mi) 模样(m)【解析】A项,“玷”读din,“搠”读shu;C项,“庇”读b;D项,“供”读n。【答案】B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熹微(x) 棹舟(no) 耘耔(z) 盈樽(zn)B轻飏(yn) 盘桓(hun) 出岫(yu) 流憩(q)C壶觞(shn) 遑遑(hun) 窈窕(tio) 庭柯(k)D翳翳(y) 靡途(m) 东皋(o) 熟稔(rn)【解析】A项,“棹”应读zho;B项,“岫”应读xi;D项,“靡”应读m。【答案】C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安分随遇而安鸦鹊无声 B尴尬 亲眷 贪脏枉法 碎琼乱玉C盘缠 迤逦 余音绕梁 交头结耳 D沽酒 忏悔 素不相识 吃饭防噎【解析】A项,鹊雀;B项,脏赃;C项,结接。【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解析】B项,棹:用棹划船。【答案】B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要在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上下_,尤其是要重视建立经常性的隐患排查机制,既要治标,也要治本。(2)T172次列车乘务人员巧立“资讯发布栏”,使过去旅客心存的_能够迅速得到解决,此事,在各列车中成为美谈。(3)虽然会议仅有半小时,却达到了两个小时的目的,与会者聚精会神,听完领导和各方人士代表的发言,既没有疲劳感,更没有_感,而觉轻松愉快。A工夫 疑惑 絮叨 B工夫 困惑 絮烦C功夫 疑惑 絮烦 D功夫 困惑 絮叨【解析】工夫:时间,时候;功夫:本领,造诣,武术等。在表示“时间”这个意义的时候,“工夫”与 “功夫”可以相互替代。困惑:感到疑难,不知该怎么办;疑惑:心里不明白,困惑。絮烦:因过多或重复而感到厌烦;絮叨:形容说话啰唆。【答案】C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许多人一直以为,宽容就是纵容罪恶,所以常常睚眦必报。这样,导致许多人终日生活在仇恨之中。当然罪恶一定要受到惩处,这样才显得天理昭然。B国际社会上,一些国家希望借中国的力量来制衡美国;也有一些国家则只要美国不为已甚,就希望同美国继续友好往来。C某国际运动品牌公开承诺,会在2020年前淘汰其供应链中所有有毒有害物质,身先士卒响应绿色和平的号召,带动纺织业做出“无毒”改变。D柯达有过这样自豪的口号:“你只要按下快门,其他的交给我们。”但对于今日的柯达而言,那些曾经的辉煌都已是明日黄花。 【解析】A项,天理昭然,意思是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B项,不为已甚,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C项,身先士卒,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D项,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答案】C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不仅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B由于建设规模大,建设经验缺乏,目前不少在建公租房项目存在设计不合理、成本控制难、后期维护不便等问题。C全国有90%以上的人观看春晚,可见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每年春晚的质量也成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D“7-23”甬温线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列控中心设备存在严重设计缺陷、上道使用审查把关不严、应急处置不力等因素造成的。【解析】A项,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金融机构落实存款实名制,而且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重要活动”。D项,结构混乱,应将“的原因”删去,或将“由”和“等因素造成的”删去。【答案】B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B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D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再次发生。【解析】B项,“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句式杂糅,去掉“应着力于”或“就要抓紧抓好”。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句首介词“据”。D项,否定失当,“防止”的应是“再次发生”,所以应去掉“不要”。【答案】A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和以往不同的是,在今年的全新调整中,各卖场都大胆舍弃先前的“大同小异”模式,极力走差异化路线,显示与对手的不同。B铬超标药用胶囊事件发生后,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对毒胶囊事件一定要防微杜渐,坚决严肃依法查处,确保人民群众利益。C“孩子的眼泪落在母亲心里,凝成了一根针”,每次读到这样精彩的句子,我总会抄在笔记本上。多做些寻章摘句的工作,对写作水平的提高肯定会有帮助的。D清明假至,芜湖烟雨迷蒙,轻风拂面,杏花掩映,细草多情,无需青箬笠,无需绿蓑衣,就这样栉风沐雨,让我们去尽情享受这生活的优雅与舒适。【解析】A项,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少部分不同。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防微杜渐: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此处“毒胶囊事件”已经发生且造成恶劣后果,故错。C项,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的词句,缺乏创造性。此处与语境不符。D项,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此处不合语境。【答案】A10,对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舟遥遥以轻飏木欣欣以向荣乐琴书以消忧聊乘化以归尽请息交以绝游 问征夫以前路农人告余以春及 眄庭柯以怡颜A/ B/C/ D/【解析】为连词,表修饰关系,不译;连词,表目的关系,译为“来”;连词,表并列关系,不译;为介词,译为“把”“拿”。【答案】C11.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乐夫天命复奚疑A既自以心为形役 B何陋之有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解析】A项,被动句;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省略句。【答案】B二、课内阅读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然有怀,求之靡途靡:无,没有 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术:经营生计的本领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稔:事物酝酿成熟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寻:不久【解析】C项,稔,庄稼成熟。【答案】C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秦亦不以城予赵 农人告余以春及 B.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悟已往之不谏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门虽设而常关 D.会于西河外渑池 将有事于西畴【解析】B项,助词,表修饰,相当于“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 项,均为介词“把”;C项,均为连词,表转折;D项,均为介词,“在”。【答案】B1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篇序交代了写归去来兮辞的原因。B作者以极其坦诚的态度说明自己之所以就任彭泽令,是为生活所迫。C作者之所以辞职,最根本的原因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D作者在序文中还告诉我们他任官职的时间及所取得的成就。【解析】D项,“所取得的成就”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交代任官职的成就。【答案】D1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译文:_ (2)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译文:_【答案】(1)亲戚朋友大多劝我出去做个小官,我自己也有这种想法,但苦于没有门路。(2)我的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能够收效的。挨冻受饿虽然很急迫,但违背自己的意志去做官,就会身心都感到痛苦。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绍圣四年十二月一十九日海康城南东斋引。 (宋史艺文志)【注】黾勉(mn min):努力。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 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 疏:(写)书信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 忤:抵触,违逆 D其必有以处之矣 处:立身【解析】迁,贬谪。要做对这个题,需借助上文语境进行推断,第一段说“东坡先生谪居儋耳”,这一句说“是时,辙亦迁海康”,所以“谪”和“迁”在这里应该同义。【答案】A17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子瞻“独好渊明之诗”理由的一组是()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其诗癯而实腴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A B C D【解析】与东坡追和陶渊明的原因无关,是东坡的具体做法,不能算是理由,是说明把和诗编成集子并抄录下来的目的。【答案】B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拉近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解析】C项,“性刚才拙”不是苏轼对陶渊明的评价。【答案】C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译文:_(2)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译文:_【答案】(1)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2)然而子瞻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才学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地图历史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做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他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如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出世的教训来。 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才学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写于绍圣四年十二月十九日于海康城南东斋。四、语言表达(12分)20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不同,梦想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请在所给课文中任选两篇,仿照横线前的语句续写两句话,与原句构成排比。曹操短歌行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痛恨种族歧视的镣铐和枷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自由和正义,渴盼黑人和白人平等友好相处;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仿写需要注意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形式上要求对仿写句多加审视,把握其句式结构特征;内容上要注意题干中提供的语境,不能脱离“梦想”这一主题。注意前后句之间要构成排比。【答案】(1)感慨如朝露般短暂易逝的人生,曹操的梦想是贤才和功业,渴盼贤才归附建功立业;厌倦黑暗污浊的官场,陶渊明的梦想是田园和山水,渴盼纵情山水乐天安命。(2)遭到权贵排挤而离开朝廷的际遇,李白的梦想是名山和仙境,渴盼寻仙访道笑傲权贵;痛感祖国大好河山沦陷敌手,辛弃疾的梦想是中原和英雄,渴盼北伐抗金收复河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