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限时训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136508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限时训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限时训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限时训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2月限时训练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24、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来源:来源:A遏制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25、根据下列文本材料所示内容,可以推断出的朝代是( )对前朝地方行政设置做出调整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出现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文体书写材料得到重大改进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26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统合功能”在政治上的主要作用是() A维护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D提高了官员素质27、下面是“中国国内总生产结构”表。表格数据实质上反映了()19141918年平均1933年生产额比重(%)生产额比重(%)制造业(近代制造业)85(13)1756(269)1177(454)1907(736)农业299617835235709商业服务业101206612522029A民族工业有所发展B小农经济逐步解体C商业和服务业发展D经济的近代化趋势28、学者钱乘旦曾指出:“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解决“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主要措施是( )A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B推行农业集体化C借助私人垄断资本 D加快国有企业改革291966年,当时被经济学界冷落的经济学家哈耶克(后为诺贝尔奖得主)在东京作演讲。谈到其自生自发秩序理论时,他激动地说道:“难道这一切不正是老子第57章的一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吗?”这说明他( )A赞赏日本经济奇迹 B错误解读老子思想C极力主张自由竞争 D要求政府降低税率30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我还是觉得,他们不能正确地划清个人和社会的界限。他们忘记了,削弱个人,不可能加强集体,如果束缚个人,那么集体也不可能获得自由。”其言论是针对 A罗斯福新政 B凯恩斯主义 C斯大林体制 D欧洲联盟31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对儒家思想发展之处在于()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反映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愿望C通过心性的理念将天命义理化 D用内在自省的方式寻求天人关系32、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写道:“十五世纪中叶到十六世纪初,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主要事实便是:教皇与世俗的宗教批评者之间的冲突是以容许新人的某种不敬神的精神进入僧侣统治集团为代价而得到避免。”与材料观点最为吻合的是A文艺复兴只限于社会上层,对天主教会冲击有限B宗教改革传播人文思想,冲击人们对上帝的信仰C人文思想的传播,缓和了教会与世俗社会的冲突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资产阶级与教会矛盾未激化33、杨慎在文字之衰中提到明代中期的文学评价,“宋人曰是,今人亦日是;宋人日非,今人亦曰非”。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未达到宋朝的高度 B.明代对士人的践踏消磨了文人的创作才能 C.程朱理学在明代取得了统治地位 D.明代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压制士人思想34美国学者让皮埃特斯在评价现代世界的某一现象时指出:对达沃斯精英和跨国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自由;对新兴经济体和高技能劳工,这意味着机遇;对最不发达国家则意味着风险和边缘化。皮埃特斯评价的是A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 B区域经济的集团化C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35、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 A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C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 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40(24分)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就出现了护照的雏形,当时出国只限于贵族、皇家使节等少数人,他们持有君主开具的身份证明或信物,如汉朝使节所持的“符节”、罗马使节的金戒指等,以表示其地位和权利,以便出使的国家给予特别的优待。到了17世纪,英国开始给所有的英国商船船长颁发护照。此时,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已经呼之欲出了。1791年法国宪法中,护照被认为是公民的权利之一,1792年的法令规定,每个迁移的法国国民必须有一本护照。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大部分国家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入境者必须出示本国护照。1914年英国首次实行本式护照,并规定所有公民出国必须申领护照,这种护照的形式也被他国采用。材料二:长期以来,中国并没有西方护照之概念,护照一词虽然最早在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出现,也只是政府为商人开具的一种集体信函。而且从保存的资料看,主要是为俄国商人入境所用,很少看到中国商人出境。到了近代,国门大开,外国人不用检查直入中国口岸。1858年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内地护照,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赴内地“执照由领事馆发给,由地方官盖印。经过地方,如饬交出执照,应可随时呈验,无讹放行如其无照,其中或有讹误,以及有不法情事,就近送交领事官惩办,沿途只可拘禁不可凌虐”。材料三: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年版、53年版、58年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年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xx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1)请依据材料一归纳从古至今护照的变化,分析20世纪初现代护照制度被普遍采用的历史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国商人很少出境的原因。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内地护照”的。(6分)(3)依据材料三,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8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4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清以来中国部分国礼一览表时间礼物说明14051433年郑和代表皇帝,“赏赐丝绸、金银、瓷器等珍贵礼品”;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四夷归附、万国来朝”,“贡品”包括象牙、宝石、珍禽异兽等17931794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乘坐“狮子号”等炮舰携带贺礼:天文地理仪器、蒸汽机模型、战舰模型等500多件,蒸汽机模型等贺礼被清政府束之高阁;乾隆帝赏赐丝绸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逾3 000件18531867年1853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将徐继畲瀛环志略中赞美华盛顿的文字刻碑送到美国,镶嵌在华盛顿纪念塔内。1867年美国政府将一副华盛顿画像作为官方礼物送给总理衙门大臣徐继畲1941年11月宋氏姐妹代表国民政府将熊猫赠与美国联合救济中国难民协会来源:1943年2月宋美龄将国宝邮票一册作为礼物送给罗斯福,并在美国发表精彩演讲19491950年毛泽东访苏,准备了山东大葱、江西金桔、西湖龙井、湘绣被面等礼品;苏联回赠了吉斯轿车等礼物1957年11月中国党政代表团访苏,带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机床厂、第一汽车制造厂等项目的模型,以及青花瓷等礼品1972年2月中国赠送美国白玉提红釉大瓶、苏州双面绣等礼品,还表示将向美国赠与两只熊猫;尼克松赠送了象征和平的瓷制天鹅1986年11月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在京举行,邓小平会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赠送面值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对方则赠送了纽约证交所证章xx年9月习近平将国产品牌中兴手机作为国礼送给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与会代表表格反映了明清以来国礼演变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趋势并说明其历史原因。(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选修(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通典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 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7分) 历史答案:24C 25A 26B 27D 28B 29C 30C 31C 32C 33C 34D 35A40.(1)从贵族、使节等少数人享用,变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护照的形式由多样到统一。(4分)历史背景:逐渐形成的世界市场推动了各国人员的交流,因此需要相应的制度来管理人员的流动。随着民主政治的实现,冲破了只有少数人享受护照特权的局面,公民都需要政府保护其合法权利。英法推行的护照新举措,伴随着其大同影响力,被世界普遍接受。(6分)(2)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2分)认识:这是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武力逼迫下的产物,便利了侵略势力深入内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对来华外国人的管理,也反映了清政府不得不按照近代国际通行法则办事,有助于外交的近代化。(4分)(3)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也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从护照的签发数量来看,80年代之前,由于计划经济和当时的政治氛围,加之长期处于同世界隔绝的状态,签发护照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联系增多,特别是在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的民众中,涌现了出国热潮,使护照签发数量剧增。从技术上看,90年代由于高科技的使用,改变了过去没有防伪手段的状况。护照的变迁折射了国家在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发展。(8分)41答:示例1:趋势:从性质看,从赏赐品、贡品逐渐转变为国家间交流的媒介。(4分)原因:近代列强侵华,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朝贡外交体制逐渐崩溃;欧美文明传入,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外交政策的影响。(8分)示例2:趋势:从构成看,送出礼品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彰显民族品牌,从送初级产品发展到送高科技产品;对国外科技成果型礼品从轻视到重视。(4分)原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民族工业水平提高;“一五计划”顺利实施;实行改革开放。(8分)(说明:指出一种趋势,史论结合即可。)选修【答案】(1)变化:唐朝官员退休年龄是70岁,明清时期退休年龄为60岁;(3分)退休带有强制性;(3分)清朝武官官职愈低,退休愈早。(2分)(2)目的:消除官吏终身制、世袭制;(2分)保持政治统治活力,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3分)加强专制统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