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13199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历史期末模拟试卷五 Word版含答案注意事项1.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3. 请将客观题的答案写在试卷第4页的答题栏内。第卷客观题(共7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美洲大陆的发现引起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 下列最早“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的葡萄牙人是() A. 迪亚士B. 亨利王子C. 达伽马D. 麦哲伦2. 1565年,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派“圣巴布洛”号大帆船满载亚洲的香料,从马尼拉运往墨西哥南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墨西哥银元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形成繁荣的“太平洋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形成,直接受益于()A. 迪亚士的远航B. 达伽马的远航C. 哥伦布的远航 D. 麦哲伦的远航3. 据统计,16至17世纪,美洲的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天花、麻疹、伤寒等外来病毒争先恐后地坐上了杀手的头把交椅。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印第安人体质羸弱新航路开辟后源自欧洲大陆的病菌传播印第安人对这些外来病菌免疫力低欧洲殖民者为消灭印第安人大量传播病菌A. B. C. D. 4. 马克思指出:“几乎独占了东印度的贸易及欧洲西南部和东北部之间的商业往来。它的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都胜过任何别的国家。这个共和国的资本也许比欧洲所有其他国家的资本总和还要多。”材料描述的是()A. 19世纪的英国B. 16世纪的西班牙C. 20世纪的美国D. 17世纪的荷兰5. 经过长期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于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斗争实质上反映了()A. 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B. 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社会制度的胜利C. 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胜利D. 海岛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6. 18世纪后期,澳洲的财富和机遇令英国人刮目相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移民,导致了澳洲经济生产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切使得澳洲各地的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以悉尼为例,1804年时,这是一处“遍地都是树桩和枯树”的营地;而到1810年,“来到悉尼湾的人会认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城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移民素质的不断提高B. 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C. 工业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D.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7. 下图为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重大发明,它们都()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发电机 内燃机A.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 促进了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C. 催生了新工业部门D. 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8. 有人认为,中国资本主义是头脚倒立、逆向发展的。是先器物、再制度、后思想。而英、法等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过程是先思想、再制度、后器物。材料中所述的英法等资本主义发展的“后器物”阶段应开始于()A. 新航路开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工业革命9. 19世纪,欧洲的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贵族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服饰流行;出现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时装;世界各地的服饰在欧洲销售。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世界的联系逐渐加强 机器生产和工厂制度推广 工人阶级日益贫困 封建贵族地位逐渐衰落A. B. C. D. 10. 下表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美国钢铁业统计表年份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家)808569工人总数(人)78 000272 0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额(美元)1 210 000 000590 000 000A. 行业竞争激烈B.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 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 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11. 下表为1928年4、5、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它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美国()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 311. 223. 961. 4现金20. 96. 211. 538. 6累计47. 217. 435. 4100A. 经济陷入萧条B. 人们购买能力提高C. 市场虚假繁荣D. 汽车生产盲目扩大12.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的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主要体现在()A. 整顿金融体系B. 调整农业政策C. 指导工业复兴D. 加强社会保障13. 1933年5月7日罗斯福面对全国民众第二次炉边谈话中说:“我们的工厂能够生产出超出我们消费能力的产品,同时我们却面临着出口需求下降的尴尬局面。”为解决出口下降问题,罗斯福新政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调整农业政策B. 扩大工业生产C. 实施“以工代赈”D. 实行美元贬值 14.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市场经济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知识经济”D.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15. “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材料观点最有可能出自()A. 生物进化论B. 共产党宣言C. 自由主义思想D. 福利国家思想16. 大国崛起中说:“凯恩斯还专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针对当时状况开出的药方是()A. 自由放任政策B. 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C. 国家干预经济D. 发展“新经济”17. 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A. “福利国家”制度B. 知识经济(“新经济”)C. 经济全球化D. 第三产业18. 俄国历史上某时期出现“农民生产的粮食比通常少了新政府则要求农民定期交纳,并要求工会派出军队到农村以武力采办粮食。”这一时期应是()A. 农奴制改革时期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C. 新经济政策时期D. 苏联解体时期19.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 余粮收集制B. 粮食税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 农业集体化20. 有学者认为俄国的某项政策“使全国变成一个大军营,把全国的生产和消费统统集中到国家手里,取消商品买卖,取缔市场,党内外均实行战斗命令制,引发农民的严重不满和坚决反抗”。为应对问题,后来政府实施了()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体制 D. 农业集体化21.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在工业化时期,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主要是指()A. 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为工业提供粮食、资金和原料B. 余粮收集制C. 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实行供给制D. 大规模开荒,提高粮食产量22. 斯大林曾经说:“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把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就是说,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和最分散、最落后的农民小商品经济基础上呢?不,不能。”这种认识所引起的后果不包括()A. 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B.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 实行新经济政策D. 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23. 1953年,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报告中,赫鲁晓夫认为农业落后的原因在于违背了“物质利益的原则”。因此他主张()A.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B. 废除农业集体化C. 大力推广种植玉米D. 大规模开垦荒地24. 1936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之经济生活,受国家所规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提高劳动民众之物质及文化水准,巩固苏联之独立并加强其国防能力。”20世纪30年代,在“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下,苏联()A. 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 迅速实现了工业化C. 日益僵化并走向解体D. 经济改革受到挫折25. 直到xx年12月克林顿任期结束时,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112个月,超过了美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增长期。特别是1996年起,年实际增长率达到4%,而且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xx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为4.2%和1.9%。支撑美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因素是()A. 经济全球化B. 国家干预经济C. 信息技术革命D. 福利制度26. 2015年4月25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欧洲联盟A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银行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 27.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 “最好的时代”理解准确的是()A. 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B.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C. 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D. 缓解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28. xx年APEC会议,于11月中旬在北京召开。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在这个主题下有三个重要的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材料表明APEC()A. 顺应经济全球化而不断发展B. 既是经济合作组织也是政治集团C. 成为最发达的区域经济实体D. 是中国主导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29. 康德曾预言:“国际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有权威的、对所有主权国家都具有约束力的体系。”当今世界哪一个区域集团组织越来越接近于康德的预言()A. 欧洲联盟B. 世界贸易组织C. 联合国D. 亚太经合组织30.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认为()A. 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B. 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C.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D. 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二、 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每题2分,共10分)31. 17世纪以来,荷兰与英国相继崛起,两国崛起的相似因素是都通过垄断性贸易公司开展殖民扩张。()32.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一些大企业放弃了资产阶级一贯倡导的自由竞争原则,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33.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34.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作了一些调整,并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重工业。()35.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是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第卷主观题(共30分)三、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无论哪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发展,关心农民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就业人口比重材料二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农业调整法。随后,农业部在华莱士(农业部长)领导下开展了严厉的限产措施农业部在华莱士的领导下先后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信贷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以加强对农民的信贷扶持与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创立的农业常平仓制度、现代农业信贷系统、新的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农业科研体系等,随后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王祖奇亨利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材料三1920年8月,在坦波夫省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领导人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安东诺夫而得名,在苏联史书上叫作“安东诺夫叛乱”。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粮食征收制!”、“自由贸易万岁!”。郑异凡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起因之一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帮助农民渡过经济大危机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什么深远影响?(3分)(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苏俄爆发“安东诺夫叛乱”的政策因素。农民提出的口号后来是如何实现的?请说明理由。(3分)(4)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建设现代化农业有何建议?(2分)37. 20世纪以来,苏俄、美国进行了各自的实践,开创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社会改革经济发展的模式。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门径。”苏联史材料二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三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四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 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岳麓版新课程教材历史必修二请回答:(1) 材料一是针对当时苏俄实行的什么政策而言的?材料二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政策变化的原因。(3分)(2) 根据材料三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3分)(4) 综观两国对经济的调整与完善过程,其手段有何共同之处?从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四、 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题10分)38. 在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程中,世界各国对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该政策的实质是什么?(2分)(2) 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危机,美国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请指出“新”在哪里?对战后西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怎样影响?(2分)(3)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推行“新经济体制”。该举措“新”在哪里?(1分)(4)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什么?我国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3分)(5) 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认识。(2分)一、 单项选择题1. C解析:第一个到达亚洲的印度航海家是达伽马,故C项正确。2. D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D项正确。3. C4. D解析: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根据“独占商业往来”“海运业胜过任何别的国家”可知此国海上运输业发达,据此可知答案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A、B两项都与“共和国”这一限定不符,C项则不是靠“工场手工业”崛起的,都予以排除。5. B解析: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政治前提。6. D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展开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故D项正确。7. A解析:材料中蒸汽机、发电机和内燃机都提供动力的作用,故A项正确。8. B解析:器物指的是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即机器大生产,开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9. B解析: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结果。这一现象和工人阶级贫困关系不大,故选择B。10. B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垄断组织,其最大的特点是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11. C解析: “未成交”数字说明是虚幻的,属于市场虚假繁荣,故C项正确。 12. C解析:失业问题主要通过复兴工业的措施来解决,故C项正确。13. D解析:解决出口下降问题属于国际贸易问题,与国内政策没有多大关联,故D项符合题意。14. B解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是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体制。15. 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福利国家思想主要是指国家应当采取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以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故D项正确。16. C解析: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17. B解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推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知识经济”。18. B解析:材料反映苏俄在农村强制实行的余粮收集制,这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B项正确。 19. A 解析:“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说明实行余粮收集制,故A项正确。20. B解析:为了应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农民不满和反抗,后来政府实施了新经济政策,故B项正确。21. A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由“殖民地”可知题干强调不合理的过度的索取。斯大林的工业化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故A项正确。22. C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要求“建立在最巨大、最统一的社会主义工业基础上”,1928年后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体制。23. A解析:赫鲁晓夫改革从农业开始,主要是提高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24. B解析: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国家所规定国民经济计划之决定及指导,以期增进社会财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完成工业化。25. C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美国新经济模式,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故C项正确。26. C解析: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只有世界银行,故C项正确。27. A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故A项正确。28. A解析: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可知APEC是在不断发展的,这种发展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故本题应选A项。29. A解析:欧盟是区域集团组织中合作程度最高的,且对成员国有约束力,故选择A。30. A解析:根据“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可知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前提条件是部分地区经济一体化,故A项正确。二、 判断题31. A32. B33. B34. A35. B三、 材料解析题36. (1) 趋势:农业人口和服务业人口减少,工业人口增加;原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2分)(2) 措施:严厉限产;加强对农民的信贷和政策扶持;提高并稳定农产品的价格。影响:建立了美国现代农业制度,促进农业持久繁荣。(3分)(3) 政策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3分)(4) 大力发展工业化,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完善制度保障;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任两点2分)37.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分)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1分)(2) 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转变为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2分)(3) 扩大就业;为工业发展提供动力和原材料;保护农田;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提高当地居民收入。(任意三点得3分)(4) 共同之处:把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启示:经济发展模式要因时而变。(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918年”以及“余粮收集制”等信息可以判断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二小问根据时间等信息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其原因。第(2)问理解材料的含义,即政府对经济政策的变化。第(3)问结合罗斯福新政的措施说明。第(4)问紧扣经济的调整进行比较,并上升到理性认识。四、 问答题38. (1)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2) 美国:国家干预经济。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分)(3) 加强工业生产的经济刺激。(1分)(4)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5) 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突破传统束缚是经济体制调整和创新的前提;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任两点,得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