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7145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都城是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的集结地和辐射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 A学术文化的活跃 B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 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工商皆本的思想2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具有世代传习的特点。如元稹织女词:“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这种传习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是手工业市场的狭小迫使手工业劳动者以此自卫自然经济封闭保守性的影响保证了手工业成品的工艺水平 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3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政府对贸易的控制加强C.白银成为一种主要的流通货币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4明朝万历中期河南巡抚钟化民奏:“臣见中州沃壤,半檀木棉,乃棉花尽归商贩,民间衣服率从贸易。”这反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5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右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A西班牙、英国B葡萄牙、荷兰C法国、荷兰D荷兰、英国6.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对外国作品的兴趣从纯科技转向制度和政治方面。”造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洋务运动的失败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危机加剧 文学革命开展A B C D7下表是中共中央为1962年制定的粮棉产量指标。其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建设中会议粮食产量指标棉花产量指标1956年中共八大2500亿公斤4800万担1958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7500亿公斤15000万担A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B出现大跃进运动C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实施“一五”计划8.下图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发展农业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都是对农业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都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A.B.C.D.9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 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10以下是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统计表。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年份国别18201875191319261931195219651985英国45550041717617美国3445405033205396735A技术革命进行期间两国关税降低 B经济危机爆发导致贸易保护加强C税率越高表明贸易自由程度越高 D经济实力越强导致进口关税越低1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居,计十家而七其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这种社会现象表明A商品经济增强了私有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C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打破 D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12.书院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教育机构,也是思想家的讲学之地。下图是唐、五代至明代全国书院数量曲线图,图中两个增幅较大时期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王安石改组太学,推行考试新法B.理学的形成与发展C.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3.下面所列均是孔子的主张,其中一项是直接针对执政者提出的。这一项是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克己复礼” D.“使民以时”14“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制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一论断评价的是A孟子“仁政”学说 B苟子礼法并施主张C韩非法家思想 D董仲舒新儒学15服饰是时代的特征的折射,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下列选项中与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16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17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男女平等 唯物主义 工商皆本 实行众治 A B C D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19“一切生活现象皆是由上帝设定的,而如果他赐予某个选民获利的机缘,所以虔信的基督徒理应服从上帝的召唤。你须为上帝而辛劳致富,但不可为肉体、罪孽而如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最有可能是( )A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 B明末清初到中国的天主教传教士C路德教派的教徒 D加尔文教派的清教徒20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西文化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21在上海世博会的意大利馆内展出了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位画家曾宣称“画一个苹果和画一位圣母具有同等的价值”。这些画与传统绘画的本质区别在于 A不再是以宗教人物作为题材 B体现生命的真实而非神 C反映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 D借以对黑暗社会的批判22“我考虑我自己”是法国思想家蒙田(15331592)说过的一句名言。它之所以能在欧洲广泛流传,主要是因为它A. 是人类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表现 B.表现了对意志和个性的向往C. 体现了自我意识和极端个人主义 D.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23晚晴洋务重臣张之洞撰写的劝学篇分内外篇,内篇有同心、教忠、明纲、宗经等篇目,外篇有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等篇目,强调“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由此可见,张之洞旨在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 具有富国强兵的愿望放弃“中体西用”的思想 开创学习西方的先河A B C D2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著作反映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探索成果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5“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主张出现在A古希腊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26“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据此,美国确立了中央集权制 分权制衡原则 联邦制 两党制A B C D27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28. 1762年,约翰威尔克斯开始发行苏格兰人报,其中第45期刊出一篇文章,激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本人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光火,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威尔克斯是议员,享有特权不受逮捕,但乔治三世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他的议员资格。各阶层人们开始支持威尔克斯。“威尔克斯与自由”成了当时流行的口号。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下议院履行了对国王负责的义务 乔治三世的做法符合权利法案议员享有司法豁免权 “威尔克斯与自由”呼唤民主与公平A. B. C. D. 29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A废藩置县 B解放农奴 C文明开化 D中体西用3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邦认为,“虽然这场双元革命更精确地说是法国政治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载体和象征是法、英两国,但是我们不应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看做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他强调的是 A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密切关系B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C政治进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的世界意义二材料解析题:(31、32题,共40分。)31(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十九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后,中国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机船矿路”。“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为了制造“机”、“船”,修筑铁路,钢铁的生产也突出出来。这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都是追赶时代的。可以说,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中国百年投资结构之联想(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4分)材料二:“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后又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李鸿章“其(李鸿章)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故曰:李之受病,在不学无术。故曰: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转变与实践。(2分)梁启超为什么说李鸿章“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4分)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资本的严重不足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人口众多,积累非常有限(1949年美国中关关系白皮书甚至断言中共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劳动力是文盲,科技人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而资源的不足,一是表现在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同时也严重缺乏可以用来出口换汇的木材、石油、矿石等。在这种情况下,同时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和大国的统一和安全,1958年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3)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历史背景,说出当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4分)材料四: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第一条经验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第二条经验是,所有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都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改革,不像俄罗斯照搬西方经济教条;第三条经验是,政府推广政策时采取“循序渐进”的做法,(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是什么?(2分)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如何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并做到“循序渐进”的?(4分)32(20分)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左右。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他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材料二: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6-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8分)(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他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6分)(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写史实即可)(6分)三选修部分(15分)33、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沙皇宣布自法令公布起,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农民获得份地时,必须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土地赎金的20-25,其余款项由农民在49年内逐步还本付息。材料二: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公部省,作为全在负责推行殖产兴业的领导机关。1873年11月政府又成立了内务省,与公部省配合,共同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从80年代中期,在日本出现了早期工业革命的浪潮。材料三:维新改革的动力是西化。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商业还有海军以英国为模范;法制方面以法国为蓝本;军事以德国为榜样;大学归功于美国。同时,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从1875年的500-600人,上升到后来的3000人左右。意识形态的选择比较困难,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奉新一中xx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学校 姓名 学号 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材料解析题:(31、32题,共40分。)31(l)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及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特点。(4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李鸿章洋务思想的转变与实践。(2分)梁启超为什么说李鸿章“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4分)(3)根据材料三所提供的历史背景,说出当时我国在工业化道路探索上的实践活动及其影响。(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是什么?(2分)并说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如何以中国特殊国情为基础并做到“循序渐进”的?(4分)32(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8分)(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他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6分)(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写史实即可)(12分)33(1)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基本要素有哪些?据材料一、二,两国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过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5分)(2)在1870年后,日本政府在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哪些特点?(4分)(3)明治维新成功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6分)奉新一中xx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