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6477 上传时间:2019-12-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专题三 虞美人 蝶恋花 雨霖铃 声声慢第1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万年。好诗已几乎被唐朝诗人写尽,宋人只有另辟蹊径。于是又一朵奇葩宋词在中国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绽放,与唐诗争奇斗艳。【作者简介】1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五代南唐李璟第六子。徐州人。北宋建隆二年(961)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五代的南唐战乱较少,经济发展较快,但因统治者沉湎于宴乐逸安致使国势危殆。李煜即位后即向北宋称臣纳贡,以求偏安一方,生活上穷奢极欲,政治上既不甘心应命入朝北宋,又无治国良策,反而听信谗言,诛杀直言进谏的潘佑、李平等人。公元975年,南唐被北宋所灭,李煜被俘。环境和身份的急剧转变,深刻影响了李煜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悔恨、怨痛、想挣扎而又无能为力的内心矛盾。以亡国为界,李煜的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之词,多反映帝王的荒淫生活和颓废思想意识,风格绮丽柔靡。国亡后,在“日夕只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所谓的苏、辛“豪放”派打下了基础,成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2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抚州)人。7岁能属文,真宗景德初年(大约14岁)以神童召试,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得到皇帝赞赏,赐同进士出身。仕真宗、仁宗两朝,历任右谏议大夫兼侍读学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宰相。他的诗词当时声誉很高,文字典丽,音调和谐,承袭南唐风格。他的诗文追崇“西昆体”。晏殊词主要表现富贵人家的景致气象及闲愁闲绪,承南唐传统,为北宋初期一大家,尤承冯延巳深婉含蓄的风格。3柳永(?约1053),字耆卿,初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山西),后移居崇安(今属福建)。于宋仁宗朝,尝有鹤冲天词云:“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闻而使之落榜,曰:“何要浮名,且去填词。”由是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此后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改名后,方于景祐元年中进士,历余杭令盐场大使,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卒于襄阳。死之日,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于南门外。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创制了大量的慢词。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4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其词风格低回婉曲,凄苦深邃,艺术成就很高,是著名的“词家三李”之一。【背景探寻】1虞美人的作者李煜是位亡国之君。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失陷,南唐后主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日子。春花秋月使他触景伤情,回想昔日南唐的宫廷生活,愁苦万分。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写下了这首词,命乐伎在他的生日七月七日之夕演奏。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么,它等于是李煜的绝命词了。2宋初百余年间,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出现了一个暂时的承平盛世。晏殊早年显达,诗酒成为他生活的中心。晏殊的词作善于造语,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苦心刻画而又不显斧凿痕迹的丽句,在他的词中多见。他在写景方面具有特色的作品比较多,影响较大。相传,昔年陈州有一女妖,自称为孔大娘,每至昏夜入于鼓腔内与人言,她尤其知道未来的事情。晏殊在陈州时,刚刚写好一首小词,还没有修改出来,而孔大娘却已能歌咏了。此事类似神话,但足以说明晏殊诗词艺术的魅力。3雨霖铃一词是词人柳永中年漫游江南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他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的慢词,使宋词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首词的词牌名雨霖铃,是取唐时旧曲翻制的。据记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乱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勾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以寄恨焉”。也写作雨淋铃。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牌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可谓尽情尽致地写出了委婉凄恻的离情。4李清照写这首词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后南渡;志趣相投的丈夫病逝;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其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作。【文本素材】千古愁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寻觅的是什么呢?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的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幸福的爱情和美满的家庭,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那时人们信奉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甚至连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人愁。是啊,国愁、家愁、情愁,“怎一个愁字了得”!【课外链接】白岩松:解读“幸福”的人10年前,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出版,曾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响。“痛并快乐着”这5 个字不仅仅是白岩松心情的写照,也是当时人们的普遍感受。10年之后,他的新作幸福了吗?再次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说10年前痛并快乐着透出一种乐观和坚定的态度,那么10年后幸福了吗?就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忧郁。深谙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历史潮流密不可分的白岩松,作为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了10年来发生在每个中国人身边的大小事情,以及“名利场”中的冷暖百态。改革开放30余年,最初的20多年,目标很物化:温饱、小康、翻两番。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幸福寄托到物化的未来身上,但是到了最近10年,随着这些物化的目标陆续实现,中国人也逐渐发现,“幸福”并没有如约而至,反倒是抱怨、不安、焦虑甚至暴力因子充斥在各个阶层的人群之中。人们似乎除了幸福什么都有,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试图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解读“幸福”这个看似简单却重大的命题。白岩松担当着这个时代热忱的发问者和冷静的思考者的角色。我们也能从他的讲述中看出时代前进中的某些欣喜与无奈。运用角度幸福人生思考者痛苦与快乐【美文欣赏】斜风细雨不须归管它满城风絮也好,风浸纸窗也好,斜风细雨不须归。走在雨雾氤氲的街道上,踏着潮腻的路面,拥抱纷扬的雨丝,亲吻一颗静谧的心。我们生活在城市的繁碌与匆忙中,在万千的呵护、期许之下寻找一条心灵的出路,家与学校的两点本就可以构成我们生活的全部,然而我们还需要一处心灵的栖息之地,终日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中,生活在这机械的生活中的疲惫的我们,真的需要一份宁静的恬然。我们注定了无法逃离这个社会,不可能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于是我在雨中寻觅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喜欢在细雨的夜晚独坐一方清池的旁边,看雨水将水中的灯的倒影打碎,泛起层层涟漪,渐次扩散开去,传递一份久远的呼唤,那来自心底的呼唤。喜欢信步在微雨的巷道,脚尖敛起些许水花,体味着雨点纷舞的悠闲与落地的欢欣,用面庞去迎接雨的祝福,感受那传遍全身乃至透彻心灵的一丝清凉。也喜欢独倚小楼,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品味人生无限的永恒。在“落日成夕凉,开轩卧闲敞”中拒绝“风撼云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的豪迈。雨是从容的,它让我们的心在它的引领之下失去了往日的烦躁与焦躁,充盈的是漫溢的希望。在无限膨胀的升学压力下,我找到了一方可以释怀的天空,可以豁然的清泉。窗外的雨还是淅淅沥沥地飘,教室里的我还要奔向远方。手中的湿巾俨然可以挤出水的空旷。安静的考场里,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雨,依旧飘扬。风,继续吟怀。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心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点评我们所说的“意境深远”,包含三个要素:一是有情境,二是典型性,三是有情感。此文都具备。本文的意境正如夜晚清池泛起的层层涟漪,清纯静谧、恬然优美,作者用了一系列精致的意象精心构筑了这个意境,令人忘俗。细雨的夜晚,独坐一方清池;独倚小楼,聆听雨点美妙的韵律;还有坐在教室里,静看窗外下着的雨等等,“象”与“境”得到了和谐的融合,诗情画意,意境幽远。正如一个撑着油纸伞漫步在江南雨巷中的清纯少女在向你娓娓倾诉,让你不忍拒绝她那柔柔的情丝和直白的心意。你看,在“安静的考场里,空气随手一抓,都是一种紧张”的氛围里,她还幽幽地说“雨,依旧飘扬。风,继续吟怀”,你难道不心旌摇荡?读罢此文,那泪的苦涩,心的忧郁,都在这细雨中涤净。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为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注音虞美人()李煜()雕阑()玉砌() 槛菊() 彩笺()骤雨() 凝噎() 暮霭()乍暖() 憔悴()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3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含义虞美人:_春花秋月何时了:_小楼昨夜又东风:_雕阑玉砌应犹在:_问君能有几多愁:_槛菊愁烟兰泣露:_罗幕轻寒:_明月不谙离别苦:_欲寄彩笺兼尺素:_雨霖铃:_骤雨初歇:_都门帐饮无绪:_留恋处:_兰舟催发:_竟无语凝噎:_暮霭沉沉楚天阔: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此去经年:_便纵有千种风情:_凄凄惨惨戚戚:_乍暖还寒时候:_最难将息:_怎敌他、晚来风急:_雁过也:_旧时相识:_憔悴损:_怎生得黑:_这次第:_一、初步感知1试概括虞美人上、下阕的内容。2蝶恋花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是如何表达的?3概括雨霖铃上、下阕的内容。4概括声声慢上、下阕的内容。二、深层探究5虞美人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虞美人这首词主要采用了哪些表达技巧?7蝶恋花第二句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的联系吗?8雨霖铃这首词有哪几处写景?有何作用?9.声声慢这首词中有多处叠词运用,找出并分析其表达效果。三、技法迁移融情于景的手法文本回顾雨霖铃将“多情”与凄凉的清秋傍晚景色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诗意的境界,从而表达了作者缠绵悱恻的离别情绪。如词开头不仅写出了离别的时间、地点,更重要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做到了字字含情。技法点拨怎样融情于景?(1)运用修辞,让景物有情。大自然中的景致是没有情感的,但只要我们运用拟人的手法,便可化无情为有情。(2)斟酌词句,让语言含情。要力求用好每一个形容词,使景物神态毕现;用准每一个动词,使景物活灵活现。(3)让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进行间接抒情能产生含蓄美。但当情不可遏时,直接议论抒情能形成气势美,增强感染力。迁移运用请结合下面语句,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根据要求完成题目。早晨,太阳放射出光芒,树上的鸟儿鸣叫着,树下的流水流向远方。(1)情景一: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欢快的情绪。(2)情景二:要求扩展后的句子要抒发主人公苦闷伤感的情绪。答案基础梳理1yylnqjinjinzhuyizhqio cu2不堪忍受湛蓝勘探戡乱夜阑人静无耻谰言波澜斑斓恋爱山峦痉挛孪生堆砌沏茶门槛滥觞信笺栈道因噎废食懿德账簿蚊帐3这里是词牌名,借用项羽的宠姬虞美人之名。春花秋月:春去秋来,岁月更替。了:了结。春风。雕阑:雕花栏杆。阑,栏杆。玉砌:玉石台阶。“雕阑玉砌”代指故国的宫殿。假设词,其实是自己问自己,犹言“为问”。栏杆。丝织的帷幕。熟悉,知晓。笺:写信或题词用的纸。尺素:汉代用素绢写信,通常为一尺长,称为“尺素”。后来成了书信的代称。霖雨。骤:急速。初:刚刚。都门:国都之门。帐饮:在郊外设帐饯行。绪:心思,心情。的时候。古代传说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本文是对船的美称,借指船夫。哽咽。深厚的样子。那堪:怎么忍受。冷落:凄凉冷落。年复一年。情意,当指男女相爱的情怀。情,一作“流”。忧伤的样子。乍:忽然。还:又。休息,调养。抵挡。言雁过伤客心。赵嘏寒塘诗:“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吴均赠杜容成:“一燕海上来,一燕高堂息。一朝相逢遇,依然旧相识。”这是说两燕相逢曾相识。枯萎凋谢。怎么。光景,情形。文本互动1上阕由自然景象引发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感慨。下阕抒发物是人非、愁绪绵绵的心情。2这首词上阕描写离恨之苦,下阕描写女主人公在离别之后的伤痛心情。上阕移情于景,选取眼前景物,注入女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阕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女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3上阕写别时悲痛欲绝的情景。下阕继续悬想别后只身漂泊的情景,使痛别之情更为浓烈。4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下阕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写眼前之景,以写痛苦之深。5词人寓于词中的是故国之思、失国之悲、亡国之痛。词人身为阶下囚,良辰美景徒然勾起的只是他对故国、对过往岁月的怀恋。他借这些景、这些事来抒发对往昔帝王生活的怀念、感伤之情。6衬托手法:“春花秋月”是多么美好,作者却盼“何时了”,以美景来衬囚牢之痛;“东风”即春风,春风又来,春天又到,却反衬出“不堪回首”的嗟叹;以“雕阑玉砌应犹在”来反衬“只是朱颜改”。虚实手法:“春花秋月何时了”是实景;“往事知多少”由实入虚,表明词人已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含有韶光易逝的感慨;“小楼昨夜又东风”是实写,而“故国不堪回首”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作者又沉入对往事的回忆中了。比喻修辞:“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表现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7这两句的大意是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清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这两个意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说是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8(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作用:描写眼前景,交待离别的季节、地点、时间、天气。(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用:突出了前途渺茫,音讯隔绝。(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用:刻画出别后的凄清冷寂。总结:三处写景,异曲同工,眼前景清冷萧索,想象景空旷压抑,别后景凄惨悲凉,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恰到好处地体现出词人离别时的落寞情怀。9本词中多处运用叠词,将词人的愁绪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体现出不事雕饰的本色。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又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词,极富“顿挫凄绝”之感。当作者正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不能自抑!迁移运用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