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八)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513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八)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八)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八)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周练(八)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叶嘉莹教授幼承家学,熟读古籍,打下扎实国学根底;大学时代师从中国古典文学名师顾随,文学造诣更上层楼;中年时代到西方国家教学,与西方学者交流,阅读大量西方文艺理论著作,将西方文艺理论引入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对词做出歌辞之词、诗化之词、赋化之词的精微分辨,对词体的美感特质做了推源溯流的说明,匡正了传统词学评赏词作方法的偏颇,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叶教授取得超越前人的文学成就原因在于改进评赏词作方法,批判和否定了古典诗词格律以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有益成果为条件有利于帮助广大读者深入体悟中国古诗词特有的美感特质体现了在文学研究中坚持厚今薄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B C D2. “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高情逸思,画之不足,题以发之”。这表明绘画是语言艺术,诗歌是造型艺术 文化创新的源泉在于诗画艺术结合文学和艺术可以相互渗透相互借鉴 诗歌创作和绘画创作可以相互融通A B C D3.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地名命名出现很多问题:乱取名、取怪名、取洋名,命名随意性增大;街区、道桥、车站以人名、企业名、商标名、产品名命名问题比较突出,命名商业化、庸俗化;一些房地产建设项目杜撰虚拟的“广告名”开展营销,“一地多名”、“贪大求洋”、“名不副实”问题严重;在城市不断建设扩张的同时,不少历史地名逐渐被弃用。上述种种乱象说明, 地名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城市重要文化资源地名是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是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在地名命名中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地名文化内涵地名命名必须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杜绝与商业的联系4.我国某公司在北欧谈判一高铁项目,即将竞标成功之际,却因我方翻译技术文本的错误而被对方技术专家否定。比如,将刮雨器翻译成抹布。至今,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英文版中国高铁标准规范,各家企业“出海”均是自行翻译,无所依从,技术文本与商务文本的质量远远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翻译人员学的是哑巴英语、中式英语,不可能做到准确翻译翻译人员技术知识不足,缺乏实践中的体验,造成翻译错误外方技术专家为保护本国文化过分要求技术文本翻译的质量我国高铁企业间合作不够,学术界和政府给予的支持不充分A B C D5.一曲小苹果火遍神州大地,成为xx年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神曲。朗朗上口的歌词,简单明快的曲调,最炫民族风般的旋律,江南style般的舞步,小苹果想不火都难。这说明文艺创作应该A兼容并包 B继承传统 C迎合大众 D抄袭模仿“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某电视台中华好诗词栏目的热播,又掀起了一场传统诗词文化的饕餮盛宴。回答69题。6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巧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巧妙结合,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该节目的热播说明传统文化都应该发扬 科技进步会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创新要面向广大人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A B C D7.之所以要弘扬古典诗词,是因为古典诗词A.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C.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D.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8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A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B由文人墨客主导C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D由朝代更迭决定9中华好诗词栏目在台湾也受到热捧,几个台湾选手更是表现出色。文化上的同根同源,是任何政治分歧也不能抹杀的。这说明A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B中华诗词是维系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C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政治对文化有深刻的影响10在北方某超大城市的一个过街天桥上,一位退休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打扫路人留下的垃圾。他的事例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一些年轻人随后也加入这一行列。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和友善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C传统道德早已在继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D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环境11古语云: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这体现了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的关系。下列表述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B文化竞争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C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会更加完善D文化生产的发展壮大,文化领域会出现新兴的产业和部门12很多人都有种感觉,身在他乡为异客,如果听见自己熟悉的方言,会感到亲切、激动。由此可见方言A是价值符号,不可替代B具有地区特色,是发展的标志C是生活语言,表达思想D是一种民族文化,具有凝聚力13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二战中被屠杀的死难者,已成为国际惯例。xx年我国设立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设立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是为了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激励当代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 传承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ABCD14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每到春节人们都要写春联,贴春联。今年临近春节,某班老师写了一句上联“千古江山今朝新”,要求学生写出下联,既要符合写作要求,又要符合联中的哲理。下列最恰当的是A万事如意步步高B百年岁月当代好C日丽风和河山绣D春满人间百花艳15.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着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厚的历史底蕴,将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增进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这表明A.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必然促进社会发展 B.文化与经济、政治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C.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D.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都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16.xx年以来,在北京10条地铁线上的160个车站,每日有5个时段播放古典音乐作品。也许很多旅客没在意,但这些作品中的精神营养正悄然渗透到每个人的心中。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的特点。A.潜移默化 B.深远持久 C.博大精深D.兼收并蓄 17.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两大瑰宝。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多追求人工与自然的高度谐调,西方造园则多致力于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但两种园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模仿。这表明东西方园林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相互借鉴中渐趋融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体 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 18.面对城市人口密度大和公共文化空间不足、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北京市各级政府通过挤、挪、改、买等方式,建设各种公共文化设施;借助有线电视等科技手段,推送公共文化服务“菜单”,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和选择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上述做法表明群众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体现了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是政府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动表现 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A. B. C. D. 19.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建立自然人、法人统一代码,建立黑名单制度xx年以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引领社会发展 弘扬传统美德,提升公民修养弥补市场失灵,避免经济波动涵养道德环境,维护市场秩序A. B. C. D. 二、简析题1. 许渊冲教授一直致力于为使用汉语、英语和法语的人们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他把众多中国经典和诗词曲赋翻译成英语、法语介绍到国外,使外国读者感受到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的魅力,体会到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妙,领悟到诗经楚辞论语老子中的内涵;他把雨果、司汤达、福楼拜、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使中国读者感受到欧洲社会的风貌。至今,许渊冲已出版中、英、法译著120余部。xx年,国际翻译家联盟授予许渊冲xx“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许渊冲文学翻译工作的意义。(10分)2 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材料世界遗产委员会表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xx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在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方面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何意义?3.从古今融合的水立方,到淡泊宁静的雁栖湖,从君子大观的中南海,到沟通世界的太平洋。xx年秋天在北京召开的APEC会议,再一次把世界的目光聚焦到中国。 材料 有朋来自远方,穿上节日盛装。APEC期间各国领导人穿上了传统的中式服装。如开襟,商代出现,盛行于唐宋;立领对襟,明代出现,盛行于清。面料采用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宋锦。手工制造的宋锦产量极低,借鉴机器印花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结合中式服装设计,指出其中渗透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4.端午、中秋、清明、重阳等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内涵。调查发现,许多青少年不但对传统节日热情不高,对其中蕴含的“说道”也知之甚少。如何通过传统节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青少年“爱过”“会过”传统节日,并过出“门道”和“内涵”,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课题。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破解上述问题提出三点合理建议,并说明建议的理论依据。建议一: 。理论依据: 。建议二: 。理论依据: 。建议三: 。理论依据: 。周练(八)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CDCDADCAADC1213141516171819202122DCCBADCD1、许渊冲致力于东西方文化典籍和经典著作的中英互译、中法互译,促进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使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走向世界;(2分)促进了欧洲文学和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西方社会的风貌;(2分)促进了东西方文学、文化、翻译事业相互交融,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2分)有助于中国人增强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2分)有助于加强对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分)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研究人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利于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性;有利于研究东西方文化融合、交流的进程;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化竞争力。(6分)3、文化具有继承性。服装设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服装设计理念。(2分)文化具有民族性。无论面料或式样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利用先进设备,提高和改进传统手工宋锦的制造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效率。(4分)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建议一:学校和社会以多种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理论依据: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建议二:组织开展生动的节日文化活动,让青少年亲自参与并体验。理论依据: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建议三: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宣传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力度。理论依据: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具有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建议四:在继承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创新节日形式或仪式。理论依据: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考生若从其他角度回答,有理有据亦可得分,每个建议1分,理论依据科学且与建议相对应,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