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399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物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线粒体受损伤,会影响人的红细胞吸收KB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胰岛素的分泌需要耗能解析:人的红细胞内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A错误。答案:A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B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C主动运输既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也要依靠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解析: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进入细胞,离子和有些较小的物质(如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答案:C3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对这一过程的认识正确的是()A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B消耗ATP,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C不消耗ATP,吞噬的动力来源于膜的流动性D不消耗ATP,吞噬过程的实质是病原菌的入侵解析:吞噬细胞能够吞噬衰老的细胞以及侵入人体的病原菌是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识别功能。答案:B4下图为细胞膜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B代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B在ae的五种方式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物质A的种类D图中编号a代表葡萄糖进入所有细胞的过程解析:图示中A是膜上的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蛋白,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A正确;a、e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因此代表被动运输的是b、c、d,B正确;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细胞膜上的载体有关,C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D错误。答案:D5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中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单位:mmol处理前用鱼滕酮处理后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5115135Mg2351.41.81.4351.4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从表中分析在没有进行处理的时候细胞内的K和Mg2的浓度都比较高,而在用鱼滕酮处理之后,K和Mg2含量减少了,说明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A正确;用乌本苷处理后,K的吸收仍受到影响,而Mg2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C正确;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人体成熟的红细胞通过无氧呼吸提供能量,D正确。红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答案:B6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C图乙所示是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解析:图甲、乙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二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图乙所示为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B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符合图乙所示的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特点,C正确;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方式是胞吞,与图乙不符,D错误。答案:C7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Ca2、Mg2、SiO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3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不能说明()A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B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需求量大,对Ca2需求量小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解析:由图可知,培养液在培养两种植物后,同种离子的浓度所发生的改变不同,说明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吸收量不同,A正确;同一植物的培养液中不同离子的浓度改变量不同,说明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量是不同的,B正确;与番茄相比,水稻培养液中SiO的浓度下降较多,说明水稻对SiO的需求量大,Ca2浓度稍高于初始浓度,而番茄培养液中Ca2浓度远远低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对Ca2的需求量小,C正确;由图可知,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度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呈正相关,D错误。答案:D8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为自由扩散,可用来表示离子的运输方式Bb过程运输的气体可能是O2Ca和d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不同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a与d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相同,都需要载体蛋白、消耗能量,且都是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b和c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需载体蛋白和能量,是自由扩散;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般是主动运输,而不是自由扩散,A错误;b是进入细胞内,c是出细胞,所以b和c运输的气体可能是O2和CO2,B正确;动物吸水膨胀时B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流动性,D错误。答案:B9如右图所示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导致膜成分的更新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解析:大分子物质不能以跨膜的方式进出细胞,只能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其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胞吞、胞吐是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补充,而不是基本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与主动运输有相似之处,即均需细胞供能,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也会影响胞吐、胞吞。答案:D10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A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B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C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D曲线bc、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有限解析:图一中横坐标是培养液中K浓度,纵坐标是K吸收速率,因此曲线ab段限制因素是培养液中K浓度,则载体、能量均充足。bc段限制因素不再是培养液中K浓度,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也可能是能量供应,cd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细胞呼吸速率下降,影响了对K的吸收。图二中横坐标是培养液中O2的相对含量,因此曲线ef段限制因素是能量,fg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也可能是培养液中K浓度。答案:A二、非选择题11如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1)若图甲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较正常细胞减少的物质是_。(2)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_。(3)若图甲是线粒体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_。b、c运输方式符合图_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曲线。(4)若图甲表示人体红细胞膜,则表示Na、K运输的分别是图中_。Na、K的运输方式符合图_所示曲线。解析:(1)a、b、c、d分别表示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其中a、b由膜外运向膜内,c、d则由膜内运向膜外。B是磷脂双分子层,D是糖被,癌细胞膜上糖被减少。(2)磷脂双分子层是可以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若甲为线粒体膜,则进入线粒体的气体为O2,放出的气体为CO2。(4)人红细胞具有吸K泌Na的功能,且K、Na进出红细胞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故图甲中a可表示K进入细胞,d表示Na排出细胞。此运输方式可用图丙曲线表示。答案:(1)D糖被(2)一定的流动性(3)O2、CO2乙(4)d、a丙12物质进入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膜,不同物质穿过细胞膜的方式不同,下列各图表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甲、乙、丙所表示的物质运输方式,甲是_,乙是_,丙是_。(2)上述三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加入呼吸抑制剂后曲线会发生变化?_为什么?_。(3)乙醇、CO2、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解析:解答此题应分析每条曲线所对应的方式,特别是对丙图曲线的分析:开始时细胞内浓度低,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说明细胞能逆浓度梯度吸收该物质,故判定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1)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丙(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3)自由扩散自由扩散主动运输13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破裂)后,溶液会逐渐透明,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率判断红细胞溶血速率,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率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率。(1)实验目的: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2)试剂与用具: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0.3 mol/L 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试管、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3)实验步骤:第一步: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A、B。第二步:_。第三步:_。(4)结果、结论:如果加入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说明_。如果_,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快。如果_,说明_。(5)实验思考:根据研究得知,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和0.3 mol/L 的甘油溶液都和血浆浓度相等,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_。答案:(3)第二步:分别量取0.3 mol/L的葡萄糖溶液、0.3 mol/L的甘油溶液各10 mL,注入A、B两支试管第三步:分别量取1 mL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注入A、B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始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用的时间(4)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快加入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两支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相同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率相同(5)由于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所以会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涨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