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11323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化学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v(H2O2)v(H2O)v(O2)2在一定温度下,10mL0.40mol/L H2O2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O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06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B610 min的平衡反应速率:v(H2O2)3.310-2 mol/(Lmin)C反应到6 min时,c(H2O2)=0.30mol/LD反应到6 min时,H2O2分解了50%3.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4在通过实验测量化学反应速率时,不可以利用的相关性质为()A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B颜色的深浅C物质的浓度(或质量)D元素的化合价5少量铁片与100mL 0.01mol/L的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加H2O 加KNO3溶液 滴入几滴浓盐酸 加入少量铁粉 加NaCl溶液 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 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改用10mL 0.1mol/L盐酸ABCD62SO2(g)+O2(g)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 (c2c1)/ (t2t1) 7某学习小组用铁与稀硫酸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铁的质量/g铁的形态V(H2SO4)/mLc(H2SO4)/molL-1反应前溶液的温度/oC的T/金属完全消失的时间/s0.10片状500.8202000.10粉状500.820250.10片状501.0201250.10片状501.03550请分析上表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和表明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和 C实验和表明反应物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小D实验将稀硫酸改为同体积、c(H+)相同的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盐酸明显比硫酸快,其可能的原因是Cl-起催化作用8在反应:C+CO22CO中,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增大压强(压缩体积) 升高温度 通入CO2 增加碳的量 降低压强 A B C D 9在一定温度时,将1mol A和2mol B放入容积为5 L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s)2B(g)C(g)2D(g),经5min后,测得容器内B的浓度减少了0.2molL1。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5min内该反应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1B在5min时,容器内D的浓度为0.2molL1C该可逆反应随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逐渐增大D5min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为3mol10改变外界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针对H2(g)+I2(g)2HI(g),其中能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的是 增加反应物浓度 增大气体的压强 升高体系的温度 使用催化剂A B C D11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H2和1molI2,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 2HI(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I2,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 mol H2(g)和1molI2(g),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化学反应速率不变12为研究硫酸铜的量对锌与稀硫酸反应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瓶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混合溶液ABCDEF4mol/L H2SO4溶液/mL30V1V2V3V4V5饱和CuSO4溶液/mL0 0.52.55V620H2O/mLV7V8V9V10100AV1=30,V6=10B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E中的金属呈暗红色C加入MgSO4与Ag2SO4可以起与硫酸铜相同的加速作用D硫酸铜的量越多,产生氢气的速率肯定越快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编号H2C2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温度浓度/(molL-1)体积/mL浓度/(molL-1)体积/mL0.102.00.0104.0250.202.00.0104.0250.202.00.0104.050(1) 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溶液转化为MnSO4,每消耗1 mol H2C2O4转移_mol电子。写出H2C2O4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 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3) 实验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 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_molL1min1。14.一定温度下,某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依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在图上所示的三个时刻中,_(填t1、t2或t3)时刻达到化学反应限度。一定温度下将6 mol A及6 mol 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过5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A的转化率为60%,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36 mol/(Lmin)。求:(1) B的平均反应速率(B)= _。(2) x=_。(3)开始时容器中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之比为_(化为最简整数比)。 15.对于可逆反应N2+3H22NH3(反应条件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表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A.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 B.某时刻H2和NH3的浓度之比是3:2C.相同时间内,断裂6NA个N-H键,同时断裂3NA个H-H键D.某时刻反应速率满足:3v(N2)=v(H2)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2)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有 。A.降温 B.将NH3分离出体系 C.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N2 D. 恒温恒压条件下,加入He(3)若测得达到平衡时,氮气和氢气的转化率相等,则氮气和氢气的起始投料物质的量之比为_。(4)若断裂1mol NN需要吸热a kJ,断裂1molH-H需要吸热b kJ,形成1 mol N-H放热c kJ, 如果n molN2参加反应(假设N2完全转化),则该过程放热_kJ。(5)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反应,若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前的1.2倍,则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_。 16某温度时,在5L的密闭容器中,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min时X的浓度为 ;(3)反应从开始至2min末,用Y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Y)= ;丰城中学xx学年上学期高二周考答题卡化 学班级: _ 姓名:_ 学号:_ 得分:_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题号123456答案题号789101112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3分,共52分)13.(1)_ _ (2) _ (2分) _(2分) (3) _14. I(1)_ (2)_II (1) _ (2)_ (3)_15. (1)_ (2)_(3)_ (4)_ (5)_16.(1)_ (2)_ (3)_ 【答案】ACBDCD CADDCA13.(1)2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2)和 和(3)0.010(或1.010-2)14.(1)2NM (2)t3 (1) 0.12 molL1min1 (2)3 (3) 10:1115. (1) BD (2) C (3) 1:3 (4)n(6c-a-3b) (5)20%16.(1) Y + 3X2Z (2)0.14mol/L (3) 0.01 mol/(Lm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