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311167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五章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五章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地图(99-03高考地理部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99 广东)与平面图中自 X 至 Y 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2.(99 广东)图 5-2中各等值线的值自北向南递减()A.如果是等压线图,线为槽线 B.如果是等高线图,线经过区域为山谷C.如果是海洋表面等温线图,线为暖流 D.如果是等降水量图,a地降水多于 b地3.(00 广东)读图 5-3,判断(1)(3)题(1)河流 ab段的流向为()A. 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 E 点的海拔高度可能为()A. 59m B.99m C.199m D.259m图 5-4(3)上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理的是()A.乙坡植树种草 B.丙坡种植果树 C.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4.(00 全国文综)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 5-4判断(1)(3)题:(1)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A. B. D. =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3)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5.(02 全国春季)读图 5-5,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1)(3)题。(1)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A. 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2)Q 点对 P 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A.40 H 41 B.49 H 50 C.59 H 60 D.60 H 50米,南端高度 50米),河流总体流向由北向南,在 ab段其流向应为 a流向 b,即由东南向西北,故 B 选项正确。(2)断崖顶部 E 点海拔高度应在 250米至 300米之间,由此判断 D 选项正确。(3)首先判断甲、乙、丙所处地形为丘陵地区,且三处地形坡度不同,结合坡度大小找出土地利用较不合理的选项。甲处坡度较大,不宜修梯田,应种水土保持林;乙坡较缓,能修水平梯田种水稻或植树种草;丙坡也是缓坡能种植果树。因此只有 C 选项土地利用不合理。故选项为 C。注意综合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析根据地形图坡面线判断坡度陡缓,结合方向标及华北地区位置判断阴坡及阳坡。进而综合分析其土地利用形式。解答(1)根据标高可知该地形海拔在 500米以下,为山丘。从坡面线对比可知处坡面线所经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处等高线最稀疏坡度最缓。故正确答案为 C。(2)此区为华北地区,甲坡为阳坡,乙坡为阴坡,乙坡日照气温不如甲坡。且甲坡处于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应比乙坡多。故 D 选项错误,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是因为阴坡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即 B 选项正确。(3)根据荒山治理的主要措施应是植树造林的原则,可将选项 A、C 排除。再根据乙坡为阴坡,不可能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B 选项也可排除。注意等高线图判读及不同坡面光照、热量、水分状况及对农业生产影响。5.分析本题以一幅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图切入,考查方向、风向及相对高度计算。解答(1)根据沙丘的形状,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在背风坡的两侧,由于风力的作用形成了两个伸出的沙角,即为“新月形沙丘”。缓坡为迎风坡,根据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可推断该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北风。故正确答案为 B。(2)从图中可以看出 Q 点的高度应在 860米至 870米之间;P 点高度应在 810米至 820米之间。因此 Q 点对 P 点的相对高度(H)取值应在 40至 60之间,其最大取值应在 59至 60之间,即 C 选项正确。(3)由图可知此地表形态应为新月形沙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区。故正确答案为C。注意沙丘形状与风向关系。6.分析从经纬网地图上判断两点的相对方向,东西方向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南北方向依据南北半球中南北方向判断原则。解答A 图中依据纬度可知甲位置最北,丁位置最南。丙最东,甲最西、丙应在丁东北。故 A不符合,B 图为南半球越近南极点位置越南,地球自转为顺时针自西向东判断相对两点方向,B 图符合甲在乙西北,丙在丁东南,故 B 选项正确。C、D 两图从 C 图纬度分布、D 图自转方向可判断都为北半球,C 图中甲应在乙的东北方向可排除,D 图中甲也位于乙东北方向即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注意经纬网图中判断两点相对方向。7.分析依据图中比例尺、图上距离计算实际距离及实际面积。解答图 中 黄 兴 公 园 大 体 呈 长 方 形,宽 约 2cm(640m),长 约 3cm(960m),估 算 其 面 积 为600000m2。故正确答案为 C。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比例尺的换算。8.分析通过等高线图判断各图中寺庙所在地形区。解答a图中寺庙位于山坡,b图中位于山顶、c图在陡崖顶部,d图在山间盆地,“深山藏古寺”其寺庙应座落于山间盆地故 D 选项正确。注意不同地形区判断。9.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使用和说明各种地理图表资料的能力及运用地图理解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的能力。解答首先根据地形区所跨纬度北纬 42至北纬 44,明确乌鲁木齐一侧应位于山地北坡。分清四条曲线所代表的内容,及如何在左侧纵坐标系中读取相应数据。(1)通过夏季月(七月)均温的最低值点垂直向上引线与部面线相交,再从这一交点平行横坐标引线,从纵坐标上读取相应海拔高度,约为 4500米。(2)明确“逆温”的含义;对流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其递减率为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 6 。若与此规律相反,则称之为“逆温现象”。从图中找出 1月份有逆温现象两个区域,结合剖面图可判断地势起伏较大的为天山北侧。(3)对应 2000m 高度及年降水量曲线读取其北坡年降水量约为 570mm,即天山北坡降水多,其主要原因是天山北侧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降水较多。(4)题只考虑温度高低,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在气温较高(即有逆温现象出现)的地区,由图可判断其海拔应在 2000米高度处。注意剖面图与温度曲线、降水温曲线综合读取的能力。图 5-16 GH 之间地形剖面图10.分析首先通过观察图中 EH、FH、GH 三条线路,明确 GH 之间地势起伏和缓,没有障碍。其次,根据所选剖面线和地形剖面图作图方法绘制地形剖面图。解答通过图中等高线分布及三个地点 E、F、G 位置可判断 GH 之间等高线稀疏起伏和缓,从 G 点观察 H 处没有障碍,通过剖面线 HG 所绘剖面图看 G 到 H 间没有地形起伏,可清晰观察。题(3)从山区外运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分析,这些作物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从四个省区分析只有浙江省适合,故选项为 B。注意等高线图判读及剖面图画法。1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地理基本地形单元构成的分析判断能力。解答从文字材料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北顾但寒沙衰草分析,其位置应在太行山以北,且地势较高,结合图示可确定应在长城以北,即北纬 41线上,小五台山属太行山中的山峰,其经度在东经 115附近,由此可推知其位置大致在 115E,41N 交点附近。在该处向北望去,能在深秋看到有寒沙衰草的高原自然应是内蒙古高原。第二问描述 10 等温线的走向,应先找出 10 等温线,然后分析其走向,该等温线东段大致接近东西走向,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东段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应与纬度即太阳辐射有关,因为同一纬度获得太阳辐射应相同。影响气温分布因素除太阳辐射外还有地形地势等因素影响。10 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应与地形有关,受太行山地影响出现气温分布的差异。注意理解诗词含义,获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事物。12.分析根据图中的信息(包括经纬网、等高线和河流分布,省(市)轮廓及两座山峰的名称)及题中信息(都江堰)不难判断出图中考查的两个主要地形区,一是渭河平原,一是四川盆地。图 5-17解答(1)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可根据其所跨纬度求出。地球上大圆的 1约为 110km,经线圈即为大圆,图中 a、b同处一条经线上,所跨纬度约 1度,因此,直线距离约为 110km。(2)绘地形剖面图的关键是描出控制点,图中除起点和终点外,另有 4个控制点,即剖面线等高线的 4个交点,同时注意剖面线与河流的交点,在地形剖面图上应绘出河谷地形。(3)a、b剖面所在地区即渭河平原,为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温度在 0 以下,不难判断为甲图。(3)(4)两题中的农业生产条件分析,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从气候(包括光照、热量和水分),地形、灌溉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注意剖面图的绘制及计算图中两点间距离。13.分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及绘图能力。解答(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及等高距(50米),在图中表示山顶的地形区找出最高点,其海拔应大于 600米小于 650米。(2)根据地形剖面图画法,结合 AB 线相对高差建坐标系画图,答案见图 5-18。(3)根据剖面图中不同坡度,将地形分为陡坡,缓坡及较平坦地形区。(4)水库宜选在河流汇集的山地峡口处见下图。故答案为:(1)位置见上图该点海拔约 600 649(答 600多亦可)(2)见上图(3)M、N 点的海拔分别为 350米和 250米(参见上图)就剖面线所在的山坡看,高于 M 的坡度较陡,应该实行封山育林。在 MN 之间的山坡,坡度中等,不宜开垦,但是可以适度发展果树种植。低于 N 的山前地带,地势较平缓,可以适度发展种植业。注意判读地形图及剖面图画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