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质的组成,有机物,盐类,游离,化合,易错防范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 )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 (4)分子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构成(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将左栏与右栏的对应关系用线连接起来:,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八化”,物质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 在物质与对应物质类别之间连线:,2树状分类法 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硫黄 HClO 苛性钠 铁 小苏打 氧化钠,分散系的分类及胶体,1分散系的分类,(1)丁达尔效应 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胶体中出现_ _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可用于区别_与胶体。,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溶液,溶液 胶体 浊液,(3)电泳现象 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定向移动的现象,可用于高压除尘等。,加热或搅拌,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2)聚沉,3Fe(OH)3胶体的制备 (1)过程: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原理:_。 4胶体分离提纯的方法:_。,饱和FeCl3溶液,红褐色,渗析,易错防范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2)烟、云、雾均属于胶体,蛋白质溶液、淀粉溶液、肥皂水均属于溶液( ) (3)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带电荷( ) (4)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 (5)依据丁达尔效应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要点一 物质分类方法的应用,1常见物质的分类,2氧化物的分类,3化学反应的分类,【典例示范1】 (2015山东潍坊模拟)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Z包含Y,Y包含X。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A正确;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正确;氧化物从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碱性氧化物包括大多数金属氧化物,但是有部分金属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C不正确;化合物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属于电解质,D正确。 答案 C,【借题发挥】 判断氧化物种类时的注意要点: 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CuO)。 4酸酐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乙酸酐)。 5碱不一定都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如NH3H2O无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要点二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及胶体性质的应用,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胶体性质的“三个”应用 (1)丁达尔效应:鉴别溶液和胶体。 (2)聚沉: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净水;盐卤点豆腐。 (3)电泳:静电除尘。,【典例示范2】 (2014辽宁五校联考)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离 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 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 3H2O=2Fe(OH)3(胶体)3CO23Ca2 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 因胶体可透过滤纸而固体不能透过,故A项正确;X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氯化铁,而Z烧杯中的分散质为氢氧化铁胶粒和氯化钙,B项错;FeCl3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Fe(OH)33H,加入CaCO3时发生反应CaCO32H=CO2Ca2H2O,从而促进Fe3水解,C项正确;Z中分散系为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项正确。 答案 B,【借题发挥】 制备Fe(OH)3胶体的四个易错提醒 1不能用自来水制备Fe(OH)3胶体,因为自来水中有电解质会使胶体发生聚沉,应用蒸馏水。 2FeCl3不能过量,过量的FeCl3也能使胶体发生聚沉。 3不能过度加热,否则Fe(OH)3胶体聚沉生成Fe(OH)3沉淀。 4书写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时,生成的胶体不加沉淀符号“”,应注明“胶体”二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