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795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8《观潮》教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周密的文学常识。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文中优美意境。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2、深入体会课文语言精练、形象生动的特点。【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3课观潮。(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 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 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走进作者: 周密(1232约1298),字公瑾,号草窗,南宋文学家。祖籍山东济南,金兵入侵,他南渡流寓浙江吴兴,又自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宋末曾任义乌(今属浙江)县令。宋亡之后,隐居不仕,从事著述。他能文善词,是南宋末年有名的词人。其词格律严谨,清丽工巧,偏重形式美。其诗文亦佳。周密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草窗韵语等。知识链接 观潮写的是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河流,全长400多公里,流经杭州,在杭州湾入海。由于江道狭窄,水势受阻,海潮倒灌,便形成了“钱塘潮”这一自然奇观,被前人称为“壮观天下无”。“观潮”遂为古今盛事。三、预习检测:1、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 )尔 一舸( ) 善泅( ) 倍穹( ) 珠翠罗q( ) s( )迎而上 Ji( )赁( )看幕 如l( )平地 鲸波万rn(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2)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 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5)珠翠罗绮溢目 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 方: (8)如履平地 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为: 逝: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 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 采。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 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 (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 五、合作探究:1学生自读3、4自然段。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 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 (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 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a.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b.怎么会出现“一条白线”?看到白线人们怎样沸腾的,学学看,就这种场 面可以用文中的哪个词来形容? c.齐读这句话,读出那种沸腾的场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a怎么会形成“白色城墙”呢? 因为大潮由远而近,远看像白线的白浪 越变越大,越涨越高,看上去就像一道白色城墙。) 六、精读品析:1、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 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 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课件出示: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a.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声音?谁能学学看? b.就这种声音作者用什么词来形容的?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 a.师:看到白线拉长变粗,潮水很快地占满江面,迅速向我们奔涌而来, 那气势越来越雄伟,你的心情也会随之越来越激动,谁能读出这种感觉来? b.指读。 c.男女同学比赛读。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 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a.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如果这句话换成“浪潮越来越近,气势越来 越雄伟,声音越来越大。”你觉得怎么样? b如果换成原来的内容,又觉得怎样?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气势来? c指读、师读、齐读 2、教师小结:作者把大潮到来时的气势写得多形象,正如预习提示中所 说的,把大潮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观,使人如临其境。(板书:有声有色、 雄伟壮观) 3、学生将3、4自然段连起来,有感情得边读边想象,再次体会潮来时的 雄伟气势。 4、学生通过访问教师计算机,调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教师在网上查看 学生练习情况) 5、调一学生的练习作示范,投影到屏幕集体订正。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潮水变化的?(教师指屏幕启发学生说出由远而近) (板书:远 近) (2)师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写 潮水变化,使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听到声音越来越大,看到潮水越来越 近,浪头越来越高,使我们感受到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非凡气势。我们 为在祖国大地上有如此壮观的景象而自豪、而骄傲。 (3)让学生带着无限赞叹之情大声朗读这段话(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 容填空一段话)。 (4)师生接读(教师说括号中的词,学生接读余下的内容) (5)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潮来时”一段,通过学习了解到钱塘 江大潮来势凶猛,气势非凡,那么“潮来前”、“潮过后”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8学生自学余下的几段。 七、拓展延伸:放录像(让学生整体领略“天下奇观”的非凡气势) 板书设计观 潮 远 潮来前 雄伟壮观、 (钱塘江潮) 潮来时 近 潮过后 有声有色教学反思观潮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雄伟壮丽的景观,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导学生朗读,感受雄奇壮美的景象,深化感情。 三、抓住文章重点,整体感知教学,体会感情。 四、赏析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表达。 总之,从整堂课的教学可以看到,学生通过充分读,实现了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通过自己领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通过自由评,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反馈检测1、填空:观潮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等。2、注音或写字:每岁京尹( ) 艨( )艟( ) sh( )尔 一舸( ) 善泅( ) 倍穹( ) 珠翠罗q( ) s( )迎而上 Ji( )赁( )看幕 如l( )平地 鲸波万rn(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沃: (2)倏尔黄烟四起 倏尔: (3)人物略不相睹 略: (4)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穹: (5)珠翠罗绮溢目 溢: (6)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既望: (7)方其远处海门 方: (8)如履平地 履: (9)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为: 逝: (10)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文: (11)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溯迎: 出没: (1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江干: 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海涌银为郭 郭 古义: 今义: (2)吞天沃日 沃 古义: 今义: (3)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骑:古义: 今义: 标枪:古义: 今义: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1)为: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海涌银为郭(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2)以:以此夸能( )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 (3)仅:仅如银线( )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4)观: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5)势:势极雄豪(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6)能: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7)腾: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 腾身百变( )6、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1)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 )(2)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 )(3)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4)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7、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震撼激射,吞天沃日C:争先鼓勇,溯迎而上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8、按原文填空。(1)写参演船舰之多的句子是: (2)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 (3)写水兵在船上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 (4)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 (5)写声势之大的句子是: 9、作者在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描写了钱塘江观潮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请分析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观潮”的?10、题目为观潮,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校阅水军”和“吴中健儿弄潮”?阅读下段,回答问题。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 ”者是也。1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引用的诗句,并说说作者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 12、从选段来看,作者描写大潮涌来时的壮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13、翻译下列句子。(1)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2)震撼激射,吞天沃日。 14、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不知引来多少文人墨客的赞叹与描绘,你能默写出两句赞叹钱塘大潮的诗句吗?答案:1、武林旧事 周密 公瑾 草窗 南宋 武林旧事、齐东野语、草窗韵语2、yn mng chng 倏 g qi qing 绮 溯 僦 ln 履 仞3、(1)用水淋洗 (2)突然 (3)微,一点 (4)高 (5)满 (6)农历十六 (7)当时 (8)踩 (9)被 去,往 (10)刺着文采 (11)逆流迎着潮水 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12)江岸4、(1)外城 姓 (2)用水淋洗 肥沃 (3)名词,马 动词,骑马 举枪 一种体育器材5、(1)被 当作,作为 算是 (2)凭借 而,连词 (3)几乎,将近 仅仅 (4)景象 看 (5)气势 阵势 (6)本领 能够 (7)腾起 翻腾6、(1)被动句 ,其中“为所”表被动 (2)判断句 ,“也”表判断 (3)省略句 ,此句承上省略主语“潮”,译时补上 (4)倒装句,“万仞鲸波”是定语后置7、C8、(1)艨艟数百,分列两岸 (2)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3)如履平地 (4)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5)水爆轰震,声如崩山9、作者是从潮来之状、演兵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这四个方面来写的。作者先由远及近写潮来之状,运用比喻,写出潮水涌动的雄伟壮阔,然后写演兵之威,这是文章最精彩之笔。作者生动的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先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数百条战船摆开的阵势上,以显示演练水军场面的宏伟,又通过描写南宋水军演练过程的一举一动,表现他们武艺高强。作者又写弄潮儿高超的弄潮之技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勇猛;“出没于鲸波万仞中”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里”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间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10、作者在描写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后,又写了“校阅水军”和“健儿弄潮”的精湛技巧,既写了风景,又写了民俗,人借水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使两者相得益彰,巧妙融合。这样的描写,是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映衬,使读者如亲临现场,使中心更加突出。11、“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对上文进行形象概括,呼应首句 12、比喻、夸张, 把海潮从远方奔涌到眼前的形状、颜色、声势表现出来。 13、(1)接着就渐渐地近了,就像玉城雪岭一般从天上涌了过来。(2)震荡冲激摇动喷射,吞没天空,洗刷太阳。 14、例: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