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557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词五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2、赏析优美诗句,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赏析优美诗句,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赏读法,多媒体。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我国古代,往往每个时代都有一种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等等。唐人已把诗歌创作推到了顶峰,于是宋人独辟蹊径,把词这种文学演绎得更加完美。词是在唐五代时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诗余”“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能自由地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见课本提示及课后知识)。今天我们将集中学习五首词,体会一下这种体裁的艺术特色,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学习望江南温庭筠(一)解题“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二)作者及背景温庭筠晚唐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人,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也是第一个大量写词的文人,词风艳丽华美,多写女性生活,多写闺阁情怨。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由于所选作家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后世就称他们为“花间派”。温庭筠是“花间派”的开创者。(三)反复朗读,揣摩诗意。(结合注释)(四)理解大意,整体感知。(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字词理解见批注)文章大意: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五)探究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词,表现了一个女子盼望夫归的一片痴情。下边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位女子的内心情感。学生讨论,师生明确:1“梳洗罢”才“独倚楼”反映了这位女子怎样的心态?“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刚梳洗完就“独倚楼”说明她盼望夫归,心情急切。(板书)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独”字写出了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3“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吗?“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板书:千帆不是失望无数4“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作用?这句话表面写景,实际上是景中含情,以景衬情:在思妇的眼中,夕阳的余晖似乎是自己含情脉脉的眼神;悠悠的江水就像自己的愁思绵绵。(板书:斜晖江水以景衬情)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能读出,她以前可能也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你认为白频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白频洲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如今又是让她极度悲伤,肝肠寸断的地方。(板书:肠断白洲悲伤绝望)(六)教师总结:本文短短27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时间,从清晨到黄昏;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频洲;就人物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语言高度概括、凝练,其中心理描写十分细致,景中融情,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词中表达相思之痛的名句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板书:时间:清晨黄昏;景物:搂头千帆斜晖江水小洲;情感:希望失望肠断(绝望)三、学习武陵春(一)解题(注解)武陵春,词牌名。又名“武林春”、“花想容”。(二)作者及背景: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生活以金兵入据中原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生活优裕;后期流寓南方,境遇孤苦。她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师生回忆背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写于绍兴五年(1135),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三)反复朗读,揣摩诗意(结合注解)(四)理解大意,整体感知(学生概述,教师指正)(字词理解见批注)文章大意:暮春时节,春风停了,鲜花已经落尽,只有尘土里还留着落花的香气,/天色已晚,我却懒得(无心)梳洗打扮。/春天里花开花落,景物依旧,而人却和以前不一样了,我对一切事情都丧失了兴趣,/想要诉说不幸遭遇,泪水早已先流。听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打算去那里泛舟赏春,/只是怕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内心无限(沉重)的哀愁。(五)探究赏析:1、你觉得词中哪一个字能抒发作者的情感?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明确:愁;从“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等中可看出来。2、你觉得词中哪些句或词写得好,好在哪儿?明确:A、如说前一首词中的“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本词中的“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内心哀伤。文章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B、“物是人非事事休”。丈夫的去世使她万念俱灰,无限悲伤。“欲语泪先流”,她的悲哀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写愁苦哀伤之情的方法通过“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细节具体地表达了内心浓重的哀愁。这种用细节写愁苦心态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C、“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微妙心理变化过程。前两个词让人感到轻松。词人“闻说”双溪春好,“也拟”泛舟出游,消除愁苦,不过,词人又用“只恐”否定了自己的计划,让人从轻松又跌落到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心情的沉重、无奈。D、这首词写愁方法独特。除了用细节表现愁苦,还运用了新奇的比喻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像山一般,连船都载不动。化抽象为具体,这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六)拓展延伸:1、总结:本词通过对作者自己感受的描述,展示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带来浓郁的忧愁。与望江南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通过典型细节来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的是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2、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写愁名句集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离恨恰如春,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只载船离恨向西洲。”苏轼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白居易“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3、增加知识: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上面我们学的两首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面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四、学习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一)作者及背景:1、简介: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名篇传诵于世。我们学过的散文名篇岳阳楼记中有反映他远大政治理想与抱负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表达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胸怀和献身社会、先忧后乐的豪情壮志。他的词风格明健,对苏轼、辛弃疾豪放诗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著有范文正公集。2、背景:这首词和作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的主要边患有辽和西夏。由于宋王朝的畏敌退让,他们得寸进尺,不断侵扰。范仲淹在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三年(1043)间,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担负着抵抗西夏,守卫边关的重任长达四年之久。这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就是他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他决心守边御敌,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将士的思乡之情。“渔家傲”是词牌名,属小令(58字内),分上下两阕。(二)朗读(三)结合注解,理解词的大意。西北边塞的秋天来了,风景十分奇异,与江南一带不同,/大雁向衡阳一带飞去,毫无留恋之意。/四面的边声(风吼、马嘶的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同响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崇山峻岭之间,烟云弥漫,落日西沉,群山中一座孤城紧紧地关闭了城门。端起一杯浊酒,想起了万里之外的家乡,/但是燕然山上还没有刻石记功(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羌笛之声悠悠不断,夜里寒霜满地,/将士们不能入睡,白发的将军和征夫们留下了思乡之泪。(四)探究赏析(结合批注)1、词的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上阕,写景,描写塞下秋天的独特景象;下阕,抒情抒发了守边将士们思念家乡而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情,也隐含了壮志难酬的忧愤。2、塞下风景“异”在哪里?上片写景有何作用?明确:风景异(总领句,同时交代了时间和地点)雁去无留(天气极寒,但是人却不得已而留下)边声四起(特异的边声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孤城紧闭(点明了军情紧张、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总之,上片描写的塞外秋景图,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凉,暗示了将士的思乡之情。3、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家万里思乡之愁归无计报国壮志4、名句赏析A、写景名句:“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千嶂”“长烟”,显示环境的阔大;“落日”,有悲凉的意味;“孤城闭”,暗示军情紧急。展示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联想:王维使至塞上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塞外风光的雄奇壮阔。)B、“羌管悠悠霜满地”,通过刻画入夜之景色,抒发了浓郁的乡思。C、抒情名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五、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一)作者及背景苏轼,北宋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散文、诗词、书画方面成就都很高,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豪迈奔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由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自请外调,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二)反复朗读,揣摩诗意猎li擎qng貂裘dioqi卷jun鬓bn挽wn(三)理解大意,整体感知(结合注解,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人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缎帽,穿上貂皮裘,上千人马犹如一阵风,席卷(飞快的越过)平坦的山冈。/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心胸还很开阔,胆气还很豪壮。/两鬓间出现少许白发,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才能再派冯唐那样的使者,手持符节,像赦免云中太守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向,射杀犯界的天狼。(四)探究赏析1、这是一首记射猎的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明确:上阕,描绘打猎时的威武、壮阔的场景。下阕,写自己为国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2、从表达方式看,上下阕各以什么为主?明确:上,记叙;下,抒情。(板书)3、文章中用了哪些典故?“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明确:(1)亲射虎,看孙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以少年英雄孙权自比,突出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少年人的狂气和豪情。(2)遣冯唐: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3)射天狼:表达自己要抵御侵略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主旨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五)小结: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与温庭筠的望江南格调截然不同。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一)简介背景:(略)辛弃疾不只是一位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在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但不断遭到主和派的排斥、诬陷。淳熙八年,他被人弹劾罢官,不得已在江西上饶带湖过着隐居生活。这首词写于宋淳熙十五年左右,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抒发抗金壮志的。(二)解题(略)壮词:指内容、情感、形象、语言等都豪放壮美的词。题意:为陈同甫写一首雄壮的词来寄给他。陈同甫(注)名亮,字同甫,也是主张北伐的抗金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1188年,陈亮到带湖拜访辛弃疾,共商杀敌大计。作者梦寐以求的就是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然而他的美好夙愿,直到两鬓班白,也没能实现。军营豪迈雄壮的生活只能成为一种往事的追忆。这首词,正表达了这种复杂的思想感情。(三)范读、朗读。体会豪壮中蕴涵的深沉与悲凉。(四)词的大意酒醉的夜里,我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一梦醒来便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号角之声。/在军营里,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听各种乐器演奏边塞悲壮的战歌。/我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战马像的卢马那样飞奔,/弓弦的响声就像惊雷令人心惊。/我要完成君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的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一世英名(生前死后都要留下建功立业的美名)。/只可惜我已经白发丛生!(五)探究赏析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什么?明确:上阕着重描绘了幻想中的军营生活,表达了作者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下阕是描写想象中的战斗场面,表现作者壮志未酬的极大悲愤。2、这首词中,作者用大部分笔墨追忆当年火势的军营生活,请结合诗句,合理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年的生活场景。生畅所欲言3、词中哪两句集中吐露了作者的心声?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集中吐露了作者心声的两句话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理想抱负,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后一句是对现实的无尽感叹,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情调已由前面的雄壮变为了悲壮,表达了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抑郁悲愤之情。结尾一句是点睛之笔。作者从理想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戛然而止,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词人的感情已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的痛苦。4、作者在小序中标明是壮词,你们觉得呢?生各抒己见明确:作品从开头到“赢得生前身后名”,基调是豪壮的,但最后的“可怜白发生”,陡然由壮写悲。其次,此词的核心句是“可怜白发生”,无论前面“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举动,还是军营的雄壮声势,杀敌报国的宏大理想,都是在衬托“可怜白发生”的严酷现实,在说明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透露着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沉痛和悲愤。5、小结:总之,这首词追忆了当年的抗金战斗生活,抒发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七、总结比较。(一)概括总结三首豪放词。表格显示内容课题写景叙事抒情总体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相同:感情,都与爱国紧密联系;风格,开阔、雄壮。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不同江城子密州出猎打猎:雄壮开阔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二)结合课文内容,比较“婉约词”与“豪放词”在内容、风格上的不同。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板书设计望江南温庭筠忧武陵春李清照愁豪放派:渔家傲范仲淹忧、惆怅江城子苏轼豪破阵子辛弃疾壮、悲八、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2、练习二:“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浊酒一杯家万里”“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示例】苏轼的“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抒发的是对温馨祥和的农村风光的赞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对即将离别的朋友的依恋。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宴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清平乐村居(辛弃疾)“醉里吴音相媚好,谁家白发翁媪”3、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爱国感情的诗句,请你搜集一些,记在笔记本上。学案答案:一、课前热身:1、略2、代指船(2)夕阳的斜光(3)刻石记功(4)暂且、聊且(5)稍白(6)定将(7)切碎的熟肉(8)了结3.(1)范仲淹希文北宋(2)子瞻东坡居士豪放(3)辛弃疾稼轩南宋爱国词人(4)温庭筠唐(5)李清照北宋4(1)斜晖脉脉水悠悠;(2)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3)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4)梦回吹角连营;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二、课堂巩固:(一)1、梳洗斜晖2、肠断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4、表明凭栏眺望的时间之长5、肠断白频洲(二)1、长烟落日孤城闭。2、“孤城闭”形象地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3、该诗体现作者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两种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三)1、密州出猎渴望报效国家2、一个“狂“字引出全词的内容。以“聊发少年狂”奠定全词豪放的调子,下面的勃勃英姿和豪情壮志都照应一个“狂”字。3、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卷”极言行走之快,表现了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这句话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辽和西夏,为国立功的心情。4、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四)1、春风停歇之后,白花凋零殆尽,遍地残英落红,化作泥土。此句暗含作者对春天(或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对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的感慨。2、“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语句奇特而有新意,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3、“闻说”“也拟”说明作者也曾产生去泛舟的念头,她想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五)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4、收复中原,统一国家。5、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三、课外拓展:1、(1)李白(2)苏轼(3)蒲松龄(4)李清照(5)欧阳修(6)白居易2、(1)如: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如: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如: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B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3、(1)吟余小立阑干外(2)因为诗人写得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象。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