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苏教版(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493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苏教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苏教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苏教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醉翁亭记教案 苏教版(1)撰写人:_时 间:_【一】教学目标:1感受音韵美,积累文言字词;2感悟文意美,体会思想内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组织学生借助工具书疏通、理解文言字、词、句。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品悟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三】设计思路:醉翁亭记是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作。全文仅有四百多字,却意蕴丰厚景美、人美、情美、文美创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美!所以学习本文打算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抓住21个“也”字,25个“而”字,反复诵读,体会音韵美。其二,抓住10个“乐”字,拎出相关语句,深入品析,体会思想美。【四】设计理念:1诵读,花样繁多的朗读贯穿整堂课,使课堂“活”起来。2品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挖掘思想内涵,使课堂“深”起来。3活动,适当介入多种形式的活动,使课堂“动”起来。4拓展,适时补入相关材料、信息,使课堂“宽”起来。【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图片知道他是谁吗?(欧阳修)谁为大家介绍一下欧阳修?多媒体显示: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4岁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多媒体显示:醉翁亭图片知道这个亭子的名子吗?(醉翁亭)醉翁亭与欧阳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去探寻答案!二、范读感知多媒体显示:活动一:我是小导游1听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提炼出醉翁亭的地理和人文信息。活动:你来做导游,把醉翁亭介绍给游客。注:此环节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听读全文,提炼醉翁亭的“位置”、“造型”、“建造者”、“命名者”、“命名的原因”、“周围的环境”、“当年的历史”等有效信息,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的了解。听了这几位同学的讲解,相信大家一定对醉翁亭有了初步的印象,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印象和了解把这篇文章齐读一遍。多媒体显示:2.齐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以导游的身份,读出对风景名胜醉翁亭的欣赏和赞美。注:此环节的目的在于组织学生落实字音,并初步感受醉翁亭的自然美和人文美。三、朗读探究刚才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让我想起了许多古文鉴赏家对醉翁亭记的评价,他们说:“醉翁亭记读起来,朗朗上口,错落有致,极富音韵美”。你们认为本文的音韵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多媒体显示:活动二:走进录音棚1.自读课文,思考:本文的音韵美表现在什么地方?答案明确:(1)“者也”判断句式的运用,整齐而富有节奏。(2)21个“也”字,24个“而”字,回环往复,韵律独特。(3)骈散结合,富有变化,摇曳多姿。(4)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名句,脍炙人口。注:学生谈出2-3点即可,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补入、补齐。同学们,仅仅知道醉翁亭记的音韵美还不行,我们还要能够读出醉翁亭记的音韵美!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录音棚录下自己朗朗的读书声。多媒体显示:2.感情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可以是判断句式;可以是骈散句;可以是“也”字句、“而”字句;也可以是千古名句活动:大声朗读,读出节奏,读出变化,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录下自己朗朗的读书声。注:此处是学生的朗读表演,旨在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的音韵美,并随机给学生讲解字、词、句的含义。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的点拔和指导,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积累文言字词。多媒体显示:3.师生共读,要求:摇头晃脑,拖出长腔,仿效古人,读出古韵美。注:此处应成为整堂课的朗读高潮,师生情感达到共鸣。四、研读品析不知同学们注意了没有,本文除用了21个“也”字,24个“而”字,还有一个字,出现了10次之多,是哪个字?(乐)多媒体显示:活动三:寻找快乐源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找出文中包含“乐”字的句子,并给出翻译。答案明确:(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水之乐(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山水之乐(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观也。宴酣之乐(4)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禽鸟之乐。(5)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太守之乐“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这么多的乐趣从何而来?因何而乐?下面请同学们同位两人交流学习。多媒体显示:2.同位两人交流学习,思考:(1)禽鸟因何而乐?(2)百姓因何而乐?(3)太守因何而乐?注:(1)学生答出禽鸟因山林而乐后,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山林美景的句子,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翻译、品读、体会禽鸟因何爱(乐)山林。(2)学生答出游人因“从太守游而乐”时,老师可引导学生找出表现百姓“游而乐”的句子,反复品读、翻译,体会百姓的安定富足,乐由心出。(3)学生答出太守因百姓而“乐其乐”时,老师可以适时的补入材料,帮助学生体会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旷达胸襟。多媒体显示:庆历六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而被贬官至滁州做太守,当时的滁州偏僻贫穷,欧阳修为政以宽,以自己的政绩和才能,使滁州政通人和,人民乐于山野之间,欧阳修也常与民众同游。注: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教师要组织学生探讨:欧阳修是被贬至滁州的,他的内心并不快乐,可本文却句句写“乐”,原因何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欧阳修并非“乐已之乐”,而是“乐民之乐”、“与民同乐”,所以才可以抛下个人的悲喜得失,真正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五、拓展迁移同学们,今天我们游览了醉翁亭,也品读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我们深深的感到:醉翁亭很美,醉翁亭记更美,醉翁这个人最美!难怪后人评价醉翁亭记说:“此文是文质兼美的锦绣文章,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更美!”你是怎样看待这篇文章的?请发表一下你的学后感言。多媒体显示:活动四:我的学习感言1.后人评价醉翁亭记说:“此文是文质兼美的锦绣文章,景美、情美、人美、语言美、风俗美、思想更美!”你是怎样看待这篇文章的?请发表一下你的学后感言。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是回顾总结,学生无论从哪个角度谈均可,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 好的文章是值得我们一读再读的,让我们再次齐声朗读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感受它的诗意之美!多媒体显示:2.齐声朗读,读出本文的“文质兼美”。结束语:最后老师衷心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欧阳修一样拥有一份伟大的理想和旷达的胸襟,拥有一个辉煌的人生!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