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3134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 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3 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教学重难点:1 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2 难点:课后思考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2 简介作者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3 检查预习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弧形 拱桥 陡坡 匀称 惟妙惟肖2 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4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1 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2 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3 总结: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均匀。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1 听写2 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2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1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2 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3 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巧。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4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代 ,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了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殊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后两段。1 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解释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写再写最后写)2 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情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绩。4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准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二)5 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解释清楚。(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第三课时一、完成课后习题。二、拓展延伸: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板书设计:中国石拱桥概括说明一般: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具体说明(举例)赵州桥:现存最古老 独拱-37.4米(当时最长)设计科学,施工巧妙卢沟桥:联拱-265米石狮千态万状,惟妙惟肖具有纪念意义教学后记: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构造等的认识把握得较好,对文中的说明方法也掌握得不错; 但对说明文的多种顺序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认识有难度。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