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302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七律长征》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1七律长征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撰写人:_时 间:_【助学目标】1.掌握诗中字音、词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清诗歌思路,学习诗歌语言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等手法地运用。3.理解诗句,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助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二三联的含义2.难点: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课时安排:1课时【助学流程】1.情境设计:长征是中国历史的绝唱,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毛主席以炽热的革命热情,坚定的革命斗志,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绝无先例的艺术构思,熔铸出这首千古绝唱。今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诗。2.介绍写作背景。3.学生自助(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不懂的字词查字典。(2)结合提供的注释,试着理解诗句。(3)找出这首诗的中心句。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4.求助互助(1)“万水千山”和以下两联有什么关系?(2)七律 长征为我们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雄壮图画,请你各用一句话概括每幅画面的主要内容 ?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3)从哪些地方能看出“远征难”,又从哪些地方看出“只等闲”?从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4)你认为这首诗歌中哪些词使用准确、概括、生动、意味深远?请举例说明。5.教师补助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6.课堂巩固:熟读课文。7.课后续助背诵默写课文。题:七律 长征 班级 姓名 【助学目标】1.掌握诗中字音、词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理清诗歌思路,学习诗歌语言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夸张等手法地运用。3.理解诗句,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查询资料,了解简要写作背景二、初读诗歌,读准字音 逶迤( )( ) 磅礴( )( )云崖( ) 岷( )山三、读课文,请用“”正确划分诗句句读,读出节奏。诗中押的是 韵。四、思考探究:1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各句的意思。3这首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其巧妙地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 、 、 、 。4.从这些画面中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诗歌洋溢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你认为这首诗歌中哪些词使用准确、概括、生动、意味深远?请举例说明。6.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需要同学、老师的帮助?请提出来。课堂巩固1.完成以下练习。(1)体现全诗中心思想的句子是: 。全诗的诗眼是: 。(2)诗中用( )、( )代表红军长征走过的“千山”;用( )、( )来代表红军涉过的“万水”。(3)诗中有一对反义词,用“( )”字形象地描绘出红军战士渡江后的喜悦心情;“( )”字正是对飞夺泸定桥浴血激战的形象描绘和对泸定桥险恶形势的烘托。.背诵诗歌3.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续助方案背诵默写课文。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