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295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比较探究绿教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比较 探究 绿教案 北师大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 学习融情于景,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2、 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3、 通过对作品优美形象语言的品味,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优美形象语言的品味,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强烈情感。【教学难点】 学习融情于景,多角度细致描绘景物特点的方法。【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二、研读课文,合作探究精读第三段,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批注出本段多角度描绘绿的表现手法。 明确:多方设喻精雕细刻运用对比突出表现大胆联想升华意境1、比喻(1)请同学读出本段中的比喻句,然后按要求做批注。要求:先用横线画出描写潭水水面的句子;再用波浪线画出形容水面波纹的句子;再用虚线画出描写水光的句子;最后用双横线画出描写水色的句子。(2) 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去描绘绿的?突出了梅雨潭绿的什么特征? 2、对比(1)为了突现这绿的“奇异”、“醉人”,又将哪些地方有名的绿与梅雨潭的绿进行对比的?通过对比,想突出梅雨潭之绿的怎样的独特风格?(2)作者把“梅雨潭的绿”同几处名胜的“绿”相比后,为什么转换人称为第二人称?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3、联想(1)作者由梅雨潭的绿想象和联想到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2)结合课文注释说说作者为什么为潭水起名为“女儿绿”?也有人说这是仿造玉石“祖母绿”而成的一个名字,将“女儿绿”换成“祖母绿”,如何?3、 感悟主旨1、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结尾比开头多“不禁”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篇短小的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3、齐读重点段落,再次感受文章意境。四、思维拓展1、这么美妙的“绿”,作者想赠于“舞女”和“盲妹”,如果你会赠给谁呢?你能展开一下联想吗?请以“我若能我将她/他”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2、梅雨潭的水有着令人醉心的“绿”。但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多河川湖泊不再“绿”了,有些甚至已经枯竭。面对如此现实,你想说点什么?五、课堂总结六、作业布置【教学反思】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