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272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芦花荡课堂实录 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教材分析】芦花荡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第一单元(战争单元)的第2篇课文。体裁是小说,为著名的“白洋淀”派作家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叙述的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英雄故事”:一个智勇双全的“老头子”在护送两个女孩子进白洋淀的过程中,由于大意,导致其中一个女孩子受伤,于是设计痛打鬼子,讨还了血债。通过此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受孙犁小说那散文化的结构和诗化的语言,并能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设计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体裁特点,按照小说三要素的要求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品味。【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师: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救亡图存,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传奇的故事。比如发生在我们齐鲁大地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谁还能举出另外的一些人物和故事来呢?生(七嘴八舌):小兵张嘎的故事吉鸿昌的故事马本斋的故事地道战地雷战师:呵,真没想到,同学们的小脑袋瓜里这样的“货”还不少,大部分都是从电影和电视上看的吧?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一个故事。在美丽的白洋淀上,有这么一个老头子,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狠地教训了敌人。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本课。(教师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结合注释简介作家孙犁及其作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同学们,芦花荡是一篇小说,所以我们就要按照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学习,谁还记得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生(思考片刻):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师:不错。学过的知识基本能掌握。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学习这篇文章要完成哪些任务。(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感知人物形象的意义,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2、学会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故事梗概;3、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师:这篇文章篇幅相对来说比较长,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尽可能提高速度,读完后按照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学生读课文,老师投影出示问题:1、边读边勾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和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3、本文的主人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试各举一例;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能表现出来?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10分钟后)师:我们首先撇开问题,自由地发表一下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可以整体谈,也可以结合自己刚才勾画的要点来谈。生1: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美,尤其是里面的景物描写,比如这一句:“月明风清的晚上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生2:我觉得文中的老头子很勇敢,也很有心眼儿,他能很巧妙地把鬼子骗到他埋有鱼钩的地方去师:“勇敢”和“巧妙”这两个词儿用得好,但“骗”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太恰当,能否改个词?生2:“引”行吗?师:好!就用“引”。再者,你说他“很有心眼儿”,是坏心眼吗?(学生笑)生2:不是。师:那用个什么词来形容比较适合些?生2:机智吧。师:不错,很准确。其他同学继续发表意见。生3:我认为结尾写得不错,很像一个电视的镜头。师:同学们谈的都非常好,可见刚才读得很认真。读书就是要这样,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教辅资料上说的再好,那是人家的,只有自己思考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下面我们按照屏幕上的顺序,从第2题开始,展示一下刚才阅读的成果。生:我说第2题。本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驻扎在白洋淀的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师:很好。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些要素交代得都很清楚。生:本文的主人公是那位六十岁的不知名的老头子。人物刻画的方法基本上都用到了,有外貌描写,有语言描写,有神态描写师:哪位同学还能补充一下?生:还应该有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师:这些描写能从文中找出例子来吗?生:外貌描写在第4段,“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师:通过这些描写,概括一下老头子给你的印象。生1:很精神。生2:很有气势。生3:老当益壮。师:好。“老当益壮”这个词概括得好。恰当地形容出了老头子的精神风貌。生:语言描写有生:行动描写有生:心理描写有生:神态描写有(老师根据学生所找出的内容,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引导并概括)师: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那老头子的性格是怎样的呢?你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生1: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师:请具体谈一谈。生1:他有高超的水上本领,而且老当益壮,所以很自信;当大女孩子挂了花后,他觉得自己“没脸见人”,表现他很“自尊”。师:那么,“过于”这个词应该怎么理解呢?仅仅是“很”或者“非常”的意思吗?生2:我觉得应该还包含有“过了头”的意思。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2:他自信得过了头,才导致大女孩子受了伤。师:说得有理。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实际上,本篇小说的情节发展,无不与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有关系。试想,假如,他不过于“自信”,女孩子就不会受伤,就不会引出他“痛打鬼子”的情节,同学们说对吗?生:对。师:他的性格仅仅是这么一句吗?有时候课文并不直接告诉我们,还需要我们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下面同学们再讨论一下,看看老头子还有什么性格特点?(学生讨论)生1:老头子的爱国抗日的热情高涨。他工作范围很广,但他什么要求也不提。生2:他爱憎分明。对自己人,比如说两个女孩子,他无限疼爱,但对敌人,他则满腔仇恨,文中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生3:我觉得老头子是一个英雄人物,因为他智勇双全。他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引诱鬼子上当,然后痛打了鬼子。师:很不错。如果我们把那句“过于自信和自尊”和同学们刚才归纳的这些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主人公的性格,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老英雄的形象了。这里有一点要注意,小说作者并不单纯是为了塑造人物而塑造人物的,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这就到了我们的第5个题目,本文的主题是什么呢?生1:我觉得主要是反映我们的抗日战争一定会胜利。生2:连六十多岁的老头子都这么厉害,日本鬼子迟早要完蛋的。(学生笑)师:是啊,作者不说老头子姓氏名谁,一个很重要的用意就是告诉我们,在当时的白洋淀上,像老头子这样的“无名英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青壮年了,他用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这就是文章的主题。三、再读,品味语言。师: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学生速读课文,勾画景物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生1:“敌人”和“炮楼”两个词,写出了白洋淀的环境和严峻的气氛。“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写出了水的清澈和自然环境的优美。在这优美的环境中,却有“敌人”的监视和阴森森的“炮楼”,给人的感觉特别不好。师:那么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色彩吗?生1:作者虽然没说,但他肯定是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非常愤恨日本鬼子。师:对,就是这样。哪位同学继续谈。生2:“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写出了白洋淀人民不屈服的意志和战胜敌人的决心。生3:文章的倒数第2段,作者写到“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段景物描写,我觉得它烘托了老头子在痛打鬼子后的愉快和自豪的心情。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在小说的三要素中,有时候“环境”描写虽然不如人物和情节着墨多,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就像这篇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一样,它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在以后的写作中,我们要注意学习。课下,请同学们动笔仿写几句,写写我们这儿的美景。师:其实,文章值得品味的地方决不仅仅是这些,下面,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文中找出几处认为写得好的地方,品味一下语言。生1:我要分析的是第一段的“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深夜里水鸟才敢出来,白天都藏到窝里躲避炮火,说明当时这个地方正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生2:“敌人监视着芦花荡”这句话值得品味。他们自己进不了芦花荡,但是想用这种方法困死抗日的军民。生3:“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说明敌人的阴谋并没有得逞,里面的人有吃有喝,根本困不死。这说明了我们的智慧。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可见学得很认真。这篇文章作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集中反映了孙犁先生明丽流畅的笔调和秀雅隽永的风格,课外,同学们可以阅读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更全面地了解孙犁的作品。四、总结反馈,收束课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学习了孙犁先生的名篇芦花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有不少收获,可以谈一谈自己的所得。生1:小说的三要素中,人物是最主要的,作者也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生2:老头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他智勇双全,有强烈的抗日的爱国热情,是白洋淀人民的优秀代表。生3: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很成功,起到了渲染故事的气氛的作用。生4:还起到了烘托人物精神的作用。对了,刚才老师还讲到它能加强抒情的韵味。生5:学习课文要有自己的见解,要反复读,细细品味语言,并要学会积累优美的语言。师:不错,收获挺多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仅仅是一篇文章,远不是作家的全貌。希望同学们能多读一些这样的优秀作品,以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要知道,读书,是要占领制高点的。好,下课!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