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学案人教版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9005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学案人教版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学案人教版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芦花荡》学案人教版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芦花荡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课题2、芦花荡教学目标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 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教学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教学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知识链接搜集有关本文作家作品的资料。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学 生活动教 师活动一、练习回顾1、作家作品资料。a.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 1937年冬投身革命,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淀、嘱咐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往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历史风俗画面,以明丽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作品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称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b写作背景: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共有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达四十多万亩,淀中水道纵横,共的三千余道。孙犁长期在白洋淀生活,收集了一批抗日故事,这位老英雄的故事即是其中之一。孙犁以白洋淀为背景,创作了一系列的优美故事,如荷花淀等。2、给加点字注音。 悠闲( )疟子( ) 寒噤( )吆喝( ) 蹿( ) 仄歪( )飒飒( )泅着(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3、解释词语。能耐: 悠闲: 央告: 吆喝: 转弯抹角:4、梳理文章思路。 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2学生复述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学生互相点评,注意复述中的问题。 3再读课文,组织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为情节展开作铺垫)第二部分:(9-54)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开端、发展) 一层:写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回苇塘找队伍。 二层: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 三层:老头子为没能完成护送任务而内疚,发誓要为女孩报仇。第三部分:(55-末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高潮、结局)二、探究发现(一)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 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大意正确即可) 3、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分析主人公:老头子。刻画手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神态。例如: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 4、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A、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按说应该在后方安度晚年,但他却像英勇的交通员。“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B、他说“你什么也靠给我”,这是他的豪言壮语,可见,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的爱国热情是如此高涨。 C、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他勇敢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还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3)还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自尊上,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他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在过封锁线时,认为万无一失,女孩子受了伤,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这些都体现了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插入解决“这一性格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这是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4)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5、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老当益壮。他没有姓名,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二) 品味赏析景物描写: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2、体味下列景物描写的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他“只穿一条兰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像是“老了的鱼鹰”。这是形貌的描写,点出老人矍铄干练的内在气质。“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苇子还是那么狠狠的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你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意思是,面对凶暴的敌人,白洋淀的人民威武不屈,努力长高的苇子正好为淀里的抗日军民提供掩护,苇子俨然成了抗日利器。“狠狠”一词形象的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人物描写写法探究:这篇小说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老头子。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 (2)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A、先是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第4850段对话描写,老头子说“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却一再表示怀疑,先是没有答话,以为老头子不过发发狠,说说罢了,再用小女孩的话表怀疑:“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B、再是在叙述过程中只写其然,不写其所以然,让读者回味其所以然,使传奇色彩显得更为浓郁: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他事先系好了钩子,又想出用莲蓬引诱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动规律。作者不写这些,只从鬼子洗澡写起,写老头子船上放着一大捆莲蓬,只顾剥着莲蓬吃,也不写他的用意,写小船冲着鬼子这里来,又转了一个圆圈回去,也不写老头子的船为什么这样划来划去,其实是诱使鬼子进入圈套,这层意思要回味起来才能明白。进了有木桩的水域,先不说桩子上有无数钩子,只写小船绕着鬼子转,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下面才写鬼子这么乱转,一个个都被钩子咬住了。待到明白过来,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三、拓展延伸讨论: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你还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四、反馈练习 1.芦花荡的体裁是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环境、情节、人物。其中前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 等性格相一致的。 2.本文概括介绍老头子的文字是第 段至第 段,分别介绍了老头子的 、 、 及 ,具有传奇色彩。 3.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是 和 ,其中 者更具有传奇色彩。 4.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入探究1、激趣导入: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战争却时有发生。于是,热爱和平的人民积极投身战斗,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乐章。电视剧小兵张嘎就是一例。在嘎子的故乡白洋淀,这样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奇的老英雄。(板书课题、作者)2、练习回顾:指名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出示小黑板,指名读。阅读并复述课文, 把握课文大意,梳理课文思路。理清小说的三要素。二、自主探究1、三读一批注。2、探究发现。此二环节课前完成。3、整理归纳:学生再花几分钟的时间将预习了的知识在脑海中疏理一遍。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做学案的情况。三、教师总结点评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人物形象。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主人公的英雄性格。找出本文主人公,并从课文中找出作者是怎样刻划人物性格的。总结主人公的主要性格特点。2、深入探讨主人公的典型性格,揣摩作者的组织方法。 老头子是白洋淀的传奇英雄,具有高涨的爱国热情和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的性格特点,这是抗战年代里所有英雄的共性,但是对属于老头子个性特征的“过于自信与自尊”学生体会不细致。在处理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重点带学生体会这一点。四、展示探究学生按课代表分好的题目,按小组进行展示,然后请同学分别进行点评。最后教师总结。重在引导学生充分而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第三课时一、导入。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这节课我们重点品味文中的景物描写。二、自主探究。三、合作探究。分析文中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四、展示探究。小结:孙犁先生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赋有抒情韵味,这些景物描写起到或渲染阴暗恐怖的气氛,或衬托人物内心的情感和精神,推动文音情节的发展的作用。我们今后在写叙事性文章时插入景物描写一定要契合环境和人物心境。五、深化探究1、建构提升:这篇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通过写主人公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英雄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英勇机智的革命精神。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抗敌的爱国主义精神。作者在诗情画意的水乡图画的背景上去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叙事和写景水乳交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饱含着丰富的爱国深情。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的热爱。归纳写作特色:a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b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c、景物描写恰到好处。2、拓展延伸3、反馈练习答案:1.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气息,雅致隽永);爱憎分明、智勇双全以及过于自尊自信。2.第2段、第8段、外貌、工作范围、性格及工作业绩。3.护送女孩、痛击鬼子、后。4.外貌描写、语言和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板书设计:情节 传奇色彩芦花荡美 人物 立体美 真实美 环境 诗情画意教后反思:芦花荡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孙犁写的一篇富有传奇色彩的小说。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一个年近六十的干瘦的老头子的“英雄的行为”,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跟孙犁的大多数小说一样,散文化的结构,诗化的语言是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我教学本课,重在指导学生对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上。 第二,作为课改实验班级,我总感觉199班的学生还是不敢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很多同学都是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教师还应该多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充分的参与课堂展示。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