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案沪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987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1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撰写人:_时 间:_学习目标与要求 4.2.1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ABC1.知道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知道科学探究的程序,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并从中获得快乐新课准备预习p10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你对此有什么认识?问题发现:在生活中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问题研究: 定量研究化学活动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的证明问题发现: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还有一些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提出假设: 。你的依据是什么? 。 设计实验:实验名称实验设计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解释、结论实验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1)在已平衡的天平上称量内盛硫酸铜溶液的滴管和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的总质量。(图413)(2)取下锥形瓶,挤压滴管,使氢氧化钠溶液进入硫酸铜溶液中,并振荡。(3)将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回天平上,称其总质量,观察。实验2:碳酸钙和盐酸的反应(1)锥形瓶中加少量氢氧化钙溶液(石灰水),小试管中加大理石,滴管中加少量稀盐酸,放在天平上称量。(图414)(2) 取下锥形瓶,挤压滴管,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观察。(3)将反应后的锥形瓶放回天平上,称其总质量,观察。形成结论: 。交流讨论(1)如果实验2放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你能想象出情况该是如何?请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由同学代表回答。(2)在你认识和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注意些什么,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讨论 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你能试着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归纳小结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思考 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数目有没有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交流讨论1 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能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结论与解释 。交流讨论2 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结论与解释 。交流讨论3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而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如何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出现的“质量不等”?实践应用1、(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可能含有 元素。 (2)某物质加热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原理: 。2、 (1)木材燃烧后,余下灰烬的质量 原木材的质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2)“有人曾经宣布可以直接把铜变成金子”。你认为可能吗? 。原理: 。3、(1)158克高锰酸钾,反应完全后,得剩余固体142g,请问生成的氧气质量为 g。(2)已知4g氢气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水,则5g氢气和32g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 g水。原理: 。知识梳理从宏观和微观这两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有哪些量是肯定不变的?哪些量是可能变的?又有那些量是肯定变的?课堂检测1.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 )A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B石灰石放入稀盐酸溶液中C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2.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物质的总质量 B元素种类 C原子数目 D分子数目3将1 g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 )A.等于1 g B.小于1 g C.大于1 g D.无法确定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一样的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是一样的 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是一样的5.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6.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 ( )A蔗糖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 D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7.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 ( )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8.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则此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和 两种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9.将1.2g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称得固体总质量为1.5g,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g。课后拓展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522022反应后质量g待测1128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2.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剩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 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 g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3.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粒子间的个数比为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该反应中的生成物 (填“可能”或“不可能”)属于氧化物。4.如图,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3个乙分子和1个丙分子,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中错误的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1个A原子,1个B原子5ag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一段时间后剩余bg,并测得生成了cgCO2与dgH2O,则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 g。6已知12g木炭和32g氧气能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g; 现有12g木炭和40g氧气,当它们充分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 7有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在密闭容器中点火爆炸后,测得生成了18g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有 g气体未参加反应。由于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所以参加反应的O2质量为 g、H2质量为 g。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