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教案陕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948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教案陕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教案陕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教案陕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第八课维护正义遵守规则教案陕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制度规则的重要性,知道正义的制度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社会活动的公平合作;了解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虽然有区别,但目的都是在于保障社会合作的公平;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行为、什么是丑恶的行为。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权利观念、正义感、诚信意识、规则意识,初步认识制度规则与正义的关系、道德规范与正义的关系,了解树立规则意识的重要性、中国人的规则意识现状以及外国人的规则意识。【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教学难点】正义的制度有效地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一 导入新课: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正义的人?什么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举例说说你在生活中所见的你认为是正义的人和行为。二 目标实施:(一)制度规则和正义(板书)(朗读勾画课本)1.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板书) 政府机构有政府机构的制度规则,工厂企业有工厂企业的制度规则,学校有学校的制度规则。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2.正义的制度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板书)有了合理的制度和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够有序地运转,才能有效保障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 制度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规则是交通效率的保障。人人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则交通的效率就高,反之,效率就低。有些人只顾自己的效率,而影响他人和整个交通的效率,比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司机开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冲红灯,高速行驶,毫不礼让,会造成交通阻塞甚至导致车祸事故! 我们身边已有许多血的教训,但仍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轻视交通规则:如每天放学,我都可以看见马路上有不少学生骑着自行车成群结队地你追我赶,有些还在车的前后载上一两个同学在路上左拐右拐地骑飞车。他们觉得自己很酷,很勇敢。但他们却忽略了交通规则,这其实就等于他们轻视自己的生命,拿自己的生命在开玩笑。这是一种鲁莽、愚昧的行为。他们没想过,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不但会给 自己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我们应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管有没有红绿灯,不管有没有交通警察,我们都应该自觉维护交通秩序! 3.正义的制度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板书)正义的制度能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所以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遵守规则的制约。遵守制度规则的人是正义的人。遵守制度规则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4.不遵守制度规则的行为是不正义的行为。(板书) 故事研讨:盘子一定要洗七遍一名中国的留学生在日本的餐馆当杂工,洗盘子。那里有这样一个规定:餐馆的盘子必须用水洗上七遍。洗盘子的工作是按件计酬的,这位留学生计上心头,洗盘子时少洗一两遍。这样,果然效率大大提高,工钱自然也迅速增加。一起洗盘子的一位日本学生向他请教技巧,他说出了原由,听了他的话,那位日本学生和他疏远了。 有一次,餐馆的老板抽查盘子的清洗情况,用专用试纸检测出他洗的盘子清洗程度不够,少洗了两遍,便把他解雇了。他失业后又到很多餐馆去找工作,但老板们一知道他就是少洗了几次盘子的人都不要他。房东怕他的“名声”影响其他住户要求他退房,学校也希望他转学,因为他影响了学校的生源.(二)走进探究园-“情境研讨”(课本P80) 、对比这件事,你怎样看待杨南表哥凡事都要遵守规则的行为?参考:公平的合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正义的制度规则和良好的道德规范来支持。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该是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公共道德规范的人。杨南表哥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并要求别人遵守制度规则,是一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人。、有人说,是否遵守制度规则,只是个人习惯和个人素质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参考: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遵守制度规则不仅是个人习惯和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生活是否有序、是否高效、是否正义的大问题。只有人人遵守制度规则,社会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生活才能有序地运转。(用盘子一定要洗七遍的事例加以比较,揭示遵守制度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三)道德规范和正义(板书)过渡:制度没有规定到的东西,还有道德规范的约束。要维持社会生活的正义,人们除了遵守制度规则以外,还应该遵守道德规范。1道德规范与制度规则的区别 (板书)二者都是属于规则。道德规则与制度规则的不同在于二者起作用的途径不同:单位的规章制度是靠行政力量来贯彻执行的,国家的法律法规是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执行的,而道德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起作用的。另外,制度规则是明文规定的,是必须要做到的;而道德规范并没有明文规定,是人们心中的一些起自我约束作用的内心律令。2.道德规范的作用:(板书)道德使我们能判明是非对错,判明“应该”与“不应该”的行为。有道德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是不正义的行为。(四) 走进情景剧场-“王莹应该怎么办?” (课本P85),让学生感受道德规范与社会正义的关系。、公司老板可以不招聘王莹吗?讲讲你的理由。、假设你是公司老板,你会聘用王莹吗?为什么?3.一般道德标准下的不正义行为:(板书)(P83第三段列举四小点)无正当的理由向他国发动战争;压迫和残害无辜的人民;歧视和排斥他人;伤害他人的自由和尊严。 4.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的意义:(板书) 小结:正义的制度规则和良好的道德规范保证了社会合作的公平性和社会生活的有效运行。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不仅是一个遵守制度规则的人,而且是一个遵守公共道德规范的人。指导语:靼斯说:“正义就是心。心就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善,如果照着这行事就是正义。如果心错了,就要把它拉回正途;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正义也就是心的正确方向。”你有一颗正义之“心”吗?下面请你来写一写,并与大家交流。1、在上学的路上,虽然路口亮着红灯,但没有汽车通过,我会2、在排队的场合,如果有很多人插队,我会3、在公园里,看到有人用石块投掷动物,我会4、班里有个同学受到大家的排斥,我会5、在电视上看到有些国家有残害人、压迫人的事情发生,我会(以“我是个正义的人吗?”引发学生自我剖析,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则的要求。) 答案: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三 教师寄语:同学们,做一个正义的人!四 布置作业;指导语:靼斯说:“正义就是心。心就是发自内心最深处的善,如果照着这行事就是正义。如果心错了,就要把它拉回正途;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正义也就是心的正确方向。”你有一颗正义之“心”吗?下面请你来写一写,并与大家交流。1、在上学的路上,虽然路口亮着红灯,但没有汽车通过,我会2、在排队的场合,如果有很多人插队,我会3、在公园里,看到有人用石块投掷动物,我会4、班里有个同学受到大家的排斥,我会5、在电视上看到有些国家有残害人、压迫人的事情发生,我会(以“我是个正义的人吗?”引发学生自我剖析,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则的要求。)答案: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附板书设计一、制度规则和正义(1)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的制度规则,社会合作和社会生活是一个按照制度和规则来管理、运行的系统(2)制度的正义在于它保障全社会成员的利益,它的程序和规则是面向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二、道德规范和正义(1)道德、法律和其他的制度规则实施的手段(2)依据一般的社会道德标准,任何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的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 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懂得正义的四项基本要求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遵守社会规则的优秀公民【教学重点】做有正义感的人【教学难点】如何做有正义感的人一 导入新课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人,面对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情,也会站出来为弱者说两句话,帮上个忙。同学们说这是一种什么人呢?生答:有正义感的人。(导入新课) 二 目标实施: 知识探究: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四点要求)1.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板书)故意伤害他人的生命和身体是最严重的不正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2.尊重规则。(板书)有正义感的具体表现: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3.尊重自由。(板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个人事务进行选择和决策,任何人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4.承担责任。(板书)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人类整体的一部分,关心个人的命运,关心人类的命运,做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三 寄语同学:同学们,我们要具有正义感和规则意识,做一个有正义感、遵守社会规则的优秀公民!四 布置作业:1 一个中学生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 ) A、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 B、主动报告 C、学会自救自护 D、既要勇敢,又要机智2 有人认为,我们未成年人年龄尚小,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见义勇为的做法不值得我们效仿、学习。你认为对吗?(参考: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利,是正义的要求。如果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这便是正义的行为。我们未成年人虽然年龄尚小,自我保护能力不强,但面对非正义的行为,我们还是要敢于斗争,只不过在斗争中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牺牲。)3 学生王利在乘坐无人售票的公交车时,往投币箱里投了八个一角的硬币。他暗自高兴:少交了两角钱,却没被别人发现。对王利的行为理解错误的是( A )A、父母挣钱不容易,用这种方式省两角钱可以理解B、是一种非正义的行为C、是不道德的行为D、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会使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失 4 小江新买的自行车被偷了,心理很不平衡,看到路边有辆新自行车,于是撬锁把车骑走,被人发现后扭送到派出所。(1)上述材料中的行为哪些是正义行为?哪些是非正义行为?参考:偷小江的自行车的行为和小江撬锁骑走他人自行车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将小江扭送到派出所的行为是正义行为。(2)判断上述行为的依据是什么?参考:善良的行为,应该做的行为,是正义的行为;丑恶的行为、不应该做的行为,如不公平地对待别人、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都是不正义的行为。附板书设计:做有正义感的人;(1)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即通常所说的人权(2)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规则(3)正义要求我们尊重自由(4)正义要求承担责任教学后记: 以情动人!以理服人!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