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9449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语文上册 20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案 语文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解说的事理,并能联系自身的学习实践作深入地思考。2、了解中美科技发展及教育哲学上的差异3、学习本文层次清晰地说明事理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了解二百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2、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者解说的事理。2、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比较。【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杨振宁,美籍华人,1922年出生安徽省,19381944年在中国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读书获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求学,1948年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7年与另一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因此与李政通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71年以来,他多次到中国探亲、访问、讲学。分别受聘为北大、科大等八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促进中美科技交流和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还努力帮助中国学者在美进行科研和学习。一、文学常识与基础知识积累做一做,我一定能过关三、预习检测:1、本文选自_,作者_是_家。2、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光纤()挠头()聘用()弥补()胆怯()3、四字短语填空:无()无尽与日()增归根()底层出不()按()就班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第 段中“工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生产力”) 第4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 作者对于“科”与“技”的关系持什么看法? (明确:二者谁更重要些的问题,没有简单答案,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国家制宜。) 文中第6段作者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表示出三者的关系。明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五、合作探究:(1)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是什么?(学法:速读课文,找关键句子。)(2)阅读课文第15段,完成下列问题。 解释词语:按部就班: 本段主要谈什么问题?(明确:分析中美两国的异同及适应对象)。 中美教育哲学的共同点是什么?(都能鼓励创新) 就适应对象而言,中美教育各适合哪一部分学生? 就学习方式而言,中美教育有何不同? (中国教育的学习方式属按部就班的训练,美国是跳跃式学习) 六、精读品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学法指导:精读课文并在文中标出所用的说明方法,划出相应的语句。七、拓展延伸:阅读附文,给合你自身素质及学习成绩,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应注意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板书设计: 世界之交的科学随想世纪之交:新事物层出不穷 新发明屡屡出现科学随想:“科”与“技”关系 中美教育哲学差异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