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案沪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8732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案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第2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撰写人:_时 间:_学习目标与要求 4.1.2燃烧与灭火学习目标双向细目表ABC1.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 认识爆炸的条件,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形成“防火防爆,人人有责”的意识3. 能用化学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爆炸的现象和原因。新课引入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是怎么一回事,爆炸是怎样发生的?认识一些安全标志。问题一: 可燃物燃烧的程度,与什么因素相关?想一想1.工厂、饭店、学校等单位使用的锅炉要是用鼓风机鼓风,其作用是什么?其中有什么道理?2.打火机、燃气灶等都有调节燃气或空气量大小的开关,它们起什么作用?其中有什么道理?3.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方时,白瓷板上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归纳小结可燃物燃烧的程度或现象主要与 、 、 有关。活动探究 阅读p94,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区别填写在下表中:比较事项完全燃烧不完全燃烧氧气是否充足燃烧速度快慢释放热量多少燃烧效率生成物(若反应物由碳、氢元素组成)反应表达式(以碳的燃烧为例)启示实践应用1.若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里,可能会因通风不畅产生有毒气体而发生事故,该气体是( )A.CO2 B.CO C.H2O(气) D.N2 2.家庭燃气灶一般用气门(用来调节燃气的进气量)和风门(用来调节空气的进气量)来控制燃烧。(1)若火焰颜色发黄并有少量黑烟产生,这时发生的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 怎样操作才能使燃烧恢复正常? (2)将煤炉的进风口封住后,蜂窝煤燃烧程度明显减弱,并会产生一种能燃烧的且有毒的气体CO,其原因是: 。 归纳小结1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相比,有什么重要意义(从经济与环保的角度归纳相关要点)。1 ;2 。归纳小结2 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和用途(1)部分物理性质:通常为 色 体, (选填:能/不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具有 :一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碳具有 :CO能与血液中的 结合,使之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氧而窒息死亡。(3)用途:家庭常用于气体燃料(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就是一氧化碳)(4)CO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之一,其主要来源:汽车尾气、含碳燃烧不完全燃烧、管道煤气漏气等;(5)防止CO中毒的措施:尽量使燃烧 ,及时 。问题二:爆炸是如何引起的?预习自评 收集关于爆炸的资料,你知道爆炸被应用在那些方面?爆炸是怎样发生的? 观察与思考 课本第95页粉尘爆炸实验归纳小结 爆炸发生的条件(1)在 内,发生急速 ,短时间聚积大量的热,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如:爆竹、炸弹爆炸(2)某些在敞开的体系中,氧气的浓度或可燃物的浓度较高,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周围的空气迅速猛烈膨胀,也会产生爆炸。如:加油站可能发生的爆炸注意:从爆炸产生的原因来看,某些爆炸是物理变化(如: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某些爆炸是化学变化(如氢气球爆炸,炸药爆炸等)(3)比较容易发生爆炸的地点:加油站、仓库、粮仓(4)可燃性气体及它们的爆炸极限: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有: 、 、 等。点燃前必须 。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只有在爆炸极限内,遇到明火才能发生爆炸。几种气体的爆炸极限参考书本。H2、CO、CH4三种气体的燃烧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 H2、CO、CH4三种气体,如何进行简便地鉴别?问题三: 易燃物、易爆物等安全常识,你了解多少?活动探究 认识消防安全标志。p92图47收集关于易燃物、易爆物等安全常识,与同学们交流。交流讨论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注意些什么?实践应用1.下列物质与氧气混合后,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 B.氢气 C.氧气 D.面粉2.在空气中发生的燃烧、爆炸和缓慢氧化的共同点是 ( )都需要达到着火点;都发光、放热;都很剧烈;都属于氧化反应A. B. C. D.3.燃着的火柴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 A.火柴梗接触的氧气少 B.火柴梗的温度低 C.火柴梗的着火点升高了 D.火柴梗的着火点降低了 4.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条连接起来。(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严禁烟火(2)油锅失火 验纯(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 用锅盖盖灭(4)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做灯火试验课堂检测1.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上阀门并开窗通风C.档案室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立即转移到通风处救治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 )A煤矿中因遭到明火而发生的瓦斯爆炸 B高压锅因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节日的烟花在空中爆炸 D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课后拓展1.我们依据反应事实,通过比较、推理等方法可以总结归纳出灭火的规律并加以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图A所示的“火三角”可表示燃烧的条件,图中缺少的一个条件是 ;图B所示的灭火原理是:_; 点燃篝火时,常将木柴架空以促进燃烧,是利用了增大 的方法。2.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给生活与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燃烧不当也会造成极大的损害。(1)燃烧不完全燃烧既浪费资源,产生的气体又对环境造成污染。为研究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现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NaOH溶液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将燃烧匙内小木炭块灼烧至红热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橡皮塞。将注射器内氧气迅速推入集气瓶内,观察到木炭发白光。该实验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燃烧的剧烈程度还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如 (举一日常生活实例)(2)小明、小刚同学在研究灭火的原理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分别在两个小铁盒中倒入少量植物油并点燃,小明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冰水共存的水面上,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该实验证明了灭火的原理是 ,小刚同学将一块湿抹布盖在小铁盒上,火焰也立即熄灭,他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3.测定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实验如下所述。取10只大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试验结果如下:H2体积分数%9080706050403020105空气体积分数%10203040506070809095点燃现象安静燃烧安静燃烧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不爆炸(1)混合气体爆炸范围,H2的体积分数约为 。(2)由上述实验结果评价:“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保持试管倒置移近火焰,如果只发出轻的 噗声表示收集的已纯”的说法的真正涵义。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