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新人教版(II).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872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新人教版(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新人教版(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新人教版(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II)撰写人:_时 间:_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重点难点】1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2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学习内容一选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546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由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决定。气体的收集方法有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当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中的任何成分发生反应时,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当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时,可以用排水集气法。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的末端伸到集气瓶口内一小部分即可。【交流讨论】1课本第45页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使用了哪些仪器?2气体的发生装置有几种类型?【温馨点拨】1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2固固加热型装置,固液不需加热型装置,这两类发生装置较常见。【名师归纳】要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必须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反馈练习】1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双氧水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发生装置选用固液不需加热型;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用固固加热型。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其中收集氧气时可选用(C)A B C D3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的仪器装置,某同学准备利用这些仪器装置及相关试剂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可用作发生装置C要选用收集氧气D用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a通入氧气学习内容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546页的内容,完成下表。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操作错误造成的后果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固定装置应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管口朝上,冷凝水倒流回试管的底部,试管炸裂。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匀破裂。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开始收集收集的气体不纯净。熄灭酒精灯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槽,水倒吸入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讨论交流】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加入高锰酸钾的试管中为何安放一小团棉花?3收集时为何要等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温馨点拨】1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2以防固体高锰酸钾粉末冲入导管,导致阻塞。3开始出来的是空气,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名师归纳】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在两个集气瓶中盛满水加热收集氧气将导管移出水面停止加热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七步:茶庄定点收利息(查装定点收离熄)十步:茶房禁鼓捣(查放紧固倒),夜深取衣洗(热伸取移熄)。3排水法收集气体满水无泡倒立水中,放空充气撤管撤灯。【反馈练习】1右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C)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B)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把导管移出水面把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4指出下列装置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试管的底部用内焰加热,改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2)试管口朝上,改为试管口朝下;(3)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改为刚露出橡皮塞即可;(4)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改为把导管的末端伸入集气瓶底;(5)试管口没有放棉花,改为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学习内容三氧气的性质【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6页的相关内容,并做木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交流讨论】在进行木炭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何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并使燃着的木炭和铁丝保持在集气瓶中央?【温馨点拨】以免物质燃烧时将瓶内氧气赶出,导致物质燃烧不充分,现象不明显;木炭和铁丝保持在集气瓶中央是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名师归纳】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碳氧气二氧化碳(C) (CO2)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Fe) (Fe3O4)提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预先应装少量水或细沙。【反馈练习】1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D)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氧气用于炼钢,目的之一是除去生铁中多余的碳和其他杂质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氧气瓶中,木条复燃C实验室可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生物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4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装置验证氧气的性质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水,各自作用是什么?甲中防止铁丝燃烧时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破裂;乙中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