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8391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章碳和碳的氧化物6撰写人:_时 间:_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氢气的纯度B.闻气体的气味C.读取液体体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因为干冰升华吸热B.活性炭能够除去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可燃性D.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3.“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 ) A.先变蓝后变紫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4.一无色气体,可能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数种,现将无色气体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甲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有还原性气体和CO2B.该气体中可能有碳的氧化物C.该气体一定是混合物D.该气体一定有还原性气体,一定有碳的氧化物5.(20xx百色)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还原性C.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固体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6.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7.以下气体在自然界中能发生光合作用的是( ) A.H2B.O2C.N2D.CO28.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2O3是氧化物B.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C.在一定条件C2O3能还原氧化铁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关实验过程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B.C.D.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10.将木炭和氧化铜混合均匀放在试管中加热,可以看到_色的氧化铜最终变成_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以看到_,该反应中木炭的作用是作_。 11.如图所示,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烧的蜡烛,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我认为发生的现象是:_说明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物理性质是_ 12.用下列物质: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完成空格:能用于灭火的是_;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产生该景象的物质是_;吸烟有害健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 13.下列气体在使用前应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的是_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_ 三、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14.某实验小组对“载人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一般都要安装盛放过氧化钠(Na2O2)颗粒的装置”感到非常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哪些气体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信息提示】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未被利用的氧气等。二氧化碳能与氮氧化钠反应:CO2+2NaOH=Na2CO3+H2O。氮气不能和过氧化钠反应。【提出猜想】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过氧化钠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进行实验】实验一:验证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如图1)小组成员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1)其中装置A的作用是_。将带火星木条放在装置B干燥管的右侧管口,观察到小木条复燃。 (2)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请补充完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Na2O2=_+O2。 (3)实验二: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如图2)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并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向装置A中加入大理石,打开分液漏斗上活塞,缓慢滴入稀盐酸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有_;装置C装置中有气泡出现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C作用是_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在装置C的右侧导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并生成氧气【实验结论】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分别反应生成氧气。 (4)【实验反思】某同学对实验二的设计提出疑问:该实验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15.现有三瓶气体已失去标签,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 五、综合题(共2题;共16分)16.某实验小组探究火锅烟气中CO2 , CO分别对人体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设计装置如图所示(试管中均为稀释的新鲜鸡血):实验记录:(1)向试管中通入气体时,气体从导管口(填装置图中的序号)_处通入 (2)试管的作用是_ (3)气体A为_ 判断的依据是_ (4)从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来看,本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 (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火锅烟气中对人体血液供氧量有影响的是(填具体物质)_ 17.根据问题填空: (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中,如右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则其中的气球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2)如果打开瓶塞,通过支管向瓶内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又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 【解析】【解答】解: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装置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D、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故A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能够除去异味,故B正确;C、C、CO、H2具有还原性,所以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故C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故D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干冰升华吸热进行解答;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解答;C、根据C、CO、H2具有还原性进行解答;D、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进行解答3.【答案】D 【解析】【解答】“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是先变红色后变紫色,碳酸使得石蕊变红色,而碳酸不稳定,会分解,所以最后会变为紫色,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紫色石蕊遇酸变红,二氧化碳雨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4.【答案】D 【解析】【解答】A、只要一氧化碳存在就可以满足不同的现象要求,二氧化碳只能说可能存在,故A错误;B、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中必须存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故B错误;C、一氧化碳单独存在也可以满足本题的现象要求,故C错误;D、氧化铜变色了,一定存在还原性气体,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必须存在其一,故D正确故选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实验现象的综合分析,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而二氧化碳不具备还原性;故B不正确;C、一氧化碳不溶解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室内放一盆水并不能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C不正确;D、固态的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容易升华吸热,所以常用于人工降雨,故D正确;故选D【分析】依据一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对问题进行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不易溶于水,具有还原性与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可燃,其固态形式是干冰,易升华吸热,据此回答判断即可;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是物质的状态,是利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但灭火是利用了它不支持燃烧的特点,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故不可选;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汽化时要吸受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降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可选;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葡萄糖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不可选故选B【分析】首先了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然后对ABCD四个选项做出正确判断即可7.【答案】D 【解析】【解答】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 故选D【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来回答本题8.【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则:A、C2O3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说法正确;B、根据CO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可判断C2O3充分燃烧的产物是CO2 , 故说法正确;C、一氧化碳可作还原剂,则C2O3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故说法正确;D、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2O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法错误故选:D【分析】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而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利用三氧化二碳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的提示信息,对选项中的判断进行评价并作出判断即可9.【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是无色的,无明显现象,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故会看到浑浊现象,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向烧杯内倒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下边的蜡烛先消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A、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沉淀;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二、填空题10.【答案】黑;红;C+2CuO高温2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剂 【解析】由于木炭具有还原性,所以会使氧化铜还原为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铜为红色固体。故答案为:黑,红,C+2CuO高温2Cu+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还原剂。【分析】本题考查了木炭的还原性及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掌握此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答案】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解析】【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实验现象是: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答案: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根据量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以及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特点分析;12.【答案】二氧化碳;干冰;一氧化碳 【解析】【解答】能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因而会看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一氧化碳有剧毒,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是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分析】本题考查固体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解答即可13.【答案】C;氢气(或甲烷) 【解析】【解答】解:根据爆炸是由于急速的燃烧在有限的空间而引起的,因此要满足燃烧的条件,气体必须是可燃性气体遇明火,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B不符合题意;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因此氢气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C符合题意;D、氢气或甲烷等气体具有可燃性,因此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答案为:C;氢气(或甲烷)【分析】根据燃烧和发生爆炸的条件(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解答此题三、实验探究题14.【答案】(1)提供水蒸气(2)4NaOH(3)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CaCO3+2HClCaCl2+H2O+CO2;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氧气(4)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解析】【解答】本题以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以及反应产物氧气和碳酸钠的检验,解答时可以依据题文提供的信息以及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进行实验:实验一:(1)实验一是验证过氧化钠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氧气,根据图中题意判断:装置A的作用是 提供水蒸气;(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是6个氧原子,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是4个钠原子,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Na2O2=4NaOH+O2;实验二:(3)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A中缓慢加入稀盐酸,A中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C中有气泡产生。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经过过氧化钠颗粒后,仍有部分没有反应的二氧化碳,所以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氧气;实验反思:该实验不能充分证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 故答案为:提供水蒸气;4NaOH;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溶解;CaCO3+2HClCaCl2+H2O+CO2;吸收二氧化碳,净化氧气;二氧化碳中混有水蒸气,而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也生成氧气。【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需要掌握常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以及反应的生成物。四、解答题15.【答案】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的氧气;正常燃烧的空气;火焰熄灭的二氧化碳 【解析】【解答】因为许多气体的性质与燃烧的关,如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氢气能燃烧等,所以鉴别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燃烧的木条。本题中的三种气体也可用此方法来检验: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分析】初中化学常用的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之分,就是根据需要鉴别的物质的不同物理或化学性质来设计鉴别方案。五、综合题16.【答案】(1)a(2)作对照实验(答出对比的意思就给分)(3)CO通入A后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桃红色,再通入氧气,鸡血颜色不变的现象说明气体A使血红蛋白(血液)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体现CO的毒性(建议同时答出现象和结论;结论答气体A影响血液供氧能力给分(4)增加CO尾气处理装置(不答CO不给分;答剩余CO直接排放、未处理等给分)(5)CO2和CO 【解析】【解答】(1)要让气体经过装置排出,应该从长管进短管出;(2)试管的作用是作对照实验;(3)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液颜色改变(4)由于C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要增加尾气处理装置(5)由实验可知该气体通入时鸡血颜色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再通入氧气鸡血颜色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说明CO2对人体供氧也有影响,故答案为CO2和CO【分析】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和利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性质方面的不同再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17.【答案】(1)答:将变大,因为瓶内的气体被抽空,瓶内的压强小于球内压强,所以气压将气球变大(2)答:气球将上浮,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气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解析】【分析】(1)将一个吹入部分空气的气球放入吸滤瓶中,如,上图所示塞紧瓶塞,接上抽气机抽气则其中的气球将由于瓶内的压强小于球内压强,所以气压将气球变大(2)如果打开瓶塞,通过支管向瓶内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受到的浮力较大,气球将上浮15 / 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