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苏科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782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苏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苏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教案苏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八年级物理上册 透镜教案 苏科版撰写人:_时 间:_课题:透镜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通过实验让学生在研究交流中经历探索发现,感悟探究实验的方法,从而建构透镜相关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过程与方法1.会用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2.会测量远视眼镜的焦距。(也可以尝试学测凹透镜的焦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探究活动和阅读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难点对光的作用教学准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具座教学过程提要教 学 环 节个 人 复 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引课方法:一队旅行者冒着-48的严寒跋涉着。到了中午,当他们拣来了一堆干草准备生火做饭时,却发现打火机丢了,怎么办?一位博士灵机一动,带领大家用冰磨制了一块像放大镜一样的冰块,博士拿着这一冰块迎着太阳,把阳光聚集到干草上,一会儿,干草就着了火。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你们也想试一试吗?在学生体验过冰透镜取火或观察过师生共同完成此实验后,教师引课:上面实验中,我们实际上是制作了一块冰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大家再看,这位同学的近视眼镜上有两块透镜呢,这种透镜能不能聚光取火呢?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尝试近视眼镜“聚光取火”实验。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样是透镜,效果完全相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方面的知识。方法:大家都知道水能灭火,下面谁有方法用水来点火?在学生体验过水烧瓶取火或观察师生共同完成此演示实验后,教师引课,上面的实验我们实际上完全是靠烧瓶水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成功的。大家再看,这位同学的近视眼镜上有两块透镜呢,这种透镜能不能聚光取火呢?下同方法。方法:同学们桌子上都有一只装有水的杯子,现在大家用手握住杯子,透过杯子中的水看后面手指,大家都看到什么啦?你后面的手指竖起来,再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大家再看,这位同学的近视眼镜上有两块透镜呢,透过这种透镜能不能看到刚才的现象呢?下同方法。方法:每人都观察带来的带老花镜和近视眼镜,寻找鉴别方法。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二、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以及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其实,我们平时见过的照相机、显微镜、望远镜当中都有一些表面磨成球面的透镜。这些透镜是怎样的呢?下面大家来观察一下。有的同学能知道手里拿到的是什么透镜,你能告诉我是什么方法确定你拿到的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的?你们还能有其他方法吗?下面发一张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辨别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方法方 法方 法方 法几种方法辨别远视眼镜、近视眼镜的结果相同吗?你们小组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与发散作用,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多媒体介绍(或投影片)同时发放下面阅读卡,进行交流与识记。关于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读书卡号: 光 心:透镜的中心叫光心。主光轴:通过透镜光心与透镜垂直的叫主光轴,其它通过光心的轴叫付光轴(高中将学到)。焦 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点或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焦点。焦 距: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焦距,焦距用字母f表示。教师用平行光源,演示平行光射到凸透镜和凹透镜上产生的会聚与发散现象(也可以用两个激光器、光具盘演示)有条件可以观察两条平行光线连续通过两块以上的透镜的情形。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典型的实验图例画下来。进行两种透镜和对光线的作用方面的形成性练习。三、设计实验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甚至探索着去测量凹透镜焦距)我们常说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有300度500度,什么是度数呢?大家一起阅读P99页,看谁先懂这方面的知识?很多同学今天带了眼镜来,你知道它是多少度吗?你会设计一个实验测量远视眼镜的度数吗?指导学生完成测量远视眼镜的焦距并计算度数的实验。猜想:将一个小电灯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会看到什么现象?三、拓展延伸凸透镜与凹透镜对光的作用不同,成像情况也不同,利用它们的这些性质,就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来区分它们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性质不要只是会背,还要会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四、课堂小结1. 清晨草地或树叶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 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 像2.你能判断图4中应填什么透镜吗? 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概念对光有会聚作用凸透镜 成像规律 照相机透镜 应用 幻灯机 放大镜 概念凹透镜 对光有发散作用教后感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