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627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撰写人:_时 间:_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等特征;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2)、知道分子与原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二者的关系;(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4)、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图示、动画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3、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观点。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观点;化学反应的本质。教具准备:烧杯、胶头滴管、试管、蒸馏水、浓氨水、酚酞溶液、花生、大米、多媒体。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分子及其特点第二课时: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及联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分子的性质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现象使我们迷惑:实验:演示敞口放置的一杯水中滴加一滴红墨水,观察现象。提问:为什么红墨水会从水面跑到水底,又跑到中间去呢?讲述: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展示:多媒体展示问题:1、“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一杯水 + 一块糖 = ?2、夏日缘何飘“雪”?炎炎夏日,忽然风起云涌,雨点、冰粒从天而降3、水“跑”哪儿去了?水蒸发、电解水后液态水无踪无影地“跑”了。 教师:这样的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并用于解释上述这类现象。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板书: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的性质1、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离子也可以);教师:前人早就证明了分子是确实存在的。同学们可能说:我怎么看不见?看不见就不能证明存在。请问:您见过本拉登吗?物质的从在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分子在微观世界中,咱们平时看不见。板书:2、分子确实存在;教师: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已经能借助科学手段看到分子了。展示:多媒体展示:图3-5、3-6.教师: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光学显微镜只能看到细胞那么小的物质,只能放大几百倍,而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了几十万倍。我们看到:分子确实时存在。教师:不仅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分子的很小。有多小呢?我们用数据来说明问题。展示:多媒体展示:一滴水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如果你一次喝100亿个水分子,喝完这滴水,要喝1670亿次左右! 1秒喝1次的话,你要喝5000年以上。说明分子不仅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板书:3、分子的特征(1)、分子的体积小、质量小;教师:学者们提出了这些问题以后,就可以用于解释实际问题了,可是他们又遇见了新的问题!展示:多媒体展示:1、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了,为什么?2、路过花丛,为什么能闻到花的香味?3、白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会不见了?教师:为了解释这些问题,学者们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很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我们怎么证明分子是运动的呢?用一个实验来证明。实验:科学探究氨分子的运动实验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里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溶液变红色。 解释: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色。 3、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A、B,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越5mL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之外。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A杯溶液变红色;B杯溶液不变色 解释: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A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学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教师:我们刚上课时提到的“敞口放置的一杯水过几天变少了;春天时坐在教室里也能闻到花香;湿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了,”都是因为分子的运动造成的。我们闻到的饭香味、花香味、厕所味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可以说:我们闻到的气味都说明了分子是运动的。板书:(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设问:白糖溶于水不见了水却变甜了,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请问:白糖放入热水里溶解的快还是在冰水中运动的快?学生:热水中。设问: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的快还是晾在阴凉底下干的快?学生:太阳底下。设问:为什么?学生: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过渡:白糖溶于水不见了水却变甜了,有的同学在配糖水的时候可能做过这样的尝试:在装满水的杯子中慢慢的加白糖,发现水没有溢出来,而白糖却慢慢的消失在水中了。这是为什么?教师:让我将这个过程放大来看:用花生和大米来演示这个过程。实验:请同学分别读出装有花生、大米的烧杯的体积数,然后将大米倒入装有花生的烧杯。现象:装有大豆的烧饼中体积并没有变大。设问:为什么总体积不是二者体积之和?学生:大米掉进花生中间的空隙里去了。教师:很好!加了白糖的水为什么没有溢出杯子?学生:分子间有间隔。板书:(3)、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教师:一堆花生的空里可以塞一堆大米,一堆篮球的空里可以塞一堆花生,一堆地球的空里可以塞一堆篮球。板书:每种分子间的间隔不同;展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间隔三维旋转图。设问:三态物质分子间间隔存在什么关系?学生:固体分子间间隔小于液体分子间间隔小于气体间间隔。练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分子间间隔减小,液态变为固态,分子间间隔减小,固态变为液态,分子间间隔增大,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增大。教师:至于分子间间隔究竟增大还是减小还要看具体的变态情况。教师:气体能被压缩是因为气体的分子间间隔大。在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液化石油气(气体压缩为液体);医院里氧气罐中装的是液氧。气态的物质被压缩为液态,起体积大约能被压缩1000倍。教师:又如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热胀就是变大,冷缩就是变小。是不是说温度高了分子就变大了,温度低了分子就变小了呢?分子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化了。温度高时分子间距离大,温度低时分子间距离小。板书:热胀冷缩教师:水结冰除外。过渡: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外,又有人提出了新的问题:分子能不能再分呢?于是学者们又提出了新的观点:分子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板书: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设问:怎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板演: 分子 构成 构成 元素 组成 物质 构成 原子 构成 离子教师:(可选择性讲述)怎么理解这个图呢?以水为例,如: 水是由( )元素和( )元素组成的; 水是由( )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的;1个水分子是由( )个( )原子和( )个( )原子构成的。注意:分子有个数原子才有个数。例如我说“飞机上有200个人”就不对,哪里不对?多少架飞机啊?1000架还是1架啊?不明确。练习:以氧气为例: 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的; 氧气是由( )分子构成的;氧气分子是由( )原子构成的;1个氧气分子是由( )个( )原子构成的。过渡:有的同学说:您说了半天分子了,到底什么是分子啊?请看书52页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板书:5、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教师: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其物理性质;同种物质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性质不同。设问:如何理解这几句话呢?举例说明。教师: 氧气、液态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只是三者分子间间隔不同,所以三者化学性质相同;可以用相同的化学符号来表示:O2水、冰、水蒸气三者分子间间隔不同,是同种物质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可以用相同的化学符号来表示:H2O氧气和水是不同的物质,他们的分子不相同,所以化学性质也不相同。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学生:水的蒸发是液态的水变成气态的水,在变化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水水经过变化之后生成了氧气和氢气这两种新的物质,水分子变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属于化学变化。板书:二、用分子的观点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教师:很好!今天我们就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这两个变化了。板书:1、物理变化提问:什么是物理变化?学生: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板书: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教师:例如说结成冰,还是同种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就没有生成新分子。CO2里是CO2分子;O2里是O2分子;N2里是N2分子;水里是水分子。物质还是那个物质,分子还是那个分子。板书:微观:分子本身没变(只是间隔变了)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呢?学生: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板书:2、化学变化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微观:分子本身变了教师:生成了新物质就变成了新分子。物质不再是那个物质了,分子也不再是那个分子了。详细变化过程如下。板演:分子 破裂 原子 重新组合 新分子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可以分为分子,分子又可以分为原子。学者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取知识,寻找快乐,为我们的世界打开了新的一扇大门微观世界,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宽广!引导我们走的更远,看的更高!课堂练习:选择题: 1.水结成冰,其结果是:( ) A.水分子的大小改变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改变了 C.水分子的颜色改变了 D.水分子的化学性质改变了2.右图信息能说明 ( )A.分子很小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微粒 C.分子间有同隔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粒子 D、氧气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是 ( ) A、水分子 B、 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 D、分子大,原子小。6 .如右图所示,当抽去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 ,最后,上下两瓶颜色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答案:1、B 2、A 3、A 4、C 5、B 6、变浅 基本一致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继续作业布置:书53页 3、 练习册28页1-11题板书设计:分子和原子 (1)分子很小 分子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构成 构成 (3)分子间有间隔 元素 组成 物质 构成 原子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构成 离子 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有两条明线,一条暗线。明线分别为分子理论发现发展史、白糖溶于水的现象;暗线为分子的特征。本课以分子理论的发现发展是为引,并辅助以白糖溶于水等现象详加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分子,并运用三维立体图和实物实验、列数字、做比较等多种手段,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有效解除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陌生感,整体线索明显,思路清晰,过程流畅,是一堂比较成功的示范课。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刚开始声音太小,不利于学生听讲;实验时使用的大烧杯太大,延长了试验时间;对于氨气的的运动实验分析过深,加深了学生理解难度。经修改,现已解决以上问题。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