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论文三篇

上传人:1** 文档编号:308598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育论文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幼儿教育论文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幼儿教育论文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教育论文三篇【篇一】论幼儿园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有效回应策略摘要:一个成功、优质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适切的目标、优秀的设计,更需要教师全面、机智的回应。教师应正确判断幼儿思维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那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回应能力呢?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集体活动 有效 回应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慎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教师能抓住孩子抛来的球,以适当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孩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回应能力。可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把在观摩学习中看到的一些很精彩的活动搬来重新演绎,然而效果却大打折扣。究其原因:教师的教育机智回应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成功、优质的教学活动不仅需要适切的目标、优秀的设计,更需要教师全面、机智的回应。教师应正确判断幼儿思维过程中的认知水平,把握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有效地回应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那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回应能力呢?一、教师及时捕捉幼儿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幼儿处于求知欲和好奇心十分强烈的年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幼儿生成问题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的作用中自主产生问题,幼儿的生成问题是从自身出发的,知识面比较狭窄,他们的提问带有随意性,在游戏中教师作为探索活动的引导者,应重视幼儿的提问,及时捕捉幼儿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二、做好相关知识的储备。俗话说:要给孩子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换言之,教师自身经验的丰富性能直接影响到回应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自身经验缺乏,那她只能重复幼儿的经验,或者让幼儿获得的经验也是零碎的,回应是无效的。所以说,在活动开展之前,为幼儿准备材料的同时,教师对活动内容中有关的知识点和相关经验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活动内容,才能游刃有余的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才能对于孩子突发生成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回应。三、充分预设。提问是可以设计的,同样回应也是可以预设的。预设越充分,现场的回应就越自如。而预设回应的前提就是必须读懂孩子这本书,我们常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只有当你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充分把握了,对班中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了如指掌时,才有可能预设出不同种精彩的回应方式。因为,要预设回应首先要预设针对问题孩子可能的反应。此时教师要结合自己关于幼儿心理特点、思维方式的知识及对不同幼儿个性特点的了解全方位地设想:当自己抛出问题后,不同幼儿可能出现的反应会有哪些?在此基础上思考面对幼儿的各种反应,自己应如何回应才是适合的、积极有效的?只有在预设充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幼儿,师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获许多预约的精彩。四、活动中紧追幼儿,灵活运用回应策略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绝非乖乖地走进教师预设的教学模式中,总会有一些突发奇想,生成我们毫无准备的新问题。面对孩子的生成,教师不应固守预设,教师要胸怀活动大目标,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紧紧追随幼儿,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耐心地与幼儿一起探讨、发现,要时刻准备接住幼儿突然抛过来的球,采取多变的回应策略,灵活有效地回应幼儿。(一)认真倾听教师在活动前要精心预设,但在活动中却要淡化脑海中的预设,紧紧追随幼儿,倾听幼儿的声音。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很多情况下会词不达意,只有当教师认真倾听幼儿,才能真正弄明白幼儿所要传达的意义与理由,捕捉到幼儿思维过程中的火花,采取合适的回应策略。所以说,倾听就是为了更好的回应。(二)积极追问追问是教师回应的一个很好的策略。追问就是教师在回应中把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抛向幼儿,追问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并帮助孩子提升经验,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三)及时归纳提升规范而生动的小结性语言,可以帮助幼儿将原有的零碎的经验进行归纳、提升与拓展。就幼儿语言的归纳提升:孩子的经验往往比较零散,语言表达往往也是很随意的,不能反映问题的主旨,这时就需要教师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分辨哪些是有益的经验,并顺着孩子的话把他的意思重新组织复述,把幼儿原本冗长、不清晰的表达意思提炼成一句精简的话,隐性地教给孩子一些清晰优美的语句。(四)适时评价适当、及时的评价,也是有效的回应策略之一。评价方式运用得当,一方面给予幼儿思维正确的导向,另一方面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激发进一步探索学习的热情。评价应是正面的,积极的。评价可以是肯定、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提示。在吴佳瑛老师的活动中我们就经常听到老师赏识激励又客观的评价语言。评价应有具体的内容,应落实到具体的行为或方式上,如果只是一味地说“你真聪明”却不告诉孩子聪明在哪里,那只会使这句评价越来越成为一句空话。活动中教师的回应应是积极的,对幼儿发展有利的。但并不是对儿童所有的生成都要给予回应,有时转移幼儿视线也是一种回应策略。尽管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追随儿童兴趣”,但教师要具备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当幼儿的生成偏离教育发展目标时,教师一定要坚守预定目标,对生成的内容予以转移或淡化。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其对个体和集体的价值,在回应时机和方式上进行策略选择。五、活动后勤思考,使回应更精彩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回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需要教师在不断反思中积累,从脚下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片天地。吴佳瑛老师曾说过:反思是感悟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的最有效手段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老师积极有效的回应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尊重、开放和激励中感受到快乐和自由,迸发更多的激情。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使回应机智从有痕到无痕,从偶然性到常态性。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精彩。【篇二】幼儿教育理论影响幼儿发展的影响摘要 学前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学前阶段和学前教育既然如此重要,我们就不能不把学前教育纳入我们的视野,要重视幼儿教育和关注幼儿教育理论,同时也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理论与历史的研究。幼儿教育理论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影响幼儿的成长,了解和比较中西方不同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有着很大帮助。关键词 幼儿教育理论 重要基础 关键时期 发展 历史经验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就是指1学前教育不仅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具有奠基性的作用。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为儿童入学学习和今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义务教育的效益。前教育的目的大致有两个方面:a 协助孩童为终身学习作准备、而不单是为小学一年级作准备。b 为孩童的个人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体而言,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对与错的能力;对外部世界和所处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 (学习探索、试验和观察);学会简单社会交往 (学习聆听、分享和合作) ;形成健康情绪,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建立自信,学习与同伴和大人沟通);获得健康的体魄。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们是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形成与发展的。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一时期,婴幼儿在认识环境、与周围的人接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着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行为、性格和人格的基础,初步了解并开始接受社会规范,形成最初的自我调节能力。就如:2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的发展有肛门期,所谓肛门期是指儿童学习控制排便的时期,由于肛门欲的主要特征是排泄与滞积、污秽与整洁这样的矛盾组合,努力克服这些矛盾时,往往是物极必反,走向另一个极端。是发生在 13 岁,33 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以排泄为快感同时也对所排物充满好奇,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部分的本能,而是肛门和虐待狂的本能。占重要地位的不是雄性和雌性的区别,而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记得在一次暑假中,去了姐姐家,我刚进她家门就听到三岁的小外甥喊着说要去瘪瘪,要进卫生间的外甥一见我来,就很高兴地说:“妈妈,妈妈,小姨来了,刚刚(小名)自己可以上厕所了,刚刚上厕所你不用老是跟着!”然后他就很得意的转过头来说:小姨,刚刚瘪瘪可以不用妈妈帮了哦!”当时我笑着夸了几句,小外甥就蹦跳着进了卫生间。我和姐姐还真以为那小家伙真那么能干可以自立了呢,可谁知,他进去了好久都不出来,出以担心,姐姐就叫我进卫生间看个究竟!可是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小外甥他竟然自己蹲在那玩便盆里他臭臭的排泄物!“小刚刚,你在干麻呢?”他猛的一抬头看到我吃惊的表情就哇的哭了起来。姐姐跑近来看了也吃了一惊,可她只是说了小刚刚几句,教育他这样是不卫生的,以后不可以这样做了而已!到是我说:“刚刚你羞不羞啊?刚才还说自己懂事了呢!”姐姐也没有过多的责怪就帮小外甥洗干净,当没事的让刚刚去玩去了!当时我挺纳闷的,很不明白刚刚的作为,更不明白姐姐为什么很不加“重视”的就这么简单的处理了在我看来很严重的事情?可我知道,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姐姐这样做肯定是有她的道理的。让我奇怪的是为何小刚刚那天就一直躲着我,不敢和我一起吃饭,老是问姐姐小姨回她家了吗?他还偷偷的和姐姐说:“我羞羞的,看到小姨!”事后姐姐给我看了弗洛伊德讲的儿童肛门期的内容,让我知道了三岁儿童所处肛门期的一些表现,也明白了姐姐为何这般“简单”化了这件事情!3如果这时后我们过多的去责备幼儿有多脏,有多羞人的话,4可能会使幼儿从此变得羞怯内向,孤僻少语以及过分的讲卫生,导致长大后有疥僻!对与教育者来说,面对学前儿童要时刻都要有理解心态与有机智方法去解决在儿童生活中出现的事情。教育机智是一种具体的实践行动也是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生成的,无法事先计划。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面对尴尬场面时不要慌张,也不要采取“强硬”措施,而是要机智的方法去处理事情。教育机智做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中介,5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它有助于整个教育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使教育有良好的效果。肛门期是学前期儿童的一个重要阶段,这就说明了学前期的教育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着儿童的未来!对儿童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二 、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学前教育固然重要6近年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能忽视学前教育的作用”的说法,但是要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在这背后还得要有学前教育理论的支持与指导,教育理论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中国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过了漫长的路程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中国幼儿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其发展过程主要分为 3 个阶段:即古代的幼儿教育思想,近现代幼儿教育理论的形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幼儿教育理论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总结中国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吸取世界各国先进的幼儿教育理论与经验,认真开展幼儿教育科学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理论体系。中国现行的幼儿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指导,以儿童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阐明自己对于教育与儿童发展之间关系的看法,揭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二)中国幼儿教育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发展是指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的增强;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及个性方面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年龄越小,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表现得越明显。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幼儿的身心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影响因素的性质上来看,可以把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划分为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从影响因素的来源来看,也可以把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划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教育是幼儿生存与发展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与社会条件,它的基本任务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施加影响,引导和帮助幼儿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削弱或避免环境因素中消极的、不利的影响,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发展的环境。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学习与掌握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经验是人的发展的基本条件。但儿童学习与掌握人类的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成人讲授或传授、幼儿听讲接受的过程。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幼儿对于来自环境的影响(包括教育影响)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已有的认知活动结构去选择、辨识、解释和理解,这是一个发生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与学习和发展的幼儿主体性观点紧密相关的另一个观点,是学习与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观点。这是主体性观点的自然延伸。作为学习与发展主体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感情、兴趣与需要。由于各方面因素的不同影响,每个幼儿的认知活动结构、行为方式与个性特点等都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幼儿的学习活动必然带有自己的个体特点。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学习与发展是以幼儿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从教育影响到幼儿发展以幼儿的主动学习为转化的中介环节,教育必须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但是,教育可以影响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学习与掌握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成人的帮助。而且,幼儿赖以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作为学习活动的内部条件的已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结构与特点,本身就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本身就包含着过去环境与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以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结构与特点为基础,教育可以不断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幼儿新的发展,创造新的学习环境与条件,提出新的学习与发展的任务与要求,并且把这种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的学习与发展的需要,从而使教育影响转化为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因素,引导和参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三、当代中西方幼儿教育观念的比较(一)我国幼儿教育观念1.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转变角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准确地告诉我们师幼互动关系首先是平等的,而教师是这三种角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角色应从“独奏者”转变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要实现这种转变,首先教师应树立新的师幼关系观,即转变传统教育工作者中“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幼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7把儿童看成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又具备与儿童沟通、交往的能力。其二教师应通过观察记录,熟悉每个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个性特点,主动和儿童交流、合作,在平等互动中促进儿童的发展。第三,做反思型教师。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已的活动过程,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2.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 因此,我们要真正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不要为了体现活动结果而只是提问能力强的孩子,忽视个体差异教育。如在观摩活动中,我们要以平常的心态组织孩子活动,让各种不同发展水平的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要让能力差的孩子得到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这样能力差的孩子才有安全的活动环境气氛,自信心十足,才会获得成功和满足。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有着表现自己的机会,不要只追求结果而放弃过程中尊重幼儿发展水平与个体差异教育的统一。3.教师应注重综合性课程的整合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要有机联系,互相渗透,注重综合性”儿童的生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儿童的多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就像杜威所说的:“出现在儿童世界里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分门别类地呈现出来的,儿童也并不把他的经验按学科结构来分门别类,而且儿童也并不足分门别类地去感受、去认识他所经历到的事物。分科课程与儿童生活的统一性是冲突的。”因此,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应是综合的,尽可能使不同的课程内容产生联系,以促进学习迁移。在教学实践中,要综合各领域的知识进行活动设计,力求帮助幼儿获得完整的经验。如家乡的陶瓷它包括了瓷器的生产、瓷器的种类、做小小瓷艺工等系列尝试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通过参观瓷厂,了解瓷器的生产过程;通过看、摸、操作了解瓷器的特性,通过注瓷浆、彩画、雕塑、装饰等各种技能,开展瓷器工艺活动。整个尝试综合活动注重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使教育走向生成式的。持续发展的、整体性的教育,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4.教师要理解并尊重幼儿纲要指出“尊重孩子,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活动”孩子是个独立人格的人,他自己的兴趣、爱好、要求、愿望。老师要尊重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孩子说话的音量要适中,不要大嗓门;尽可能蹲着和孩子说话,用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如“我认为你这样做比较好”,并让孩子明白这样做的理由和益处,这时孩子会自觉地按你的要求去做。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动,不要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要尊重孩子“自己来”尝试。8要尊重孩子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孩子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孩子,应给于他们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不断感受到和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二)西方幼儿教育观念美国最近出现一批新的幼教专家,他们对传统的幼教观念与做法提出了许多革命性的挑战。这些新的幼教理论的主要根据是来自一些新的脑部发展的研究成果。这些对新生儿脑部、感官与行为发展的新发现,正在逐步改变着美国父母们的教育方法。美国现代心理学期刊整理这些幼教专家的理论,提出了幼儿教育的几个新观念。1.健全的感情能力与智力与婴儿之间的感情品质,有助于激发婴儿的脑部发展,健全的感情能力与智力。过去,许多专家把教养婴儿的重点放在认知能力的发展上,因而产生了一些促进婴儿脑部发育的课程。许多父母认为,既然一点点刺激就可以对婴儿脑部发展有帮助,干脆越多刺激越好。逼得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要为他们准备好所有的竞争利器,希望培养天赋异禀的小天才。于是父母在和孩子玩耍的时候,还要处心积虑地使用教学录像带或高智力玩具。传统的幼教专家认为,父母通过这些游戏可以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回馈,并训练孩子的行为,这些有助于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2.幼儿感情的建立和发展大约在婴儿 8 周大的时候,一个奇迹似的事情发生了。小宝宝的视力开始进步了,第一次,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并且直接和你做眼神的接触。这个初次的视觉经验在社交与感情能力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州大学教授舒尔指?quot;母亲充满感情的脸,对婴儿是最强有力的刺激,而婴儿对母亲脸庞的强烈兴趣,特别是她的眼睛,带领他和母亲陷入一段相互凝望。其结果是:婴儿脑部的脑内啡(Endorphin)浓度上升,使他产生愉悦幸福的感觉。重要的是,这样的幸福感来自于亲子的感情互动。母亲将信息与感情灌注给孩子,而婴儿像个空的容器,被动地接受。总之,通过中西方幼儿教育比较后探索出来的幼儿教育新观念能否适应幼儿教育的持续发展,还有什么重要观念我们没有意识到,怎样使这些观念落实到我们的教育行为中去,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在幼教实践中继续探索和思考。【篇三】幼儿园入园难如何破?现在很多地方仍然还存在幼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经常听到的抱怨就是,9 月 1 号生日的不能入园,8 月 30 日的就可以入园。我们不太明白的是为何就差这一天的时间,孩子就不能入园。表面看,这是单纯的条条杠杠,虽然比较死板,但是相信学校也有学校的理由。一方面,从儿童数量上看,自放开二孩政策后,符合入园的适龄幼童增多,但幼儿园数量增长的速度赶不上适龄儿童增长的速度,短期内必然出现幼儿园“满员”的状况,而幼儿园抛出各种限制条件除制度规定的原因外,也有自身承载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现在家长都非常关注孩子的成长,总担心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宁愿花大力气也要到当地“最好”的幼儿园去接受教育,这导致当地的幼儿园生源严重失衡,有的“吃不了”,有的“没得吃”。这种孩子多幼儿园少且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有些家长为了孩子上得了学不得不向幼儿园的老师送东西、请吃饭,而这些行为无法甄别更难以监管,但确确实实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有同事因没请幼儿园的老师吃饭,最后竟被别的孩子挤走了入园的名额,这让同事耿耿于怀。还有那些条件设施相对差一些的幼儿园,或许处于转型期,教师也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但就是没有足够的钱升级改造。不仅如此,那些基础设施好一点的幼儿园还乘火打劫,每年都会提高入园费,导致当地所有幼儿园都开始“加价”,家长们为此报苦不已。为此,一是建立公立幼儿园,但是,公立幼儿园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不如这些私立幼儿园制度灵活。现在的私立幼儿园都是学校提供三顿饭,儿童中午在学校休息,家长一天接一次、送一次,上班族的家长们甚为认可。由于工作时间比较紧,家长们担心的是,孩子到了公立幼儿园上学之后会不会变成每天中午还要接送孩子。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很多幼儿园都是自主招生,不可避免利用关系网、人情网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作怪,不可避免有失公平的事情发生。三是相关部门要加大舆论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儿童家长正确认识孩子入园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不必非要到硬件设施条件好的幼儿园去,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师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这些“软力量”。四是相关部门要监管儿童入园的价格,不能由幼儿园“太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群众团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