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教学案新人教版(I).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505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教学案新人教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教学案新人教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8《杨修之死》教学案新人教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语文上册 18杨修之死教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I)撰写人:_时 间:_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教材分析杨修之死出自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同属于这一单元的课文还有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香菱学诗。它们题材各异,有的叙述历史故事,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它们都有着引人入胜地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学习时,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3中招考点(1)名著阅读: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情节的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阅读感受等。(2)叙事类文章的考点:概括文章内容,赏析词句,语段作用,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标题理解,结合阅读谈感受等。4.学情分析在众多文学体裁中,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是最浓的。但在阅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一般是关注小说情节的跌宕发展和主人公的离奇命运,而对小说主旨的现实意义,人物命运是如何在情节中发展的,环境的变化对人物和情节的作用是什么,却不做任何思考。但学生喜欢的仍然是分角色朗读和饰演小说中总结喜欢的人物。二、学习目标1、通过查找资料,学生能说出作者简介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学常识。2、通过快速读课文,学生能说出故事情节及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通过讨论杨修的死因,学生能说出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设计一个活动:学生查找资料,能说出作者简介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学常识。2.针对目标二,设计一个活动:学生快速读课文,能说出故事情节及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针对目标三,设计一个活动:学生讨论杨修的死因,能说出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欣赏下面这首诗:聪明杨德祖 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 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 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 非关欲退兵这首诗评价历史人物杨修,认为杨修才能卓著,最终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到底因何而死?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杨修之死。(板书课题)(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庖官( po )禀请( bng)主簿( b )一盒酥( s )分食讫( q )大簏( l )谮害(zn )麾军( hu)绰刀( cho )佯怒( yng )夏侯惇(dn )高阜处( f )2、解释下列剧中加点的词语适庖官进鸡汤( 恰逢 )数犯曹操之忌( 屡次 )人皆不晓其意( 明白 )丕如其言(按照 )植然其言( 认为是对的 )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只要 )( 立即 )(三)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1、通过查找资料,学生能说出作者简介及三国演义有关的文学常识。2、通过快速读课文,学生能说出故事情节及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通过讨论杨修的死因,学生能说出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作者简介及文学常识自学方法:查找资料自学时间:2分钟自学检测(一)1、三国演义作者 罗贯中 ,名 本 ,字 贯中 ,号 湖海散人 , 元末明初 (朝代) 小说 家。2、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 长篇章回体小说 ,描写了 三国 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课文。自学方法:快速浏览课文,给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检测(二)先指名学生说出每个小故事的小标题,然后进行复述故事竞赛1、按课文顺序列出本文七个小故事鸡肋事件;改建园门;分食一盒酥;杀近侍事件;吴质事件;教植斩吏出门;为植作答教2、班级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为代表参加班级复述故事竞赛。要求把故事的要点讲清楚,可以加进自己的合理想象内容,能把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讲得活灵活现。最先复述故事的学生有优先选择权,可以任选一个故事进行复述。全部复述结束后,全班学生进行评判,讲得最好的给予表扬。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课文自学方法:运用圈点勾画方法,标出文中主要人物曹操和杨修的“言”“行”及心理活动,认真揣摩,讨论合作,归纳出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自学时间:5分钟自学检测(三)1、通过七个小故事,分别归纳出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杨修: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狂妄轻率。曹操:老谋深算,阴险狡诈,嫉贤妒能。自学指导(四)自学内容:课文自学方法:生讨论、归纳,自由发言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检测(四)1、杨修死了,你认为是谁杀死了杨修?依据课文内容,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迟早是个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理由杀了他。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竟然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招致杀身之祸。三是由于杨修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权的斗争,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还执迷不悟,不知进退,曹操为了接班人的安危,必然会杀他。2、杨修才华横溢,曹操因爱其才而重用之。可是也因为杨修恃才放旷而被曹操所杀。我们从杨修的遭遇中能获得什么有益的启示呢?提示参考答案:聪明人应当多干事,少说话;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可越俎代庖,更不可狂妄轻率。当堂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庖官(po)食讫(q)佯惊(yng)伺查(s)谮害(zn)诈败(zh)麾军(hu)绰刀(cho)2.填空。杨修之死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时代)小说家。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 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的斗争。3.叙事的方式有: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 本文属于哪一种? (C)4.本课的主要意图是(D)A.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 B.表现曹操难容贤良,滥杀无辜C.表现曹操借除杨修以消除隐患 D.表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5.你认为曹操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能说出作者简介及有关文学常识。学生能给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学生能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文章所选事例典型,既有日常生活小事,也有军国大事,按照由大到小、由轻到重的次序,精心安排,从而突出人物的个性。本文选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板书设计:恃才放旷杨修 目中无人 内因狂妄轻率杨修之死 “身死因才误”咎由自取老谋深算曹操 阴险狡诈 外因嫉贤妒能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