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I).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4373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考物理声现象复习教案(I)撰写人:_时 间:_章节(课题)名 称声现象复习(一)学时1总课时13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复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以及声的利用等基础知识。2、使学生通过复习理解声音产生的条件、传播的条件、控制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在生活实际中的利用等知识。3、会利用声速及运动的速度等知识解答简单的回声计算题4、熟悉中考在这部分的题型、热点考点的考查过程方法1通过复习和归纳,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2通过复习活动,进一步了解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学生特征分析1. 基础知识不够扎实2. 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声音的特征,防止噪声的途径。其中尤以声音的产生条件、声音的三个特性、噪声的控制为热门考察对象。教学难点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超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基础知识讲解:1、声音的产生: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B、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C、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D、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子弹、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2、声音的传播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使人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就是乐音。声音的三个特性:A、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人的听觉范围:20Hz20xx0Hz超声波:高于20xx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B、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5、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1).噪声: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6、声的利用: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回声:回声定位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达标检测:【考点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 产生的,它是通过 传入我们耳中的。我们能分别出不同老师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各人发出声音的 不同。(3)如果按照上图去设计声音传播的实验,有的同学提出这样的想法,左图中怎么知道鱼是听到拍手的声音把鱼吓跑的,而不是看到拍手的动作被吓跑的;右图敲桌面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还是通过桌子传入人耳?或者两者都有?针对这些疑问,怎样改进实验使它更完善。【考点2】 乐音的特征2.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高;(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好。3小明自己制作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 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 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考点3】 乐音与噪声4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考点4】 超声波与次声波6人耳 的声音包括超声波和次声波。与可听声相比,超声波具有 好、_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 等特点,因而有广泛的应用。声呐利用超声波的_ _;B超是利用了超声波的_ _强;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则是利用了易于获得_ _的特点。而超声波清洗器则是运用超声波能使清洗液产生剧烈_ _形成去污作用的特点。720xx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 )A5月12日14时28分,恩施州全境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可能听不到声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水塘内的鱼恐慌极了,争着跳离水面,说明水能传播地震波B雨滴落在地面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搜救人员很难听清废墟中幸存者微弱的呼救声,说明幸存者的呼救声是噪声D帐篷城里的小王用纸团塞着耳朵睡觉,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2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3在坟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4物理学是探索的科学,物理学家们在科学之路上披荆斩棘,勇于探索,为人类创造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自开始接触物理这门课以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进行了许多探究活动。以下几项活动,你肯定参与过:A探究琴弦的音调跟弦的长短、粗细、松紧的关系; B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 C探究各种材料的隔音性能; D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其中有两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相同的,它们是 和 。(填写字母)复习提问自助练习学生回答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了解性常识培养能力个性化教学为学有余力学生所做的调整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调整板书设计基础知识讲解:1、 声音的产生: 2、 声音的传播 教学反思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