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08326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撰写人:_时 间:_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过程和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2)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运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某些日常现象,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以及通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2.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魔术表演,创设情景【引入】老师表演魔术,引入新课操作:将事先用酚酞溶液处理过的一束干燥白纸花插入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向白纸花喷水,仔细观察现象。【问】白纸花为什么会变红?进入情景学生观察、思考,并发出惊愕的感叹用魔术表演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励探究热情,产生探究欲望,引起悬念。【引导实验】教材中实验31:品红的扩散。【设问】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及探究欲。【导言】今天的课将把我们带进一个微观世界,为我们解开其中的奥秘。板书:课题1 分子和原子引领学生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二)科学手段,证实分子存在。老师: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课件展示】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板书】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观看图片、讨论、思考、归纳。(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再次点题,启迪思维,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文化背景的学习情景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阅读资料,思考交流,引出性质。【提问】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看不见,为什么水却能看见?【投影】经测定: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学生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思考、交流、归纳总结分子的第一点性质。从熟悉的现象入手,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打比方: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和地球相比一样。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学生可以通过想象、类比等方式,理解化学的本质,能信服地承认微粒的存在。【引入】从课堂开始的品红扩散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四)引导探究,培养能力。【设问】分子还有哪些性质?做氨水在空气中扩散的实验。如图3-4所示:请同学们猜测:为什么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了?针对你的猜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测。(小结)氨水中的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问:从以上实验你们得到什么启发?请举例(解释上课前表演那个魔术的奥秘)【设问】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演示实验】分别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同时滴入少量的红墨水(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静置观察。现象:红墨水在冷水中扩散得慢,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问】从以上实验你们得到什么启发?请举例【议一议】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的香味?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按要求实验;观察现象: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了。学生猜测与假设:可能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讨论与分析,得出结论:是氨分子扩散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把实验步骤略作改变,让学生体验实验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与类比,增强实验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五)继续探究、获取新知【设问】1+1=2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等式?【演示实验】将两支量筒中各量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然后都倒入100毫升的量筒中观察是否是100毫升呢?【提问】混合后的体积是两者之和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在生活中将一杯大黄豆倒入一杯小绿豆中摇几下混合后能装满两杯吗?【板书】3、分子间有间隔。【设问】物质三态的间隔的大小怎么样?构成物质分子间隔可以改变吗?【演示实验】:桌上放着两个矿泉水瓶,一个空瓶,一个装满水,用力捏,感觉被压缩的难易程度。现象:气态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液态物质较难压缩。结论:气体间隔液体间隔【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问:从以上实验你们得到什么启发?请举例六、实验探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引入: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实验板书: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设问: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现象:1+12。思考、讨论、猜测。实验、探究、观察思考、讨论借助宏观现象来帮助学生想象微观事物,理解微观事物。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能力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感受化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观察能力五、板书设计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六、教学反思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要通过分子原子这一课题帮助学生用粒子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等方式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再反过来用微观世界的知识去解决宏观世界中的诸多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对这一课题的设计构思巧妙合理、化繁难为简易,非常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 本节课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教师把能抽象的教学概念和知识点生动具体化才能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在本节课后询问了部分同学感受,普遍感觉分子概念比较抽象,分子特点部分例子不好理解。因此建议在教学本节内容时可适当补充简单生动的演示实验,例如,用气球容易压缩证明空气分子间有间隔;让学生闻氨水刺激性气味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等。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分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另外,这一课题中由于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有关动画效果,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此时学生便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为深刻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加上最后设计的问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区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本节课不足之处: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恰当的语言去描述。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述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能力和创新能力。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